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景点 |
相关文章    
首页>>历史名人 >>名人故事
  • 名人幽默系列七十一
  • 名人幽默系列七十
  • 名人幽默系列六十九
  • 名人幽默系列六十八
  • 名人幽默系列六十七
  • 名人幽默系列六十六
  • 名人幽默系列六十五
  • 名人幽默系列七十五
  • 名人幽默系列七十四
  • 名人幽默系列七十三
  • 最新热门    
     
    名人幽默系列六十四

     


    物归原主
      佛教创始人释加牟尼(公元前565—前486年)经过多次的人生选择,终于在菩提树下顿悟,达到超我境界。与他得道的艰苦经历一样,他的传道也远非一帆风顺。  有一次,有个男子用肮脏话谩骂释加牟尼,打断了他的讲道。释加牟尼等他骂完后问他:“如果一个人送礼物给另一个人,被送礼人拒绝收下这份礼物,那么礼物该归谁呢?”  “当然应该归送礼的人了。”那男子摸不着头脑地回答。“好吧,”释加牟尼说,“我拒绝接受你的肮脏话,现在把它归还给你吧。”

    空杯论禅道
      有一天,有位大学教授特地向日本明治时代著名禅师南隐问禅,南隐只是以茶相待,却不说禅。  他将茶水注入这位来客的杯子,直到杯满,还是继续注入。  这位教授眼睁睁地望着茶水不停地溢出杯外,直到再也不能沉默下去了,终于说道:“已经漫出来了,不要再倒了!”“你就像这只杯子一样,”南隐答道,“里面装满了你自己的看法和想法。你不先把你自己的杯子空掉,叫我如何对你说禅?”

    竖鸡蛋
      有一天,意大利航海家哥伦布(约1451—1506年)在一个西班牙人家里吃晚饭。有几个客人妒忌他的荣誉,千方百计贬低他的功绩。他们说:“发现美洲不是件十分困难的事,只要动动脑筋就可以办到。”  哥伦布没有回答

    [1] [2] [3] [4] [5] [6] [7] 下一页

    ,拿起一个鸡蛋,便对西班牙人说:“你们中间谁能够使鸡蛋直立起来?”  他们每个人都试了试,但是谁也没有成功。这时,哥伦布拿起鸡蛋在盘子里轻轻地敲了几下,鸡蛋的一端敲碎了,于是鸡蛋稳稳地直立在桌子上。  “这太容易啦!”大家叫了起来。  哥伦布笑着对大家说:“完全正确,只要动动脑筋就可以办到。”

    最优美的气喘
      18世纪最著名的歌剧演员索菲·阿诺尔德再也不能自如地运用她的嗓子了。但尽管如此,她在舞台上的那种妩媚的丰姿和迷人的身段,仍然吸引着大量的观众。  一次,意大利经济学家加利亚尼(1728—1787年)出席了她的音乐会后,她问这位在音乐鉴赏方面也相当权威的观众,她的演唱如何?加利亚尼说:“这是我一生中听到过的最优美的气喘。”

    襁褓中的孩子
      一天,某人有意刁难瑞士大教育家彼斯塔洛齐,向他提出一个问题:“你能不能从襁褓中就看出,小孩长大以后会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  彼斯塔洛齐回答得很干脆:“这很简单。如果在襁褓中是个小姑娘,长大一定是个妇女;如果是个小男孩,长大就会是个男子汉。”

    如此肯定
      理查德·波尔森(1759—1808年),英国著名学者,精通古希腊文学艺术,在评论界享有声誉。  有一次,波尔森的同代人、年轻的诗人罗伯特·索锡向他请教对自己作品有什么看法。“你的作品肯定会有人读的,”他恳切地告诉索锡,“在莎士比亚和弥尔顿被人忘却以后——只要等到那时就行了。”

    妙讽狂妄者
      波尔森在研究古希腊文学方面造诣精深,成为学术界的权威。  有一位对这方面感兴趣的年轻学者曾鲁莽地建议和波尔森合作研究。波尔森耐心地听完了他的分析,对他的不自量力和狂妄很不满意,便对他说:“你的建议极有价值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下一页

    ,把我所知道的和你所不知道的加在一起,那就是一部巨著。”

