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景点 |
相关文章    
首页>>考古发现 >>世界文化
  • “《大国崛起》没有特殊政治背景”
  • 中国哪来一股历史热?
  • 《大国崛起》媒介一思考,上帝就会发笑?
  • 大国崛起缘于中央政治局一次集体学习的新闻
  • 众议于丹们用通俗包装的经典,你买账吗?
  • 于丹《论语》初版60万册昨发完
  • 柳云龙与导演起争执 不满《功勋》导演改剧本
  • 于丹在大学这么讲《论语》是渎职(图)
  • “民国第一写手”张恨水鸳鸯蝴蝶不害人
  • 出版《赫鲁晓夫回忆录》的一波三折
  • 最新热门    
     
    《圆明园》的成功与纪录片的尴尬

    纪录片《圆明园》在影院上映,并打出要走纪录片商业化路线的口号。影片从最初局部地区发行,到全国大范围展开发行,各方面评论口碑都属中上游,据媒体公布的消息说,全国票房已经超过了500万元,但这并不能说明国内目前开始具有纪录片市场了。

    这几年能够取得一定票房成绩的纪录片,其实主要是两种,一种是国产主旋律纪录片如《较量》,另一种就是和《超人归来》同样有着炫目“大场面”的外国纪录片———《帝企鹅日记》。国内观众可以从这种电影里获得在故事片里得不到的视觉享受。所以说,去看这些纪录片的观众大概多是抱着“把纪录片当大片看”心态走进影院,因为他们在视听上得到的满足从某种角度上并无太大差异。《圆明园》恰好就是这样一部结合了以上两种特点的纪录片。

    但如果从电影、纪录片本身角度来评价《圆明园》,我只能遗憾地说,它距离一部优秀的纪录片还有相当大的距离。最为可惜之处在于其整部影片的论调和观点仍然处于中学时期的历史教科书水平。如果导演非常清楚影片自身的缺陷所在,那有一个悖论就随之产生,在承认纪录片只能当市场配角的前提下,纪录片到底是拍给谁看的?《圆明园》看上去是一部如此自我,炫耀着美丽尾巴的孔雀,但除了开屏那一瞬,给人留下的东西并不多。(据《新华日报》孚斯/文)


        你还没注册?或者没有登录?

        如果你还没注册,请赶紧点此注册吧!

        如果你已经注册但还没登录,请赶紧点此登录吧!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7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