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景点 |
相关文章    
首页>>历史名人 >>名人杂谈
  • 中南海第一女保镖边梅 77式的小手枪须臾不离身
  • 身边人述汪道涵辞世经过 江泽民称其终身良师
  • 死后骨灰盒不放八宝山 阳早喜欢跟牛在一起
  • 经济学家刘国光:反思改革不等于反改革(图)
  • 胡耀邦女儿满妹:我一向都特别低调
  • 鲁迅弃医从文“是他学医失败的结果”?
  • 毛泽东长江留憾:青年人要到大风大浪中锻炼
  • 汪道涵与江泽民:从工作伙伴到莫逆之交
  • 张维兹:七千人大会上,我对总理讲真话
  • 革命真君子:胡耀邦之子讲述父亲和陈丕显的友谊
  • 最新热门    
     
    吹响抗战号角,创办“文救会”:抗战中的郁达夫

     

    告国人:日军正磨刀霍霍,中国已濒临危险关头,1937年甚为忧虑!

    1936年12月底。一艘发自台湾高雄的邮轮,急急向厦门港航行。邮船上坐着从日本访问回国的郁达夫。这位在五四文学大军中极富个性的一代文豪、著名新文学团体“创造社”的发起人之一,此时正担任着福建省政府参议兼公报室主任的职衔。

    邮船在海上一路颠簸,郁达夫的心海也一直在波澜起伏。从日本到台湾,从台湾往厦门,他都显得忧心忡忡。他对此行的感受如鲠在喉,不吐不快,但无孔不入的日台浪人和身旁左右潜伏的黑手,使得他只能郁闷胸中。

    郁达夫下榻于厦门中山路天仙旅社,行装甫卸,消息灵通的《星光日报》记者赵家欣便前来叩访。问及此番访日观感,郁达夫终于可以一吐胸中块垒了:

    “日本给我的印象像一幅刺目的、色彩极浓的图画,表现的是病狂和不调和。自从患了那不可救药的侵略症以后,简直是疯了。他们备战很急,日常的一切设施尽都军事化起来。”

    在日本明湾头,得知下头就是马关,郁达夫油然想到了《马关条约》割让台澎的恨事,挥笔写下:“却望云仙似蒋山,澄波如梦有明湾。逢人怕问前程驿,一水东航是马关。”


    < 1 >   < 2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7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