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景点 |
相关文章    
首页>>历史名人 >>名人杂谈
  • 统战和民族工作杰出的领导人——李维汉
  • 掀开戏剧化的面纱看历史中真正的诸葛亮
  • 赴朝作战没告诉新婚妻子 毛岸英的最后34天(图)
  • 只有战胜自己才能战胜命运—怀念当代牧马人曲啸
  • 一生被打倒三次 晚年周扬是被人气死的
  • 国难中的宋美龄:在日军枪弹下五次遇险(组图)
  • 暴君希特勒是如何走上血腥之路的?
  • 中国史上发明“才高八斗”一词的人:谢灵运
  • 一代帝王朱元璋的人格分裂猜想(组图)
  • 巴金:“报纸替人民讲真话,就有发展前途”(图)
  • 最新热门    
     
    读书种子杨绛:我这面“小白旗”再也不写文章

     

    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出版的散文集《干校六记》,到前年面世的《我们仨》,杨绛温柔敦厚、哀而不伤的大家风格,给读者留下难忘的印象。但在对文化昆仑钱钟书的一片喝彩声中,惟听夏衍发出过“你们捧钱钟书,我捧杨绛”的声音。正是为了对夏公这一呼吁的一声微弱的呼应,我写作了《杨绛传》。我在写作这部关于杨绛先生的第一本传记时,深切地体会到杨绛先生对读书生活的情有独钟。

    杨绛与钱钟书都是有名的“读书种子”,对于他们来说,读书已经不是职业所需而成了他们的精神支撑点

    1949年上海解放前夕,杨绛、钱钟书和许多爱国的知识分子一样,不仅拒绝了国民党的拉拢,不去台湾,而且真心实意地拥护中国*党的领导。同年下半年杨绛夫妇应聘担任清华大学外文系教授。杨绛、钱钟书初到清华时,清华的接管、恢复和改造工作正在进行中。他们夫妇俩担任外文系教授,教学任务并不繁重,难于对付的却是一场又一场马拉松式的会议,因而他们赖以生存的读书生活受到影响。

    对此,钱钟书在

    < 1 >   < 2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7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