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景点 |
相关文章    
首页>>历史名人 >>名人杂谈
  • 林语堂谈读书艺术:中文好都是得力于看闲书史记
  • 西北军遭遇严重干旱 冯玉祥带头节约用水渡难关
  • 万里儿媳王晓民:我的婆婆边涛是个品德高尚的人
  • 一个作家一个诗人的故事——关于金敬迈与张永枚
  • 杜月笙为何没有回大陆 阴差阳错留下千古遗恨
  • 田聪明深情忆述周惠同志生前实事求是工作作风
  • 巴金:日本人为老舍恢复名誉 中国作家保持沉默
  • 李瑞环的新鲜哲学:“应当允许先生孩子后起名”
  • 毛泽东与贺子珍的婚礼不可能在杨开慧就义后举行
  • 毛泽东:“纣王这个人很有本事,能文能武”
  • 最新热门    
     
    经济学家林毅夫原系台军官 26年前“叛逃大陆”

    P>  但是,林正义改名为“林毅夫”后在大陆生活了下来。他在北京大学专攻了经济,后赴美国芝加哥大学深造,取得了经济学博士学位。在美国留学期间,他留在台湾的妻子与他实现了团聚。现在,林毅夫担任着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主任的要职,同时也是朱鎔基总理的主要智囊之一。长期以来,作为联系台湾财界政界和大陆的关键人物之一,他具有一定的知名度。但是,笔者毕业于北京大学的一位朋友说:“真不知道林教授有着这样的不可思议的经历,简直可以写成小说。”林毅夫属于从早到晚埋头钻研类型的学者,并不喜欢在媒体上抛头露面。甚至连他台湾出生的背景,似乎都很少有人知道。

      不久前,林毅夫表示了他希望回乡的愿望。父亲林火树于5月9日去世,他希望回去参加葬礼。以此为契机,他个人尘封的历史也被台湾媒体解开了,关于是否允许他回乡,台湾岛内展开了一场争论。

      林毅夫出生于台湾北部的宜兰,这里也是陈水扁的民进党的据点。标榜“民主和人权”的民进党政权从人道角度出发,同意了林毅夫的回乡请求。终于可以一洗不孝之名,正当林毅夫的愿望将要实现时,台湾军方却阻止了当局的决定。

      军方的理由是林毅夫“叛逃”大陆的“不义”罪名并没有消除。“国防部长”汤曜明说:“(林)叛逃的事实非常清楚”,表示林只要回来,就会被逮捕接受调查。

      台湾居民的意见也有分歧。“对于台湾出生的人回乡的请求,不应该横竖挑毛病。”“参加父亲的葬礼是理所应当的。”对于林的回乡请求,持赞同意见的占大多数。可是,随着林毅夫的“台湾人也是中国人”、“中国人回中国的土地是理所应当的”、“帮助中国大陆就是帮助台湾人”等言论的传播,以李登辉为代表的“台湾本土派”颇感不快,成为了反对派。

      “担心引起新的争执,还是决定不回去了。”林毅夫最终断了回乡参加父亲葬礼的念头。4天争论的结果是妻子陈云英回乡出席了葬礼。林毅夫只是在北京大学里悼念了父亲的亡灵。

      早在台湾还是日本殖民地时,台湾就有不少人渡海来到大陆,加入了国民党或是-党。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仍有台湾人经由日本来到大陆。离开-党要职后返回家乡的台湾人也有不少。作为联结两岸间的关键人物,林毅夫的回乡愿望能够实现的话,也许会给两岸-关系带来一些微妙的变化。因此,大陆方面同意了林的访台要求。

      “我回顾了鸦片战争后中国遭受列强欺侮的历史,一直在思考如何尽快使中国变得富强起来。”“尼克松访华、中日邦交正常化和中美建交之后,我越来越意识到中国富强的希望在大陆一边。”“作为一名中国人,要为国家作出贡献,必须去大陆。”

      面对香港《亚洲周刊》等杂志的采访,林毅夫道出了投奔大陆的动机。从他的话语中,可以感受到他身为一名中国人的自豪感。与林毅夫同一代的台湾人从国民党那里接受了身为中国人的教育。念念不忘“反攻大陆”的蒋介石、蒋经国父子向台湾人灌输了大中华的价值观。在当时的台湾社会中,如果不是国民党员,就难以出人头地。因此,许多年轻人加入了国民党。但是,由于国民党一直没有在台湾扎下根来,一些对国民党不满的人走上了反国民党的道路。林毅夫也对国民党深感失望,他在中国大陆找到了希望。

       

      中国内地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台湾似乎也被其吸引,进入大陆的台湾商人络绎不绝。据统计,现在约有100万台湾人在大陆生活。“富强的希望在大陆”,林毅夫当初的确信并没有落空。

      林毅夫的存在,能否成为大陆进一步吸引台湾人和资金的重要因素?对于陈水扁、李登辉等叫嚣“台湾第一”的人来说,林毅夫肯定是个忌惮的存在。

      中国网2002/6/17

       


     
    < 1 >   < 2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7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