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景点 |
相关文章    
首页>>考古发现 >>世界文化
  • 中国皮影戏后继乏人传统艺术面临失传危险
  • 日本学者已完成“梁祝三部曲”
  • 海外电影很“中国” 传统经典很“无奈”
  • 《杨虎城大传》推动国民党重新评价杨虎城
  • 中国戏的涉外往事对侵略军司令的“软功夫”
  • 抗战期间鲁迅在香港、新马等地引起的文化反响
  • 从《狄仁杰》的荒谬情节看中国古代的死刑制度
  • 张艺谋“低胸”是为体现古代内宫的氛围(图)
  • 港台媒体给黄金甲挑刺暴力过多 裸露造型可笑
  • 小国崛起有可学之处
  • 最新热门    
     
    唐太宗李世民被“适度”美化的皇帝

    冗余,沿着和李世民有关的重大历史事件推进。书里没有任何多余的文字,对于背景和时间,阿城只一笔带过,而以简练又极富现场感的文字,全景式地再现了大唐建国初期那段令人惊心动魄的-事件和军事斗争,治理国家的贤人良策。

    一次“不得已”的政变

    与各种揭秘版的历史小说不同,阿城笔下的李世民,比较鲜明地忠于史书的正面历史形象,对李世民做出尽可能地符合历史实际的评价,并有意美化。正如该书封面所题,“本书探求一个王朝的盛世功德、挖掘一代明君的内心世界,……既有充满人格魅力的仁君,也有道德与背叛的人性拷问。”

    在书中,“玄武门政变”是个贯穿始终的核心,它既是李世民的宿命,又是李世民解不开的一个心结。而对于“玄武门政变”,作者是站在“成则英雄败则寇”的历史观念上,通过曲笔有意去否定了李世民的篡位行为。

    书中省略了一切运筹帷幄,只用人物的语言和行动来推动事件,主线清晰明了。当然,粗线条的笔法,难免会露出弊端。既然李世民不是早有“政变”之心,只是当晚被逼做出决策,那力量对比处于劣势的秦王,“政变”之时怎能如此顺利?在很短的时间内,就解决了两位皇子,并派人攻下两个王府,还将二位的10个幼子全部除掉。怎么可能?这是一大破绽。

    但阿城显然不想在这些细枝末节上纠缠。只想让李世民的行为,变得不合情都合法。残杀兄弟,于是成为被逼“自保”。何况,建成早被元吉算计,虽为李世民射杀,但实死于元吉之手。而元吉罪该万死,李世民杀他是替天行道。这样,从道德上,李世民的谋逆罪行就降到最低点。而登上帝位,又只是“顺天命”。

    贞观之治与自我救赎

    当皇帝后,李世民励精图治,重用贤良之士,化解内忧外患,威服四海。通过行动证明自己不但能在马上打天下,也能依靠文治管理好国家。李世民在李渊碑位前,跪慰父亲:自己当太子继承帝位对大唐而言并没有错。从这个意义上说,“贞观之治”只是李世民个人的赎罪结果。

    晚年的李世民,也经历了李渊的难处,险重演“玄武门之变”,幸“太子谋反”事件提前暴露。李世民只能流放自己最器重的两个儿子:太子承乾、晋王李泰。这才明白,立太子事实不好处理,手心手背都是肉。因此,李世民立下规矩传子孙后代:“从今往后,太子无道,亲王谋取,两人同时罢黜。”在阿城的笔下,李世民已认识到自己当年的政变,犯下的是不可饶恕的错。

    书里还有个描写,很震撼人。李世民当着满朝文武的面痛诉:“我有一句话,憋了很久,今天必须说出来。玄武门的事过去这么多年了,我不愿说,你们不敢说。于是好像从没发生过这件事一样。但是,我没有一天忘记过这件事,那一幕一遍又一遍地在我梦里出现……这没有什么对和错,我做了什么永远都抹不掉。”历史好比一面镜子,虽然只能在有光的地方,映见事物的影子。那些隐匿在黑暗中的人与事,其形难现。不过,既然它发生过,即使真相早就被淹没,也总会留下点痕迹。

    历史是不可能被完全抹杀掉的,混淆黑白就更不可能。因为除了文字记录的正史之外,在世人的口与心里,还有一个最真实版本的历史,可以逃避一切封杀,流传后世。李世民也深知这一点。因而,即使他真的看了记录自己言行的《起居注》,他也没去彻底删除“玄武门之变”的记录。


    < 1 >   < 2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7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