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景点 |
相关文章    
首页>>考古发现 >>世界文化
  • 《金瓶梅》作者之谜四大名著有三本搞不清作者
  • 张学良我把天捅了个窟窿
  • 德国著名潜艇战小说《Das Boot》作者病逝(组图)
  • 学者对“蒋介石日记系作伪”论表示质疑
  • 于丹现象启示录从阎崇年、易中天到于丹
  • 韩国《朝鲜日报》中国陷入唐朝的“帝国回忆”
  • “秦始皇多情”引争议 导演称少了女人戏不好看
  • 易中天、于丹现象的教学示范意义
  • 唐剧“荒”唐?——再论吴子牛的“鸡蛋碰石头”
  • 电视剧《秦始皇》情爱镜头过多遭网友非议(图)
  • 最新热门    
     
    一系列新二战电影令日本右翼恐慌(组图)

    人的十几个西方人为线索,记述了日军在南京的暴行。它也将于今年正式公映。提到以上这两部纪录片就不能不提美国华裔作家张纯如。是她那本《南京大屠杀》轰动了欧美,她-后,西方对南京大屠杀更加关注。加拿大方面就正在拍摄一部纪录片——《张纯如:一个不能忘却的女人》。除了纪录片,还有几部是以南京大屠杀为主题的故事片。如由中国、澳大利亚和德国共同出品的电影《黄石的孩子》就讲述了一段感人的故事。该片由好莱坞著名导演、演员和中国影星周润发、杨紫琼共同打造。将于今年11月在美国黄石首映。此外,由中美英三方投资超过2亿元的《南京浩劫》被称为可与《辛德勒名单》相比的大屠杀题材的电影巨作。该片也将在今年内在中国首映。而内地导演陆川筹拍的《南京!南京!》香港导演唐季礼筹拍的《日记》也受到了中国乃至世界的关注。

    对此,日本右翼显得紧张而狂躁。他们借《正论》、《周刊新潮》等媒体刊登文章,叫嚣要警惕中国利用南京大屠杀事件在世界掀起反日高潮。最新一期的《正论》杂志还出版了专辑,重点就南京大屠杀事件和二战题材的电影发表文章。《产经新闻》评论员石川水穗撰文说,《南京浩劫》在张纯如《南京大屠杀》的基础上,再现了日军狂暴“如鬼畜般”的罪行。2月8日的《周刊新潮》也刊登了类似文章,文章标题是《7部南京大屠杀的电影是日本的危机》,该文惊呼这些电影的陆续问世必将在世界引起强烈的反日高潮。


    《父辈的旗帜》的姊妹篇《硫磺岛来信》

    美国人拍片,日本右翼也骂

    纪录片《南京》的制片人是美国著名的企业家和慈善家莱恩塞斯。2005年,莱恩塞斯在一份旧的《纽约时报》上看到了华裔女作家张纯如因抑郁-的消息,这也是他第一次接触到南京大屠杀。看过张纯如写的《南京大屠杀》后,莱恩塞斯说:“太可怕,也太令人警醒。日本从未就发生的一切道歉,也不曾承认过。这是被遗忘的大屠杀。”为了让更多的人了解这段历史,他决定投资200万美元,拍摄纪录片。

    影片的摄制人员都是美国人,对于南京大屠杀的历史了解有限。为了拍摄该片,他们组建了一个史学研究团队,并用了半年的时间收集资料,编辑已有的影像资料,寻找南京大屠杀的幸存者。影片主创人员还采访了22位南京大屠杀的幸存者。莱恩塞斯说,这些幸存者在摄像机前的陈述,是影片中最震撼和最有价值的部分:今天,南京大屠杀的幸存者还有少数人健在,“如果我们现在不做这件事,以后就可能再也不会有幸存者了”。

    这样一部真实记录历史的影片,自然引起了日本右翼分子的恐惧。莱恩塞斯和片中一名日本演员的博客,曾一度充斥着日本右翼分子的谩骂。据报道,《南京》一片的三位日本助理制片人由于朋友和家人的压力,不得不中途退出。但这无法阻止更多的人了解南京大屠杀的真相。《南京》不仅获得了美国《侨报》等华文媒体的热情赞扬,而且吸引了美国主流媒体的注意。《落基山新闻报》记者看过影片后,就写下了题为《〈南京〉的黑暗永远意味深长》的文章。

