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景点 |
相关文章    
首页>>历史名人 >>名人杂谈
  • 孙殿英当25年军阀 秘诀在于过人的“麻将相术”
  • 红岩英雄悲喜人生:游击纵队40多人解放后被处死
  • 回忆改革初期的艰难 周光召坦陈“挨了不少骂”
  • 毛泽东亲笔诗作赠丁玲 胡风受托保管40年后归还
  • 乾隆温文尔雅的另一面 大兴文字狱全面禁书焚书
  • 半生受折磨缺乏安全感 吕后刚毅阴狠施人彘酷刑
  • 康熙第八世孙析雍正死因最大可能:乱服春药猝死
  • 庄则栋忆35年前乒乓外交:破冰之旅由广州开始
  • “乱世妖姬”原是清皇室公主 为日效力煽动战火
  • 近代史挨骂最多的统治者 袁世凯玩兵变惹火上身
  • 最新热门    
     
    皇弟溥任忆父兄旧事 亲睹溥仪听命日本心如刀绞

    退潜居士’、‘九思堂主人’,彰显自己不思进取、忠心事主的志向。”说着,他从书柜里取出一把用桦木制成的“木镜”,淡黄的镜面上镌刻着奕譞的手书:

      “有镜之名无其用

      吾人鉴之宜自重

      己丑端午题

      朴庵”

      字承铜绿色,镜柄为浮雕的五朵云头。己丑当是光绪十五年(1889),他去世的头一年。

      “您瞧,我祖父设计这个木镜的用心,不是很恰当的表示在那两句题词上了吗?”“我还收存着我祖父亲笔写的一幅《治家格言》,当时镶在木框里,挂在我嫡祖母(叶赫那拉氏、慈禧的胞妹)的屋里。她常常指着让儿孙们大声诵读、默默牢记,叮嘱我们做玛父(祖父)的好后代。”说着,溥任先生站起身,面对挂在东墙的《治家格言》朗朗诵读:

      “财也大,产也大,后来儿孙祸也大。借问此理是若何?子孙钱多胆也大,天样大事都不怕,不丧身家不肯罢!

      财也小,产也小,后来儿孙祸也小。借问此理是若何?子孙钱少胆也小。些微产业知自保,俭使俭用也过了。

      右古歌词俚而味长,录以自儆

      退潜居士(朴庵)

      静寿主人閲之颇称许附志之”

      这段格言平铺直叙,好读好懂好背好记,有点像顺口溜,但它意味深长,发人深省。奕譞一定是在繁忙的政务之余,花了不少心思,倾其殷切期望之情,用工整的楷书,为子孙抄下这份“精神遗产”的。他克己奉公、小心从事不足虑;怕的是,后世子孙倚仗先辈恩荫,财大气粗、招惹是非,落得个“不丧身家不肯罢”的悲惨结局!奕譞写完,还特意请他的福晋、慈禧的妹妹静寿主人过目,她“颇称许”,奕譞很高兴。

      这幅“格言”真迹因为常年卷着收藏,受潮粘连,已经不能打开,多亏极高明的装裱师傅把几尽粉碎板结的绢片展开,重新装裱,恢复百年前的原貌,令人拍案叫绝!溥任为此十分兴奋,重新把它装框,郑重其事地挂在他的卧室兼书房的东墙上,日日揣摩。

      我仰头注视着墙上古旧泛棕的绢片格言,感慨不已。物何有幸!历经百一十七年的频仍变乱,而未遭焚毁,至今犹能依傍主人,昭示后代,飘香以远;人何有幸!皇皇真贵,绵延五世,虽经天壤巨变、荣辱反复,却能泰然处之,平淡面世、坚守格言,真情实意地去做好人,这是何等的难能可贵!

      (二)

      香茶暖人,闲谈中,溥任先生又讲了一段家藏欹器的故事。

      那也是光绪十五年二月的事。他祖父奕譞根据古书的记载,请能工巧匠精心制造了一件黄铜的“欹器”。这种器物原来是古代劳动人民用来汲水灌溉的陶罐,后人根据它“虚则欹,中则正,满则覆”的道理,加以美化,置之庙堂放在人君右侧、带有警世意义的“宥坐之器”。据说孔子周游列国时,在鲁桓公的庙堂见过此物,后来失传了。

      这件欹器造型精美,工艺水平很高。器架上梁横刻:“子子孙孙永葆弗谖”,容器正面刻“满溢”,背面刻“坦坦荡荡”。还有铭文记曰:

       

      “周庙欹器,汉末已亡。其制杜预、祖冲之尝臆造,今亦不得其详。唐代髤木之说甚简,仿制为难。余素以高危满溢自警,兹铸斯器置之案头,效古人宥坐之意开志数语。”

      文后刻款为:“大清光绪十五年二月皇七子制”,还有阳文“醇亲王印”和“九思堂印”各一方。

      溥任先生说,他祖父十分珍爱此物,郑重地陈设在原太平湖醇亲王府的九思堂中。光绪二十二年(1896)王府迁到什刹海北岸后,此器陈放在宝翰堂中。光绪皇帝对这件欹器印象很深,也命人仿制了一个,放在宫中,借以自儆。只是模样、工艺不如府里的好。我父亲一直把这件欹器视为传家宝。1951年我父亲病逝,我把这件欹器和众多珍贵文物捐赠给当时的文化部文物管理局。现今,这件欹器存放在故宫博物院,供中外游客观赏。

      (三)

      小巷深深,树影婆娑。回味溥任老先生的说“古”,分明地摆着一条以古为鉴、知人论世的道理。

      他生于帝王家,有过堂上一呼阶下百诺、锦衣玉食的优裕生活;民国初建,他在府里亲见孙中山先生与其父载沣握手言谈;日伪时期,他曾随父亲到东北,目睹大哥溥仪听命日本侵略者,尽现奴颜婢膝的嘴脸,心如刀绞;光复之后,家境困窘,父亲支持他利用府里的空房,办起竞业小学,自食其力,实现了他当教师的理想;解放后,他送走了久病不治的父亲,把家藏文物捐赠国家,默默地耕耘他钟爱的教育事业,心无旁骛。他与溥仪、溥杰两个哥哥不同,自小与父亲相从相随,耳提面命,教诲尤深,获得了两代醇亲王的人生教训,识时务、懂苍生、知荣辱,心域坦坦荡荡。已届米寿之年的溥任,一生以读书为乐,以奉献为荣。他勤于动手、动脑,事理分明,心态老是那么平和,没有清净纯朴的精神世界是做不到的。

      听溥任说古,我忽有所悟,自己并不年轻,但对历史确实懂得太少了。

      爱新觉罗·溥任小传

      爱新觉罗·溥任,又名金友之,1918年9月生于北京什刹海北岸摄政王府。1947年在父亲载沣的支持下,他创办北京竞业小学,至1988年退休。北京市第七、八、九届政协委员,北京市文史研究馆馆员。退休后致力清史研究,发表了《晚清皇子生活与读书习武》、《纳兰性德与〈通志堂集〉》、《清季王府于饮食医疗偏见》、《醇亲王府回忆》等文,还整理了其父载沣的《使德日记》等。

      《人民日报海外版》(2006-04-20第02版) 真言

       


     
    < 1 >   < 2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7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