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景点 |
相关文章    
首页>>历史名人 >>名人杂谈
  • 一个尽得宠爱一个被逼殉葬 努尔哈赤的俩女人
  • 《申报》总编陈彬騄:从左倾斗士到汉奸(图)
  • 用情要专一 回忆杨绛、钱钟书的前尘旧事(图)
  • 杨振宁携娇妻上海演讲 自曝两次爱情经历(图)
  • 绝代风华:演员黄宗英自述戏梦人生(组图)
  • 暗藏20粒安眠药——高岗自杀前后的经过(图)
  • 自称开创红学中的“秦学”分支 刘心武不怕批评
  • 当年飒爽女劳模:人民币上女拖拉机手原型(图)
  • 永远的丰碑:救国救民忠烈心━━郭庠生
  • 柳永:中国最早歌坛偶像 “粉丝”最多最狂热
  • 最新热门    
     
    学者林治波:张爱玲——一个不值得赞许的人物

     

    ——读余秋雨《中秋》有感

    文/林治波

    这些年来,余秋雨先生的文章风靡海内外,尤其是《文化苦旅》一书,堪称精美之作。但最近读过《霜冷长河》的《中秋》一文后,有点与余先生不同的感想。虽然是已经过去了的事情,但还是愿意写出来供大家讨论。

    文章谈的是张爱玲,余先生是这么写的:

    “我握着话筒慢悠悠地读着(一位女诗人的自拟讣告),突然串进来一个国际长途。外国一家著名的华文报社打来的, 编辑小姐劈头就说:‘余先生,您知道了吗,张爱玲死了。一个人死在美国寓所,好几天了,刚发现,发现在中秋节前夕。我们报纸准备以整版篇幅悼念她,其中安排了对您的采访。您知道,她的作品是以上海为根基的,因此请不要推托。发稿时间很紧,您现在就开始讲吧。’我说:‘这事来得突然,请让我想一想,半小时后再打来。’”

    半小时后,电话铃声响了,余先生拿起话筒说了这样一段话:

    “她死得很寂寞,就像她活得很寂寞。但文学并不拒绝寂寞,是她告诉历史,二十世纪的中国文学还存在着不带多少火焦气的一角。正是在这一角中,

    < 1 >   < 2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7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