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景点 |
相关文章    
首页>>历史名人 >>名人杂谈
  • 74师师长张灵甫怎么死的:拒做共军俘虏被炸身亡
  • 两广总督叶名琛:不战不和不守 不降不死不走
  • 皖南事变项英之死:被睡在身边的副官开枪暗杀
  • 李大钊的日本观:揭示其民族特点 憧憬中日和平
  • “不比寻常”的情分:冰心与梁实秋的世纪友情
  • 一代才子钱钟书——“千古文章未尽才”
  • 老演员首次披露杂技一词为周总理所创
  • 签卖国条约的大汉奸陆徵祥晚年做了洋和尚
  • 骂尽三千年没骂过上海黑老大:鲁迅的N个“不”
  • 半个世纪的回味:菲律宾华侨写给钱学森先生的信
  • 最新热门    
     
    句中有对,句句为对 郭沫若堪称写当句对的高手

     

    作者:永志强

    郭沫若是当代对联大师,也是写当句对的高手。他为四川省的名胜所撰的楹联中,就有多副属于当句对。先看郭沫若题成都杜甫草堂联:

    世上疮痍,诗中圣哲;

    民间疾苦,笔底波澜。

    上联前后两个分句“世上疮痍”与“诗中圣哲”,下联前后两个分句“民间疾苦”与“笔底波澜”,分别均可各自为对,对仗工稳;而且,它的上下联的前半句“世上疮痍”与“民间疾苦”,上下联的后半句“诗中圣哲”与“笔底波澜”,也构成了工整的对仗。这样,一副对联又可以分解成四副四言联。此联不仅深得当句对的奥妙,尤其是在四个四言句式的第二个字,分别嵌入方位词“上、中、间、底”为对,浑然一体,天衣无缝,显现了作者高超的功力。

    当句对要求“句中有对,句句为对”,如同殿堂的四根柱子那样对等匀称,故又称“四柱对”。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7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