用户名: 密码: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景点 |
相关文章    
首页>>考古发现 >>世界文化
  • 户县《龙狮鼓舞》首获国家级群众艺术最高奖
  • 西安鼓乐何时走出尴尬
  • 走出黄土地的安塞民间艺术
  • “一乡一品”会不会让民间艺术“变味”
  • 安塞民间艺术的守望者
  • 是打造品牌还是发展产业
  • 将生命融入剪纸艺术的陕北婆姨
  • 千姿百态剪下生
  • 手指间流淌的艺术——王又凯的泥人之路
  • 熔古铸今“铜雕王”--记陕西省凤翔县民间雕塑家杨达
  • 最新热门    
     
    踏访三秦民间艺术保护之路

    挖掘的基础上,建立起民间艺术展览馆或陈列室。宝鸡的文化工作者在对12个县区180多个乡镇的民间艺术进行普查、搜集和整理后,不仅建立了拥有500余种近万件藏品的大型民间艺术展览室,还对“百花帐”等濒临失传的民间艺术珍品进行了及时的抢救与保护。目前,全省已有20个县乡被文化部授予“民间艺术之乡”称号,23个县乡被省政府命名为“民间艺术之乡”。最近启动的陕西省民间文化保护工程,省领导亲自挂帅,省政府对各县市地方领导及文化主管部门提出了建机构、选试点、拨经费、出政策、定规划等实施工程的具体要求。同时,省财政还拨款一百万元作为保护工程的专项资金。所有这些,更使全省的民间艺术保护有了切实的保障。

      为深入寻访陕西民间艺术保护的要领,我们参观了洛川、安塞、延安等县市的民间艺术陈列室,并了解到新时期陕北民间艺术保护的一条新路———产业运作。

      随着传统农耕生产方式的改变,陕北农村妇女近年来创作手工艺术的热情十分高涨。在传统审美需求不断提高和文化市场不断趋向成熟的今天,陕北的剪纸、刺绣、布玩具、木版年画等民间艺术品的制作、生产与销售,已经成为当地主要的文化产业。这种态势不仅在陕北,在宝鸡、凤翔、户县、澄城等地,民间艺术品的产业运作也十分红火。不少县乡为此成立了文化公司,民间艺人接到的订单从国内到国外,有的艺人还开通个人网站进行交易。户县农民画家潘晓玲,每年在网上销售的作品收入能达20余万元。

      良好的产业运作,为民间艺术的创作、生产与传承,提供了必要的物质条件。其获得的社会影响力和创作动力,更是远远大于经济效益。陕西户县农民画家曾坦言:“是市场不断调整着我们的创作理念,激发着我们的创新意识。”的确,出自劳动人民之手的民间艺术,只有被人民大众广为接受,才能彰显其时代的魅力,才能真正回归民间。工业社会为民间艺术的规模化生产与复制提供了条件,市场经济又为批量生产的民间艺术品创造了广为流传的机会。当一种民间艺术品能受到广大消费者青睐,在文化市场占有一定份额时,毫无疑问,这种艺术品的审美价值和大众效应也得到了体现。而这一切,恰恰是文化产业在民族民间文化保护与发展过程中所应发挥的作用。正如靳之林先生认为的那样:文化产业不仅能促进民间艺术的保护与传承,更是推动与发展民间艺术的一个重要途径。“但是,要达到这样的目的,科学的论证与指导、实事求是的创作与生产是至关重要的。”

      结束了陕西之行,民间艺术在三秦大地的勃勃生机令人久久难忘,但在难忘的记忆之中,最值得回味的,还是陕西民间艺术在保护与发展过程中带给人们的许多新思考。


    刘茜

    < 1 >   < 2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7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