    张纯如:一个不能忘却的女人

    世界了解南京大屠杀与张纯如是分不开的。她1995年亲自前往北京、南京、杭州等地进行为期6周的实地考察,走访了大量学者、专家和大屠杀幸存者,并以此为素材,于1997年12月写成《南京大屠杀》一书。此书立即轰动欧美,该书在两年后被著名的历史探索频道制成专题片播放,使更多原本对南京大屠杀知之甚少、甚至一无所知的西方人借此了解了日本法西斯的战争罪行和中国人民在抗战期间所经历的苦难。在加拿大,有一个加拿大多伦多抗日战争史实维护会(简称史维会)。该会曾在张纯如生前邀请她前往多伦多演讲。在史维会的努力下,多伦多所在的安大略省成为西方首个将二战亚洲史作为中学必修课的地区。如今,史维会准备拍摄关于张纯如的纪录片。去年12月7日,导演斯帕希奇、作者贝特切尔曼、编剧库克到达南京,在为期3天的调查访谈中,他们会见了很多曾为张纯如提供过帮助的人。史维会创始人王裕佳对《环球时报》记者说,之所以选择加拿大著名导演斯帕希奇而非华人导演,是为了更好地把握影片主题对西方观众的影响力,因为这部影片的拍摄初衷是面向西方,向那些不熟悉亚太二战史的观众揭示历史。影片预算仅130万加元,基本来自北美各民间基金会和私人捐助,史维会表示,不会接受任何政府资助。


    《硫磺岛来信》正面描写硫磺岛日本守军引起巨大反响

    美国电影已在日本形成“旋涡”

    日本右翼害怕世人改变对日本看法的同时,也在担心日本人思想的变化。去年10月,伊斯特伍德导演的美国电影《父辈的旗帜》及其姐妹篇《硫磺岛来信》在日本引起了巨大反响。前者从美国人的角度,后者从日本人的角度描写了二战中,美日争夺硫磺岛的战役。《环球时报》记者看了这两部片子,发现影院上座率很高,观众反应强烈。感人的地方可以听到轻微的啜泣声,影片结束后,观众仍沉浸在剧情中,静坐良久,不肯离去。日本媒体称,《硫磺岛来信》上映头两天就有37万人前去观看,创下5亿日元的票房纪录。《父辈的旗帜》上映头一天就有票房收入1.9亿日元。很多日本年轻人都对电影给予好评,并说更加体会了战争的不幸和残酷。一位28岁的日本女性接受《环球时报》记者采访时说:“我们对二战了解的还是太少了,在看这类题材电影被感动的同时,我们还需要更多的思考和反省。”

    尽管这两部片子由美国导演拍摄,并对一些日军官兵进行了正面描写,但其反战的主题仍令日本右翼分子十分不满。日本评论家佐藤健志专门发表文章评述“硫磺岛两部作品的功与罪”。他首先强调关于二战题材的电影还存在很多缺陷。即日本方面拍摄并流传下来的都是为了鼓舞国民士气的,因此突出了日本军国主义。反而忽略了日本发动战争“积极的一面”。如对于亚洲各国来说,大东亚战争就是为了脱离欧美支配而获得自由的战争。伊斯特伍德虽然通过作品肯定了日本军人的人性,但是却“用美国的正义否定了日本的正义”。如果说《父辈的旗帜》展示了爱国主义的虚伪,那么《硫磺岛来信》就是把日本的皇国史观视为一种丑恶。作为战胜国的导演,想通过世界最高水平的电影来描述敌国日本,这种行为本身就有站在美国的角度夸耀的一面。我们只能通过《硫磺岛来信》感受到导演在贬低日本人。


    《硫磺岛来信》在正面描写日军士兵的同时,也嘲讽了日本所谓的“正义”

    二战电影对日本意味着什么

    欧美社会以非常大的兴趣来拍摄与日本有关的二战影片,这在中国社会科学院的冯昭奎研究员看来,是一件非常好的事情。他说,过去,围绕日本对二战历史的认识问题,似乎只有日本和亚洲邻国在激烈争论。现在,更广泛的国际社会注意到这段历史,说明尊重历史、反省战争是人类共同的认识,即使对于日本,也是很有意义的。

