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景点 |
相关文章    
首页>>历史名人 >>名人故事
  • 火箭的家史
  • 大鸟 救了以色列
  • 进入太空的飞机
  • 遨游太空
  • 扶摇直上九天
  • 他们虽死犹生
  • 从算筹到计算机
  • 英国人的救星
  • 用气把船托起来
  • 一个神话的实现
  • 最新热门    
     
    他把氢弹捞了出来

    gn='center'>[1] [2] [3] [4] 下一页

    奇迹的“科沃”是什么样子呢?他的身体像一个长方形的箱子,胸前有一只大钢爪,可以一下子抓起几吨重的东西。他的眼睛是摄像机,耳朵是声波探测器,脚是身后的螺旋浆,脑子则是电子计算机——原来,“科沃”是个机器人,我们该把“他”称为“它”才是。                         
      “科沃”是60年代的机器人,其实,到这时为止,机器人才不过走过了几年的路程。

      1954年,是机器人技术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这一年,美国工程师乔治向政府提出申请,要求生产一种用于工业生产中“重复性作业”的机器人。乔治是从事生产管理的工程师,他觉得让聪明的人类去干简单、单调的“重复性作业”,简直就是一种浪费。

      乔治的申请被批准了,他和他的同事们,经过近7年的反复探索和试验,终于在1961年推出了一台名为“尤尼梅特”的实用机器人,“尤尼梅特”是英语的译音,原意为“万能的生产者”。不久,又有一些美国人制成了一台“沃莎特兰”机器人,“沃莎特兰”的英文含意是“灵活的搬运工”。

      “尤尼梅特”和“沃莎特兰”虽然外形有差异,可属同一类型。它们都是“独臂人”——只有一只机械手,但这只手十分了得,手腕可以摆动、转动,手臂可以伸长、缩短,手劲还特别大。它们在进行“重复性作业”的岗位上,忠于职守,任劳任怨,得到了人们的青睐。

      从那时到现在,机器人的制作已更新了三代。第一代是结构简单的工业机器人,就像“尤尼梅特”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沃莎特兰”那样的;第二代结构较为复杂,具有视觉、听觉、触觉,并有一定的记忆和识别能力,“科沃”就属于那种类型的;第三代是“智能机器人”,它装有精密的电子计算机,不仅具有各种感觉,而且具有较高的智能——分析、判断、推理和随机应变的能力。

      让我们来看看第三代机器人下棋的一个例子吧。

      1979年10月,在美国的底特律市,举行的国际象棋锦标赛盛况空前,这不仅因为这次比赛有许多国际特级大师参加,还因为居然还有12台由电脑控制的机器人报名参加比赛。所以,这届国际象棋锦标赛吸引了许多观众,不少人是特地从世界各地赶来观摩比赛的。

      有一场比赛是在机器人之间进行的,一方是美国北加利福尼亚州制造的“象棋4.9”,另一方是美国明尼苏达州制造的“公爵夫人”。开局以后,你采用“西班牙布局”,我对以“西西里防御”,如此你来我往,经过激战,“象棋4.9”取得胜利,进入下一轮比赛。

      第二轮比赛中,“象棋4.9”遇到的是特级大师利维。这是一局极为精采的比赛,整个比赛一直扣人心弦。双方你来我往大战了50回合,最后,利维才以微弱的优势取胜。赛后,利维说,“象棋4.9”是个优秀的选手,和“他”下棋是对人类智力的一种考验。

      现在,美国还有着一些可训练人们下棋的机器人“教练”,它们都是受小型电脑控制的。像有一种名叫“奕棋挑战者”的机器人,就已进入了普通家庭,可随时听从国际象棋爱好者的调遣。使人开心的是,“奕棋挑战者”还会说话。它能说出每一着棋的称呼,如“马c3-d6”。甚至当它“吃掉你的某个棋子时,还会客气地跟你打个招呼。

      机器人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甚至还涉足书法、绘画等艺术领域。1987年1月,在美国波士顿科学博物馆举办的“机器人与未来”展览上,一个名叫“艾伦”的机器人就能在几分钟之内,完成你的头像素描,而且,这作品绝对会使你满意——它就像是真正的艺术大师手下的作品!

    上一页  [1] [2] [3] [4] 


    < 1 >   < 2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7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