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景点 |
相关文章    
首页>>考古发现 >>世界文化
  • 《簪花仕女图》8世纪最美丽的中国仕女形象
  • 梦想中的神秘生灵西方世界的天使形象演变
  • 末代皇帝溥仪自传《我的前半生》将推出全本
  • 唐朝文豪创作“灰姑娘”童话 比西方早八百年
  • 中国戏的涉外往事对侵略军司令的“软功夫”
  • 抗战期间鲁迅在香港、新马等地引起的文化反响
  • 张艺谋驳《黄金甲》批评有些人的话都是废话
  • 于丹对待工作应“不在其位,不谋其政”
  • 借鉴强国发展思路 中国如何提升自身“软实力”
  • 称李白不行全国诗人不在话下 诗狂悬赏10万斗诗
  • 最新热门    
     
    从《狄仁杰》的荒谬情节看中国古代的死刑制度

    自秦汉至明清,历朝都有关于死刑执行时间的明确规定,唐律规定:从立春至秋分,不得奏决死刑。即使在冬季,凡遇有大的祭祀活动、朔望日、上下弦、二十四节气、雨未晴、夜未明、断屠日,以及皇帝生日、元夕等法定假日,都不得奏决死刑。宋明以后基本沿袭不改。唐律规定凡处决死刑犯人,都不得超过一天中的申时(约下午三至五时),后世执行死刑的时间都习惯在正午前后。关于死刑的执行场所,没有官阶的普通人一般都在闹市进行,明清时期也多在较场、旷地执行。而贵族、朝廷命官的死刑处法,则多是赐死免刑。

    然而“狄公案”编导和审查者却置此不顾,“委”狄仁杰以生杀大权,当场处死恶奴杜二。并且处死杜二也是在薛青麟撞开县衙的当天早上,地点也是在县衙门口,由此观之,时间地点也是不对的。难道编剧、导演以及审查人员都不懂我国的古代的法律吗?就连薛青麟率领众恶奴撞开县衙这件事都知道是“造反”,能不知道我国古代著名的死刑复核制度?它们不是都聘有法律顾问吗?笔者相信,编导和审查者对法律不至于会如此的“无知”,之所以“明知故犯”,大多是因为现实生活观众的想法中的往往如此。如果把剧中的司法人员塑造成真正依照我国古代法律办案的角色,那就是“脱离生活”,就会给人以“假”的感觉,那么就不能满足观众的口味,当然也就就不能提高收视率了。

    这更是反映了一般民众对于死刑的态度:对罪大恶极的犯罪分子一定要严惩!而且要快!至于犯罪分子的权利,那是可以忽略不计的。但是这种观点不容置疑是错误的,虽然它反映了许多人的心声。正是这种观点作祟才有了一批冤假错案,才有了被关了十五年的佘祥林。我们为此付出的代价换小吗?也正是由于这个原因法学专家异口同声,最高人民法院应该收回死刑复核权。然而电视剧《神探狄仁杰2》中处死杜二的情节表明,在死刑的复核制度上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收回死刑复核权又应该怎么把关?我以为,应从三个方面着手:

    一是正确处理慎刑和重刑的关系。目前重刑思想很普遍,慎刑思想仍不被广泛接受。在此种背景下,对死刑复核案件,应当建立法官会见被告人制度,即使代价再大也应如此。在关乎人的生命的问题上,我们还有什么理由斤斤计较呢?

    二是树立疑罪从无的理念。司法人员特别是二审法官必须树立疑罪从无的思想,这是避免冤案的理论基础。当年湖北省高级法院已发现了佘祥林案件的五大疑点,按疑罪从无的理念就应宣布无罪。

    三是检察机关要加强死刑案件复审的法律监督。封建社会的“三司会审”等复核制度留下的文化思考,就是死刑复核要有其他机关监督。如今我们更应强调互相制衡和监督。具体地说来就是最高人民检察院应成立死刑复核案件专门监督机构,专门派员列席最高人民法院复核死刑案件的合议。

    这是我看电视剧《神探狄仁杰2》的一点思考,希望能对我国的司法实践能有所裨益。


    < 1 >   < 2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7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