    从2005年起,冯昭奎每年都有很长时间在日本大学里教书,讲授中日关系史。他告诉记者,日本社会虽然有保守化的趋向,但日本社会中愿意正确对待历史的人还是占多数的,这是有民调数据为证的。如果日本能够抓住国际、国内出现的这个契机,对过去日本的战争暴行认真反省,正是改善日本国际形象的好机会。从这个意义上看,国际社会对日本二战历史的关注,是在帮助日本,而不是如日本右翼所说“丑化日本”。熟悉日本社会的专家告诉记者,日本人认识历史的特点是非常注重实证,而不是只接受简单的历史概念。冯昭奎也以自己的亲身经历证实了这一点。他在日本大学讲课的时候,往往总是那些具体、真实的故事在日本年轻人中引起的反响最大。在讲中国如何善待日本战俘和战败后的日本人时,冯昭奎讲了几个故事,有被俘的日本飞行员如何到-的航校当教官;有日本宣布投降后,中国人如何苦劝日本在“满洲电影公司”的职员不要-,结果整支日方的电影创作团队都参加了中国的电影创作等。故事讲完后,每个学生都写了感想,没有一个学生认为日本战俘教-飞行员是背叛,倒是有学生写道:这些日本军人后来为中国做事,是背叛了日本吗?我认为不是!他们终于认识到了自己参加的是一场不义的战争,我敬佩他们。

    正是因为日本人认识历史的这种特点,国际上接连几部有关日本二战历史的电影才让大多数日本人,特别是年轻一代深感触动。一来,新拍的几部电影都大量采访了战争亲历者,具有极强的纪实性;二来,西方拍这些电影,其角度和立场有中立者的意味,这促使很多日本人思考。冯昭奎强调,民调显示,日本人现在对美国有亲近感的比例高达80%以上,而且大多数日本人都认为日本对美国的工作做得很好,在这样一种背景下,美国人积极拍摄反映日本二战暴行和战争残酷的影片,对日本社会产生的震动是相当大的。冯昭奎说,一个事实是,日本右翼越是要抹去和美化日本的战争罪行,国际上对日本的二战历史就越关注,而争论越激烈,日本国内年轻一代的历史大补课就越充分。(本报驻日本、美国、加拿大特约记者 林梦叶 王霄飞 陶短房 本报记者 程刚)


    《硫磺岛来信》剧照

    相关链接:

    担心史实到处流传 企图收集证据翻案

    日右翼“调查组”竟想否认南京大屠杀

    由部分日本自民党议员组成的议员联盟“思考日本前途和历史教育之会”近日非常活跃,在南京大屠杀和日军慰安妇问题上同时做文章,试图收集证据否认史实,他们还准备加大力度“敦促”首相安倍回到鹰派保守阵营。

    据日本共同社报道,9日,自民党议员联盟“思考日本前途和历史教育之会”在党部召开“南京大屠杀史实查证小组”第一次会议,并计划于4月提交“查证”结果。报道称,各国在今年纷纷推出以南京大屠杀为题材的电影,该议员联盟担心“日本并不认同的内容有可能在世界范围内传播”。议员联盟会长、原文部科学大臣中山成彬在1月底的一次会议上表示,“如果外国游客在中国看到经过夸张和伪造的展示日本兵残虐暴行的物品,就会极大损害日本人的形象”。当前,该议员联盟一面通过专家收集和分析相关史料,一面准备与在野民主党的部分议员结成跨党派的议员联盟。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姜瑜上月在例行记者会上回答记者提问时强调,南京大屠杀铁证如山,国际社会对此早有定论。

    此外,日本右翼还特别担心美国会众院通过有关慰安妇问题的对日谴责决议案。美国国会议员曾4次提出有关慰安妇问题的议案,但由于日本游说集团的阻挠,决议均未获得通过。本月15日,美众院国际关系委员会将继续就日军慰安妇问题举行听证会。据日本媒体报道,“思考日本前途和历史教育之会”从上月26日正式展开行动,决定尽快派遣该议员联盟“查证慰安妇问题小组”负责人中山泰秀赴美做工作。此外,该联盟还决定在本月内向首相安倍提交建议,尽快促使安倍政府改变在此问题上的立场。

    有分析人士指出,安倍上台后在历史问题上做出让步,表示维持日本政府的历来立场,并闪电访问中韩。这些举动令日本保守-家和右翼分子心存不满,但他们认为安倍这些举动是为了巩固政权,因此欲“观其行”至参院大选。对于日本保守右翼势力来说,当前的工作重点是“维护日本形象”。针对安倍政府在历史问题上的“立场倒退”,他们将在7月参院选举结束后,全力对安倍施压,要求其参拜靖国神社。届时,安倍如何应对这种压力,是决定今后中日关系发展方向的关键所在。(驻日本特约记者 龚常)


    《硫磺岛来信》在日本公映时的海报


    《硫磺岛来信》在日本公映时的海报


    《硫磺岛来信》在日本公映时的海报



    《硫磺岛来信》在日本公映时的海报


    《硫磺岛来信》在日本公映时的海报


    < 1 >   < 2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7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