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景点 |
相关文章    
首页>>历史名人 >>名人杂谈
  • 李白一生思想上渴求入仕做官 行为上乞求权贵
  • 学习“六年孔夫子”毛泽东及其历任私塾老师
  • 纠正6大问题三中全会前陈云先放一炮
  • 为抢救电线杆而牺牲 金训华生前日记(组图)
  • 战斗烈火铸成革命情谊 邓小平来南京看望许世友
  • 汪精卫河内遇刺夜惊魂 暗杀失败疑是唱“双簧”
  • “现代毕昇”的方正人生 王选“改变一个时代”
  • 王光英初会妹夫刘少奇 直言工商界害怕斗争清算
  • 冯玉祥一生颇富传奇 三、四十年代五次写下遗嘱
  • “清华同学”驱罗往事 也谈罗家伦执掌清华功过
  • 最新热门    
     
    蔡元培回忆北大往事 中国大学男女同校由我开始

     

      我们第一要改革的,是学生的观念。我在译学馆的时候,就知道北京学生的习惯。他们平日对于学问上并没有什么兴趣,只要年限满后,可以得到一张毕业*。教员是自己不用功的,把第一次的讲义,照样印出来,按期分散给学生,在讲坛上读一遍。学生觉得没有趣味,或瞌睡,或看看杂书;下课时,把讲义带回去,堆在书架上。等到学期、学年或毕业的考试,教员认真的,学生就拼命地连夜阅读讲义,只要把考试对付过去,就永远不再去翻一翻了。要是教员通融一点,学生就先期要求教员告知他要出的题目,至少要求表示一个出题目的范围;教员为避免学生的怀恨与顾全自身的体面起见,往往把题目或范围告知他们了。于是他们不用功的习惯,得了一种保障了。尤其北京大学的学生,是从京师大学堂“老爷”式学生嬗继下来(初办时所收学生,都是京官,所以学生都被称为老爷,而监督及教员都被称为“中堂”或“大人”)。他们的目的,不但在毕业,而尤注重在毕业以后的出路。所以专门研究学术的教员,他们不见得欢迎;要是点名时认真一点,考试时严格一点,他们就借个话头反对他,虽罢课也在所不惜。若是一位在政府有地位的人来兼课,虽时时请假,他们还是欢迎得很;因为毕业后可以有阔老师做靠山。这种科举时代遗留下来的劣性根,是于求学上很有妨碍的。所以我到校后第一次演说,就说明:“大学学生,当以研学术为天职,不当以大学为升官发财之阶梯。”然而要打破这些习惯,只有从聘请积学而热心的教员着手。

      那时候因《新青年》上文学革命的鼓吹,而我得以认识留美的胡适之君。他回国后,即请到北大任教授。胡君真是“旧学邃密”而且“新知深沉”的一个人,所以,一方面与沈尹默兼士兄弟、钱玄同、马幼渔、刘半农诸君以新方法整理国故,一方面

    < 1 >   < 2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7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