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北京9月6日电(记者张舵 万一)一份珍藏了56年的遗嘱摆在抗日爱国名将冯玉祥之女冯理达的案头,“它很单薄,但很厚重。”80岁高龄的冯理达说。
这份父亲1948年写就的生命留言,已经跟随冯理达半个多世纪了。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之际,她一边向记者展示泛黄的遗嘱,一边诉说着自己对于父亲以及那个年代的记忆。
遗嘱是从一个新本子的背面写起的。“这样是为了不被人发现,那个时候我们身边的特务很多。”冯理达说。
总共11页的遗嘱看得出是用毛笔一挥而就的,其中写道:“孙中山先生之遗教及第一次代表大会的文件是我的朋友们的方针。要确信反帝国主义反封建反内战反饥饿是我们的目标,并且是一定成功。”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冯玉祥积极主张抗日,数次致电南京政府,反对蒋介石的对日消极和不抵抗政策。他在一次民众大会上表示:决不能等着当俘虏,更不能当逃兵,必须拿起枪来,实行抗战。不久即着手组织武装。他与中国*党合作,收编了一些有组织的部队、义勇军,于1933年5月在张家口正式组建察哈尔民众抗日同盟军,并任总司令。
在冯理达的记忆里,父亲首先是一个以国家和民族大义为重的军人。“不管与蒋介石有多少矛盾,在抗日救国这个问题上,父亲始终以大局为重。”
淞沪抗战期间,身为第三战区司令长官的冯玉祥,负责京沪重镇的作战指挥。他在奔赴战场前写了几句话,放在自己的箱子里:“同日本鬼子打仗,是为了雪国耻、收失
< 1 > <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