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景点 |
相关文章    
首页>>历史名人 >>名人杂谈
  • 马克思年届四十向恩格斯倾吐心声:非常后悔结婚
  • 储安平的新闻理想:靠言论的力量影响政府的决策
  • 储安平:《向毛主席和周总理提些意见》节选
  • 国共政坛“九大美男”:储安平位列其中(图)
  • 张伯苓的金钱观:“不要爱钱,够用就行”
  • 腐败厅长出狱后打工洗罪 做包公祠前守门人
  • 张闻天之子下农村解散食堂 被定性为“坏学生”
  • 李敖对金庸与三毛的伪善不以为然 当面予以戳穿
  • 巴金:我的几百万字作品还不及轿夫老周的八个字
  • 毕生从事纺织原料的开拓与利用的棉业专家吴味经
  • 最新热门    
     
    艾晓明的恐惧:施暴者可以心安理得地逍遥法外

    在收容所旁的医护站里走完了自己短短的27年人生历程。而死者的家属在得知此事后,奔忙、申诉了一个半月,至今没有弄明白,谁该为此承担责任……
      
      这是一起太过明显的暴虐案件,让我注意的是,艾晓明教授在帖子中,除了痛惜死者的年轻、指斥暴徒的凶残外,还近乎执拗地反复强调孙志刚是“经过四年大学学习,两年社会实践”的平面设计师,而非报道标题中所指的“被收容者”。
      
      对此,艾教授写道:“让我们也想想,如果我们自己死在收容所,我们就在一天之内失去了一生积累的、自我认同的身份吗?我就成了‘被收容者艾晓明之死’,或者我的学生——好不容易从农村、边远地区考来的比较文学专业硕士生、博士生就成了‘被收容者张三、李四之死’,我们能接受吗?我们的亲人、朋友能接受吗?”

      艾晓明所害怕的正是这种暴虐的身份转换在这个时代里死灰复燃,可悲的是,在现在实施的收容遣送制度下,某些可能正在转变成活生生的现实。
      
      正因为如此,艾晓明不得不在恐惧中追问,“我们的收容制度是什么制度?怎至于一家公司的平面设计师竟然被强行收容?如果这里不容解释、不容抗辩、不容保释,这不是强暴是什么?这个收容制度应该如何管理、应该如何受到法律监督?违法收容的不法人员,应该如何受到法律制裁?(老实说,我说到这里一直心怀恐惧,我的家人一直提醒我,你说话要有分寸,不要遗祸我们的孩子。)”

      也正是在这一“身份制度”的掩护下,某个(或者某些)施暴者可以心安理得地逍遥法外,而他们的上级或监管者却不得不以“维护整体荣誉”的名义替他们掩饰、遮瞒甚至歪曲事实。
      
      艾晓明想说的是,假如每一个人都失去了个体的身份与尊严,那么任何一种制度都可能成为群体性暴虐的借口。黄河(深圳周刊2003年05月)


     
    < 1 >   < 2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7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