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报驻华盛顿记者朱幸福
记得中国老女排姑娘们曾约定,她们今后都要生女孩,这样20年后可以重新“克隆”一个强大的中国女排。谈到这个梦想问题时,周晓兰笑着说,老女排队员的确多数生女儿,郎平、孙晋芳、曹慧英和陈招弟等人生的都是女儿,张蓉芳生的是儿子。但是,如今要中国老女排队员组织一个“梦之队”,这已变为美丽的梦,因为大家分散在天南地北,每个人的变化都很大,相互之间联系也越来越少。只是到了国内,周晓兰才跟以前的姐妹们取得联系。周晓兰说,她最近一次回国探亲是去年。
再见“天安门城墙”
在国庆前夕,记者到美国马里兰州的一个华人活动中心采访周晓兰。循声进入体育馆,只见周晓兰站在球场中线外侧,不断为得分的球队发球(抛球),嘴里不停地用英语发号施令并为输赢的双方记分。两边的球队队员一刻不停地在场上奔跑接球、传球、扣球甚至救球,交战气氛热烈。
双方休战期间,记者走近周晓兰,由于记者对周晓兰的印象还定格在一、二十年前的记忆中,当昔日女排拦网能手“天安门城墙”突然出现在面前时,记者诧异于她脸上不经意流露出的一些倦容。
每晚9点才下班
记者是在1996年中国驻美国使馆举行的一个华人招待会上第一次面见周晓兰的,她有鹤立鸡群的高高个头,打老远就能认出她。时隔9年后,编辑要我采写周晓兰,打了两个留言电话,一直没有回音。
据了解情况的华人朋友告诉我,周晓兰已很长时间不接受媒体记者的采访。什么原因呢?对方不愿意多说。他只是说,周晓兰一
< 1 > <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