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景点 |
相关文章    
首页>>考古发现 >>世界文化
  • 2006年通俗历史引领出版潮
  • 《在路上》重温“垮掉一代”的心灵自传
  • “三国”渗透日本人生活 源自中国影响力高涨
  • 清代小说《断袖篇》作者俞雯考
  • 小学生“叫板”历代文豪 古代诗文惨遭“恶搞”
  • 李锐“文革”是我终身要表达的命题
  • 目标汉语“第三乱世”,咬!
  • 《蒋介石日记揭秘》蒋介石日记首次内地公开
  • 《贞观之治》编剧创作这个电视剧我是失败的
  • 《黄金甲》证明了中国人为啥没有文化
  • 最新热门    
     
    《黄金甲》一部反常的“大片”

    ,就像那些摆得密不透风的菊花花盆,没有任何缝隙,体现出一种高度的排他性。从这个角度看过去,由各部门掌管完成的这部系统化工程大片,是迄今所有大片中最缺乏生气和活力的。

    笔者指的是它在几乎所有方面,都不与我们所处的现实和精神有着任何交流。

    “大”片之“小”

    众多的工程连接起来是否通往希望之路?不。它们加起来正好等于绝望工程。在所有这些华丽外表之下,人们看见了什么?仍然是勾心斗角、阴谋诡计。影片高调的外观与它阴郁的内容其实并不相符。

    用不着以曹禺的戏剧做依托,张艺谋电影中本来就不乏这种-、偷情、仇恨的元素。不同的是,这回发生在皇宫的高墙之内。因此问题来了:一个哪怕是大户人家处理丑闻的方式,是否也适合于一个皇宫内部处理诸如此类的事务?

    影片中的国王得知皇后与自己的儿子-之后,所采取的措施是让她慢慢中毒身亡,这件事情他只能暗地里吩咐太医偷偷地去做。然而贵为皇帝,他怎么做不可以,难道还需要像现在这样藏藏掖掖地背后下手?

    照影片中的解释,皇帝是顾虑自己曾经受惠于其父梁王,但谁能将目前这样-的做法,仍然看作恻隐之心的体现?

    再比如太医的妻子、面部刺字的那位女人,她曾经是皇帝的情人,照影片中巩俐的说法,她是皇帝唯一爱过的女人,如今她却与皇帝天各一方。与《雷雨》中的周朴园对待侍萍一样,皇帝也在墙上永久地挂着旧情人的画像,并教导儿子将插在头上的茱萸多戴几天,以此纪念自己的生母。这里完全混淆了一个需要好名声的封建家长,与至高无上的皇帝之间的区别。这些都是“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

    举这两个例子是想表明,所谓大片之大,需要有足以构成大片本身的内涵和规模,需要有传奇性质的英雄业绩英雄美德,能够开创新格局、新视野;在经过一系列冲突较量之后,能够实现新的正义和达致新的公平。总之,需要一些光明磊落的所作所为,体现比较正面的价值,这样才能为观众所认可,令他们心满意足,完成影片的娱乐功能。如果只是将发生在小空间的那些扭曲压抑之事,搬到富丽堂皇的皇宫中来,以为背景放大了人物升级了就成为大片了,这是对于大片深深的误解。

    包括亲生儿子元杰在得知母后的处境之后起兵造反。同情母亲可以理解,但是率兵起义岂是儿戏?这场战争的正义性何在?这更像是造反的游民秀才黄巢所为。

    影片中这些草率的处理,其格局和气象都太小了。我是说构-们行动的那些理由,看上去太小家子气了。

    也太“精英”了。影片的结局是悲剧:-的皇帝并没有得到惩罚,他将小儿子暴打至死也没有得到清算,并继续从事着加害皇后的营生,这些都远远不符合商业片所要求的扬善惩恶或大团圆的结局,相反,这是十分“另类”的做法。在这个意义上,如同影片《无极》,这些艺术片出身的大导演,迄今还没有找到与最广大的人民群众相沟通的基本语言。而想要通过拍摄大片来确定自己艺术片导演的身份,同样是不理解商业大片的脉络所在,完全是南辕北辙。

    法与非法

    皇帝背地里下药,皇后背地里-,大王子背地里偷情,二王子背地里起兵,三王子背过身来要求权力,太医一家三口也都在积极配合皇家成员,从事不同的地下活动。似乎每一个人都不甘心现状,有着别样的诉求。

    问题还在于这样一群心怀鬼胎的“不法分子”,他们如何在现存秩序中安身,如何适应这个秩序?又如何代表着这个秩序、使这个秩序得以运行?这些疑点重重的人物,令人想起张艺谋的那些早期电影如《菊豆》、《大红灯笼高高挂》等。

    答案是他们能够从容顺利地过一种“人前背后”的双重生活。尽管他们对于现存秩序以及背后的理念并不认同,是一批毫无信念的人,但是对于祖上的规矩十分稔熟,对既定程序及其语法非常精通,照搬不误。当着众人的面,他们乐于标榜自己是祖先遗产的继承者。关键时刻先祖的法律挺身而出,用来保卫他们。

    因此,在张艺谋的电影中,“程序”与“家法”始终是重要的叙事角色,《黄金甲》中的“定点报时”与《大红灯笼高高挂》中“点灯”、“灭灯”的播报如出一辙,都是为了强化现存秩序不可撼动的性质,造成那种牢不可破的印象。如此,像元杰或者杨天青这样合格或不合格的挑战行为,只能是自取灭亡了。


    < 1 >   < 2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7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