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景点 |
相关文章    
首页>>历史名人 >>名人故事
  • 王羲之苦练书法
  • 张之洞清高失礼逸事
  • 楚庄王用人有术
  • “天才木匠”明熹宗秘事
  • 赠匾祗园寺
  • 杨振声的“教育四重法”
  • 从大学校长到内阁总理
  • 饮马清泉岭
  • 校刻文选
  • 名人逸事趣谈多
  • 最新热门    
     
    名人逸事

      搁在以前,比如1980年代,名人逸事基本等同于名人好事,所以它意味着一种楷模。那时候我在读中学,听到的一则名人逸事是,一位科学家一门心思专注于自己的研究,结果把手表当鸡蛋煮了,而且差一点吃了下去。当时我就着急,自己怎么就这么穷,怎么就没有一块手表可以用来当鸡蛋煮着吃?现在不同了,现在如果说到名人逸事,十有八九指的是名人丑闻。现在随便到一个新闻门户网站看一下,就很容易看到一些对名人的名声不太好的新闻——比如最近就有从演员张铁林到央视名嘴赵忠祥等人的一系列不让这些名人高兴的新闻。虽然实际上我们并不能就此对这些名人做出什么样的负面判断,但是这样的新闻还是很让我们这类不是名人的看客喜欢的,所以刊登这类消息的网站点击率就比较高,如果放在一份报纸上,这份报纸就会卖得比较好。可以说这是名人的另一种效应。对此,心理学家肯定可以从心理学的角度做出一个很好的解释,但是,经济学家们也可以有自己的经济学解释。这就是效用。人们为什么愿意支付一定的时间成本或者金钱成本来获取这样的信息?因为人们可以从中得到一定的满足感,而这种满足感就是在经济学上被称为效用的东西:不光是我,你们名人也有这样的烂事儿啊?媒体——不管是网站还是报纸,正好也可以通过这种渠道赚钱:你买我的产品吧,它可以让你得到你需要的满足感。通过名人“丑闻”赚钱的还另有其人。稍微留意一下就可以发现,让名人有点难堪的所谓丑闻中,起关键作用的往往是一些不太有名的人,但是,这些不太有名的人借由与名人的纠纷变得有名了。名声就是一种产品,就可以换钱。这样分析下来,可以发现,所谓的名人丑闻背后其实有一个产业链。按照现在的趋势发展下去,我估计,名人逸事很快就会彻底演变成名人丑闻了,也就是说,这个产业链将很快地愈发发达起来了。

    [1] [2] 下一页

    [1]

    上一页  [1] [2]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7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