    高雅的宫殿何人去
      伊萨克·巴罗(1630—1677年)是英国著名的数学家,曾任剑桥大学数学教授,对几何学颇有建树。他还是位名教士,著有大量久负盛名的布道文。他为人谦和可亲,然而却与当时的国王查理二世的宠臣罗切斯特伯爵结下了难解之仇,只要遇到一起,终免不了舌战。  据说,罗切斯特曾将巴罗教士讥为“一座发霉的神学院”。某日,巴罗为国王作祈祷后与罗切斯特狭路相逢。罗切斯特向巴罗深深地鞠了一躬后,语带讥讽地说:“博士,请您帮我系上鞋带。”巴罗答道:“我请您躺到地上去,爵爷。”“博士,我请您到地狱的中心去。”“爵爷,我请您站在我对面。”  “博士,我请您到地狱的最深层去。”“不敢,爵爷,这样高雅的宫殿应留给您这样有身分的人啊!”说完,巴罗耸耸肩走开了。

    谁使其然
      英国罗马天主教牧师罗德纳·诺克斯(1888—1975年),有一次与科学家霍尔丹讨论神学问题。霍尔丹推论说:“宇宙之间存在无数颗行星,难道就不可能有一颗行星上有生命吗?”  “先生,”诺克斯说,“如果伦敦的警察在你家的大衣柜里发现一具尸体,你会对他们说:‘世界上有无数个大衣柜,难道就不可能有一个大衣柜里有具尸体吗?’我看警察一定要研究一下是谁把它放在里面的。”

    巨人与侏儒
      曾长期担任伦敦威斯敏斯特公学校长的理查德·巴斯比(1606—1695年),有一个装满智慧的大脑,可惜的是他个子太矮小。一次,他走进一家咖啡馆。人很多,也很挤。正当他往里挤时,忽听后面有人叫道:“喂,‘巨人’,可以把我带到座位上去吗?”原来说这话的是身材高大的从男爵,此人以肤浅、放荡出名。“呵,‘侏儒’,当然可以。”巴斯比应声答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下一页

    道。  那位从男爵忙上前解释说:“请原谅,我不是在取笑你的身材,我是指你的才智。”“我也不是指你的身材。”巴斯比回答说。

    夫唱妇随
      有人问英国经济学家悉尼·韦布(1859—1947年)的妻子比阿特里,为什么对一些当代重大问题,韦布家的观点是如此的一致?这位跟丈夫合作写了许多对英国社会主义思想发展有深远影响的著作的妻子解释说,在结婚时我们就商量好了,在重大问题上要意见一致,“悉尼决定我们怎样投票,我则确定什么是重大问题。”

    郁达夫
      现代著名作家郁达夫(1896--1945年)有一次请一位在军界做事的朋友到饭馆吃。饭毕,饭馆侍者到他们饭桌边收费,他就从鞋垫底下拍出几张钞票交给他。他的朋友很诧异地问:“郁兄,你怎么把钱藏在鞋子里呀?”  郁达夫笑笑,说:“这东西过去一直压迫我,现在我也要压迫它?”  有一次,郁达夫应邀演讲文艺创作,他上台在黑板上写了“快短命”三个大字。  台下的听众都觉得很奇怪,他接着说:“本人今天要讲的题目是《文艺创作的基本概念》,黑板上的三个字就是要诀,“快”就是痛快;“短”就是精简扼要;“命”就是不离命题。演讲和作文一样,也不可以说得天花乱坠,离题太远,完了。”  郁达夫从在黑板上写那三个字到说完话的时间,总共用了不到2分钟, 正合乎他所说的三原则--“快短命”。

    郭沫若
      1945年,我国著名漫画家廖冰兄在重庆展出漫画《猫国春秋》,当时在渝的许多文化名人如郭沫若(1892一1978年)、宋云彬、王琦都应邀前往,参加首展剪彩仪式。  席间,郭沫若问廖冰兄:“你的名字为什么这么古怪, 自称为兄?”  版画家王琦抢过话头代为解释说:“他妹妹名冰,所以他名叫冰兄。”  郭沫若听后,哈哈大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下一页

