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景点 |
相关文章    
首页>>历史名人 >>名人杂谈
  • 自号江南老童生 音乐“发烧友”李岚清退而不休
  • 毛泽东到故宫仅有三次记载 只登城墙不入宫内
  • “故宫学”第一大家单士元为何74年不“鉴定”?
  • 黎锦晖最早写中国第一首流行歌曲《何日君再来》
  • 英国传教士在中国传奇经历:随工农红军一起长征
  • 1966年首位自杀的作家 邓拓因“三家村”案上吊
  • 革命家恩格斯的最后岁月 因宽阔胸怀而绚丽多彩
  • 卸任后的江主席深怀眷恋 曾想回母校交大做教授
  • 李鹏日记以无官身份评述政治 将高层决策透明化
  • 朱镕基说到做到再无涉足清华 倾心京戏喜唱老生
  • 最新热门    
     
    老照片:知青岁月 多收了八千斤棉花(图)

    小宋找来防治棉花虫害的书来研究,知道了害虫生长的规律,农药的性能。两人商量着制订了对策,满怀信心地开始了除灭害虫的战斗。我们针对社员打农药时只打叶面的不良方法,改打叶底。因为天气热,害虫都躲在叶背面荫处。再就是改了打药的时间,平时社员都是吃完早饭出去打药,这时候很多害虫因怕热已经躲到土里去了。而我们每天清早先去打一轮药再回来吃早饭,可提高灭虫效果一倍以上。

    再者,农药有乐果、一六零五、一零五九等好几种,各自的作用不同,光打一种,不能把害虫彻底消灭。我们根据书上的知识,分时间、分季节、分害虫的种类,交替打不同的药,这样取得了很好的效果。针对外队田里害虫飞过来侵害的情况,我和小宋每天打药时,先把和别队相邻的田重点打一遍药,到收工时,再把这里的田重打一遍药,还帮邻队靠近我队的田打一些药,这样既利己又利人。

    炎热的夏天在我们和虫害的奋战中悄悄过去。棉花在我们辛勤的汗水浇灌下不声不响地结桃开花。当社员们看到往年被虫咬得七零八碎的棉田,如今白茫茫一片的景象,都兴奋得有事无事往棉田跑。他们知道,今年的棉花丰收已成定局了。

    秋天,棉花收获后,队里把大部分棉花交到了供销社收购站。经过计算,当年全队的棉花比前一年多收了八千多斤。这等于每户社员家里可多收入几百元。消息传开,社员们喜笑颜开地盘算着今年要收媳妇、嫁女、做新衣、盖新房了。我们队长动情地说:“今年我们队棉花能丰收,功劳是两个长沙来的知识青年的。现在我才知道,知识青年虽然是来接受贫下中农教育的,可他们也为我们带来了文化科学知识。”

    艾媚


     
    < 1 >   < 2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7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