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景点 |
相关文章    
首页>>历史名人 >>名人杂谈
  • 杜月笙曾为中共募集教育经费 又与金山结为师徒
  • 银行家千金爱慕红伶 情无反顾追随张君秋(组图)
  • 千年科举一局棋 中国历史上著名科举人物全接触
  • 梁启超《中国史叙论》最早提出“中华民族”称谓
  • 被郭沫若指控为反动作家 沈从文曾两度自杀(图)
  • 苏雪林影射鲁迅勾结日本特务机关 胡适表示反对
  • 周汝昌:新中国第一场文化运动中我批了老师胡适
  • 危难见真情 叶挺与夫人李秀文的凄美爱情故事
  • 新凤霞最后的日子 在吴祖光家乡常州溘然仙逝
  • 马寅初与严厉批判马尔萨斯人口论的毛泽东唱反调
  • 最新热门    
     
    周总理辞世整三十年其名言仍在外国被引用

    能显现”。然后他又补充道:“周恩来也这样认为”。美国有线新闻网(CNN)的“名嘴”拉瑞·金在访谈节目中更是频频提及此语。在不久前与嘉宾谈论谁是美国历史上最伟大的总统以及小布什的历史地位时,拉瑞·金又讲述了周恩来与基辛格的那段“对话”,自然而然地引出“下结论为时尚早”。更有意思的是,当前美军深陷伊拉克战争,那些支持布什政策的美国政客和右翼舆论界竟也搬出这段故事自我安慰,并告诫反战派和怀疑者们:恢复秩序、建立民主需要时间,你们“下结论为时尚早”。

    “下结论为时尚早”不仅是评判历史事件必不可少的原则,更是近年来西方政客特别是美国人也试图从中找到解读中国文化和-发展的钥匙。

    在一次关于中国的演讲中,美国中央情报局一位副局长用总理的这句话说明中国人的时间观念与西方人不同。美国人是以一年、十年作为时间坐标,而中国人则是以世纪、朝代来衡量历史进程。毕竟,在中国5000年的文明史上,经历了20多个朝代,其中一半左右的朝代寿命都超过了美国的整个历史。美国众议院亚太关系小组委员会主席詹姆斯·里奇在关于中国地区发展的演讲中也转述了此话,表示西方人应该耐心地以中国人的时间观,来评价现在中国正在发生的变化。

    那么,到底周总理有没有对基辛格说过这句“下结论为时尚早”的话呢?总理已经作古,只有基辛格才能解开这个谜。很巧,几个月前还真有一位西方记者向途经欧洲准备再次访华的基辛格求证。听了问题,深得周恩来外交真传的基辛格也沉吟了一下,既不承认,也不否认,云山雾罩地说:“这件事情的真实性就如同另外一个关于我基辛格的传说”。那又是一件什么轶事呢?据说有一次基辛格听到有记者谈及欧洲对某国际事件的观点时,就问记者有没有“欧洲”的电话号码,他想打电话过去确认一下。

    (作者是亚洲开发银行的项目官员。)

    《环球时报》 (2006年01月10日 第十一版)

    作者:翟华

    sabrina


     
    < 1 >   < 2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7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