    笑,说:“噢,我明白了,郁达夫的妻子一定叫郁达,邵力子的父亲一定叫邵力。”一句话引得满堂宾客捧腹大笑。

    一半悬在桌外的酒杯
      有一位女演员对美国著名女演员班克黑德(1903-1968年)大出风头很不服气。一天,她对别人说:“班克黑德并没有什么了不起,任何时候我都可在台上抢她的戏!”  班克黑德听后不屑地说:“没什么,我甚至在台外也可抢她的戏!”不久的一次演出就证实了她的能力。  那次的演出有这样一幕:那位夸过海口的女演员担任主角,演一个全神贯注打电话的角色,而班克黑德扮的是一个一闪而过的角色--因受不了那无聊的闲扯,搁下正喝着的一杯香槟酒悄然退场。事就出在杯子上:她好像随便地将酒杯搁在桌子的边缘,一半在桌面上,一半悬在桌外。观众的注意力都集中到酒杯上了,紧张得连气都不敢喘,生怕它掉下来。  这样,主角的戏就很少有人注意了。  事后,那位女演员才发现杯底粘了块胶布让酒杯能悬固在桌沿上。

    爱情与牛排
      美国影星盖博因为参加摄电影《飘》而名噪一时。有一次,他在谈到自己的演技时说:“当我第一次拍摄爱情镜头时,导演命令我表演出情人热恋时那种强烈的渴望之情,我无论如何努力都难以进入角色。这时导演启发我:‘在你的生活中你最渴望得到的是什么?在你脑中竭力想象它吧!’这时,我饥饿万分,于是就在脑海中想象一块鲜嫩、美味扑鼻的牛排。这种办法还真灵咧!由此,我竟意外地成功了。从那以后,我就一直这么做。”

    已出毛病
      在越南战争期间,美国影星卜合到越南前线劳军演出。他的搭档问他:“你经常拿总统、议员、州长和其他大人物开玩笑,怎么从没出过毛病?”  “没有出过毛病?”卜合反问,“你想我怎么会一再到越南来的?”

    旋 转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下一页

      著名芭蕾舞蹈家鲁道夫·纳雷耶芜在舞台上的旋转真是美妙极了。他于1938年3月生于一列开往海参崴的火车里,他的当兵的爸爸所在的部队那时正好驻扎在那里。  1964年10月,纳雷耶芜和著名芭蕾舞女演员马戈特·方廷在奥地利首都维也纳国立歌剧院演出了柴可夫斯基的《天鹅湖》。由于他俩的精湛表演,博得了台下观众们的热烈掌声。  为此,他俩不得不谢幕多达89次!当人们问起他为什么旋转得那么漂亮时,他说:“因为我出生在火车上,从小就感受到车轮的转动。”

    四封断头信
      科学家戴辛有次交给著名影星凯瑟琳·赫本一个剧本。赫本看后便坐下来写信:“亲爱的戴辛先生,承你送给我这样一部动人的剧本,我非常感谢。剧本很有趣,只是……”  写到这里她停了下来,不喜欢信里的虚伪口吻,于是另外铺开一张纸再写:“亲爱的戴辛先生,我用心看了好几次,还是不明白这个乱糟糟的剧本说些什么……”她再次停笔,从头再写:“戴辛先生,我从没见过这样无聊而又令人丧气的剧本……”不行,她认为说得太过火了,又改写为:“亲爱的戴辛先生,承蒙眷顾,不胜感谢,可惜工作过忙,无暇抽身……”还是不行,为什么要扯谎呢?后来她和朋友谈起这件事情,朋友问她最后怎样决定。她说:“我把四封信装进一个信封,统统寄给他了。”

    遗憾之事
      勃拉姆斯和奥地利作曲家小约翰·斯特劳斯《蓝色的多瑙河》的作者,彼此很是倾慕、钦佩。有一次,他俩在维也纳相遇,斯特劳斯把签名册递给勃拉姆斯,请他留名。勃拉姆斯在空页上抄了几小节《蓝色的多瑙河》的乐曲,然后在下面写了一行字:遗憾的是,这并非勃拉姆斯的作品。

    以子之矛,攻子之盾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德国著名的乐队指挥布鲁诺·瓦尔特(1876-1962年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下一页

    )到了美国。他首次指挥纽约交响乐团时,发现第一大提琴手沃伦斯坦无论是彩排或正式演出时都有意不听指挥。“您是一位志向非凡的人,沃伦斯坦先生,可您的抱负是什么呢?”瓦尔特没有当众责怪他,只是请他来个别交谈。指挥家的态度非常友好。  “成为一名指挥家。”大提琴手答道。瓦尔特笑着说:“那么,当您成为乐队指挥时,我希望您永远不要让沃伦斯坦在您面前演奏。”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7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