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景点 |
相关文章    
首页>>考古发现 >>世界文化
  • “《大国崛起》没有特殊*背景”
  • 黛玉沉湖自尽 刘心武续写《红楼梦》
  • 跨文化诠释中的《墨攻》
  • 回首民国热对民国的认识我们是否太有限了?
  • 刘心武准备续写《红楼梦》 称高鹗续书是伪作
  • 学者鲁迅首先是翻译家 从未想过“不朽”
  • 于丹说《论语》 女博士感悟的孔子智慧
  • 业余研究者解密《红楼梦》 称作者非曹雪芹
  • 勇担责任 苏俄以国力崛起
  • “女版易中天”于丹为何七天时间走红全国
  • 最新热门    
     
    中国哪来一股历史热?

    我有一朋友是党政干部。最近,他半玩笑半牢骚地告诉我,机关用结余的党费工会费“发”的书及光盘快成灾了。我说,这种中国特色的精神福利外人还享受不到呢,焉能称其为“灾”?他说,怎么不是灾?大本小本、平装精装全都是历史书,从学者们的品味三国,到“正说”汉、唐、宋、明、清几十个皇帝、后妃、忠臣与奸臣。从厚厚的抗日战争史,到厚厚的“长征史”。从专家学者一本正经地评判“和珅”的DVD盘到用数字技术拍摄的纪录片《圆明园》,真是包罗万象、蔚为大观。朋友揶揄,不知“头头”们得了什么病,发哪门子思古之幽情?

    “戏说”看腻 追捧“正说”

    依笔者浅见,说领导同志都得了“病”吃错“药”,还真是冤枉他们。要知道,他们也是在顺应潮流。君不见,中国内地不是正在掀起一浪高过一浪的“历史热”吗?这里在塑孔子标准像,那里在研讨老子骑青牛去何方;这边激辩是否开挖秦王陵,那边热议修袁世凯家祠的得失……别的不说,你只要打开电视机就会发现,连卖家具的广告都要让演员扮成“皇帝”去炒作,就可知这“历史热”的温度了。

    曾几何时,人们还对电视剧能否“戏说”历史议论纷纷,对“戏说”风的消长或感到担忧或感到气愤。如今,风气陡然一转,看腻了“戏说”的人们又对“正说”趋之若鹜,中规中矩地成了各类论坛讲堂及衍生产品的听众与看客。书商看到商机,自然不敢怠慢,一些新书书名干脆就标明《正说?畛?畛?畛》。然而标明“正说”就是正说吗?其实不然。易中天对三国的品读和刘心武对《红楼梦》的穿凿附会,因为加入了许多主观色彩,严格说来,依然是对“戏说历史”的精

    < 1 >   < 2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7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