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景点 |
相关文章    
首页>>考古发现 >>世界文化
  • 东湖柳、西凤酒、姑娘手——“凤翔三绝”绝在哪
  • 剪纸打破吉尼斯之最
  • 活色生香的民间布艺人物(图)
  • 巧手剪出精美人物 六旬老工人剪出封神演义人物谱(图)
  • 民间收藏的魅力
  • 陕西村留学生农家赏鼓乐 (图)
  • 民间乐手走上高校讲台 继承传统演出典雅(图)
  • 2004陕西文化记录
  • 乾县抢救性保护民间艺术蛟龙转鼓
  • 传统民间艺术保护进行时(图)
  • 最新热门    
     
    二月二 龙抬头

    来是敬奏祭乐、主祭人就位、敬献花篮、上香奠酒、敬献黄牛、敬献猪元、敬献羝羊、敬献供馍、敬献面花。供馍由十二生肖做成,面花有万紫千红、百鸟朝凤、灵狮猛虎、二龙戏珠等形状,极有民间传统色彩,紧接着的仪式是,敬献时果、恭读祭文、行鞠躬礼、乐舞告祭。乐舞告祭是大型龙舞‘九龙朝祖’的表演,最后是长达56米的巨龙升空,突出了龙抬头的节庆主题。祭祀大典过后,参加‘龙凤呈祥’纪念林的参祭人员乘车参加植树活动。”

        据权会长介绍,随着甲申年清明节黄帝陵公祭轩辕黄帝活动升格为国家级最高祭祀大典后,九九重阳节和二月二龙头节的民祭轩辕黄帝也将成为民间祭祀黄帝规格最高的祭祀大典。

        饮食习俗 炒苞谷豆与驱虫害

        记者昨日还采访了省民俗学会会长梁荫,从他那里知道了许多和“二月二”相关的民俗活动。据介绍,二月初二这天,我省广大农村都有爆米花、炒苞谷豆、炒黄豆、炒蹄趾蛋等风俗。炒苞谷豆或黄豆,都是把豆子爆成开花。炒蹄趾蛋是用面和成,切成条状,再切成小块块,像牲口的蹄趾,所以叫“蹄趾蛋”。二月初二,一大早就听见全村一片爆米花、炒苞谷豆等的声音,类似鞭炮一样,持续不息。人们以此来庆祝龙的抬头,也是为龙贡献一份最珍贵的食品。爆米花、苞谷豆、蹄趾蛋等,既给在家的人吃,还要留下一部分,送给至亲,如女婿、外孙等,远在外地工作的家人,也要想法寄给他们,表示节日的祝贺。吃炒豆豆也叫“咬虫”,俗话说:“咬了虫,牙不疼。”

        “咬虫”也叫“咬蝎子”、“吃蝎子尾巴”。这种风俗流传在陕西华阴一带。每年农历二月初二,人们把供奉于神灵前的献糕——像蝎子、蝎子尾巴的花馍,切成碎块,在锅中烘干,让小孩子吃下去。认为这样可以杀死肠道中的寄生虫。

        生产习俗 撒草木灰与祈丰收

        在二月初二日这天,草木灰还有许多用途,据梁荫介绍有三类。人们把草木灰撒在屋子的周围,谓之“打围墙”。意为消毒,防止虫蛇咬。据说穿山甲(领水之兽)害怕草木灰,不敢压它,“打围墙”也有阻挡洪水的妙用。陕南佛坪一带,二月初二这天的黎明时,端一簸箕草木灰,用擀杖敲门,围绕屋子周围撒一圈,意为防虫消毒。汉中地区的西乡、南郑一带,在二月初二这天用簸箕装草木灰,沿室外抖撒,边撒边说:“二月二,灰簸箕,虫虫蚂蚁飞过去。”据说这样做,可以使蛇蝎毒虫不进屋。陕北的榆林、府谷等地,“二月二,龙抬头”这天,以炉灰围宅舍,以辟邪、虫入户。并将“枣牌”(枣面制作而成,是祭灶时的献品)分给全家老幼而食之,图个吉利。

        每年农历二月初二,农村还有“围仓囤”的习俗。就是用草木灰在庭院里撒成若干仓囤状的图案,名为“围仓囤”。此俗在唐宋时代就有,陆游诗云:“处处遥闻打囤声。”有的地方还在灰仓囤外沿,用灰撒成梯子,意为仓囤高蓄粮满,预兆丰年,五谷丰登。有的地方还在“仓囤”的中间,挖一个小坑,把五谷、粮食放在坑内,并在坑上盖一块石头或砖头瓦片。几天后看什么种子先发芽,就说明今年什么丰收。谚语说:“二月二,龙抬头,大囤尖,小囤流。”就是这个意思。

        草木灰还有一个“引钱龙”的作用。二月初二一大早,主人家用簸箕盛上草木灰,走在井旁,将灰撒在地上,形成一条龙,一直撒到水缸旁边,这种活动叫作“引钱龙”,意为龙能给人们带来金钱,这也是农村中流传的一种古老的习俗。同时,于二月初二当天还有烙“龙鳞饼”(用麦粉做成类似龙鳞的饼子)、吃“龙须面”(用麦粉擀制又细又长的面)的风俗。俗话说,吃了二月初二烙下的“龙鳞饼”,全年不受冻;吃了“龙须面”,全年身体健康,可以辟邪除害。

        生活习俗 抬“懒婆娘”与挑野菜

        “二月二,龙抬头”。从此日起,沉睡的大地开始苏醒,万物开始生长。陕北吴堡一带的人视“二月二”剃头、理发最为吉利。铜川和耀县人在“二月二”当天给男孩子把头剃光,以使孩子像驴去掉鞍子一样轻松、愉快地生活。把这种习俗叫作“黑驴揭鞍”。陕西扶风一带在这天要表扬勤劳勇敢的妇女,表扬她们下地劳动,从事农业生产的事迹;同时,也要把大家公认的懒婆娘抬将起来,哄笑一场。提醒懒婆娘:正月已经过完,繁忙的春耕生产活动,正在开始,人人都应该精神抖擞,勤奋地干活。警告那些懒婆娘,不能再游手好闲了。不过“懒婆娘”不是真人,而是用纸糊的假人而已。

        据梁荫介绍,二月初二前后,我省还有一个自唐代就已形成的“关中挑菜节”。每年农历二月初二后,天气转暖,草木发芽,农村妇女、姑娘、小孩等,手提竹篮篮,还带小铲铲,三五成群地去到郊外挖野菜。把这种菜窝成酸菜,关中、洛南一带的人,特别爱吃,他们把这种菜叫“浆水菜”。吃面条时不调醋,而调浆水,叫“浆水面”。“浆水菜”特别好吃,是关中、商洛一带人的传统风味小菜。

        祭祀习俗 敬奉药王孙思邈

        二月初二还是孙思邈诞辰纪念日,孙思邈是我国隋唐时期伟大的医药学家,享年141岁,被后人尊称为药王。这天孙思邈的故乡耀县的村民,都会隆重纪念药王,并演戏大肆庆祝。

        今年二月初二前后,省文物局和铜川市人民政府将举办“陕西·铜川药王山孙思邈养生文化节暨二月二古庙会”,以“养生·保健·长寿”为主题,集中展示孙思邈中医文化遗产,弘扬孙思邈的医德医风,打响药王品牌,推动我省文物旅游事业的发展,同时还将为新落成的孙思邈雕像揭幕,并举办有广泛群众基础和游客参与性强的系列活动。可以说是为“二月二”这个传统节日赋予了新的意义。

    范超

    < 1 >   < 2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7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