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景点 |
相关文章    
首页>>历史名人 >>名人杂谈
  • 孔子简介
  • 权术理论家——韩非子
  • 墨子与韩非
  • “圣王之治”之发展——韩非子
  • 韩非子与李斯
  • 墨子的社会-思想
  • 墨子教育思想之研究
  • 墨子评议
  • 马王堆汉墓帛书老子甲本
  • 神农史考
  • 最新热门    
     
    老子简要生平

    老子之时,老子又谆谆告诫孔子说:“吾闻富贵者送人以财,仁义者送人以言,吾不能富贵,窃仁人之号,送子以言曰:聪明深察而近于死者,好议人者也。博辩广大危其身者,发人之恶者也。为人子者毋以有己,为人臣者毋以有己。”⑸老子不倡仁义而借仁人之号所赠之言的内容,突出了一个“谦”字。这是老子“治国三宝”之一。所以孔子如获至宝,回到鲁国对其弟子说:“鸟,吾知其能飞;鱼,吾知其能游;兽,吾知其能走。走者可以为网,游者可能为纶,飞者能为缯。至于龙,吾不能知其乘风云而上天。吾今日见老子,其犹龙耶!”⑹从另一面说明老子训教的哲理至高至深,于人有益,于国有望。

    公元前520年(周景王25年),周王朝爆发了王子姬朝与王子姬猛争夺王位的内讧。王子姬丐争得了王位。丐与朝两派对立,久战不止。尚在守藏史任的老子,深感“周之衰”。公元前516年(周敬王4年),王子姬朝失败后,便“奉周之典籍以奔楚”。因此,老子失去了职位,便离开了周王室,回到了陈国⑺。公元前505年(周敬王15年),老子曾到鲁国,孔子“从老聃助葬于巷党”。公元前501年(周敬王19年),老子到沛国,“孔子行年五十有一,南之沛,见老子。”⑻不久,老子回到陈国居住。直到公元前478年(周敬王42年),“楚灭陈”,老子遭亡国之难,才逃离陈国,西行于秦⑼。

    老子西行,经过函谷关时,久闻老子大名的关令尹喜问学司老子,并请老子传书于他。老子遂将所作上下篇五千言的《道德经》传给了关令尹喜。尹喜便成了老子学说的第一代传人。

    老子后来客死于秦国的扶风,安葬于槐里(今陕西兴平县东南)⑽。

    哲学思想

    《老子》一书是我国哲学史上第一部比较完整的哲学宇宙论体系的著作。老子哲学是一首自然的赞美诗。他的天道自然观和自然辩证观包含着直觉的朴素唯物主义思想和变化不息的辩证法思想。

    一、“道生万物”的宇宙生成说。老子哲学的核心思想是所谓"道生万物"的宇宙生成说。他将混沌状态的物质视为“道”。他说:“道冲……我不知谁之子,象帝之先。”(第4章)。这个生在天帝之前的道可以“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这就否定了宇宙是由神创造的观点。这部书使中国哲学真正第一次从传统的古代宗教中“解放”出来,在我国古代思想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也可以说是无神论的始祖。《老子》在第40章中说:“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天下的万物是看得见的具体的事物“有”中产生,而“有”是从看不见的道亦即“无”中产生的。)第42章说的“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意为:道(无)产生统一的事物,统一的事物发展为对立的两个方面,而对立的两个方面产生新生的第三者,新生的第三者再产生千差万别的东西。从这里可以看出“道”与“无”是“同出而异名”,都是指世界万物的总源。老子是传统的宗教哲学中第一个否定天帝(神)创造万物的观点的哲学家。他对原来《周易》提出“四象”(气土水火)为万物本原说加以改造,创造出一种新的哲学概念,他无愧为伟大的哲学家、思想家。

    老子的道为万物之源的哲学概念,自老子创始之后,多少年来,一直被认为是“玄之又玄”的宇宙创生说,使人无法理解。但是随着科学的发展,“有生于无”的哲学观念,到1982年成为天文物理学家们的主攻目标。这年,在英国剑桥大学召开的一次极早期宇宙讨论会上,首次把“宇宙创生于无”作为一个研究论题。苏联物理学家林德在会上说:“宇宙创生于无的可能性,是非常有兴趣的,应当进一步加以研究。……有关奇性的一个最令人困扰的问题是:宇宙创生之前,究竟是什么?这个问题似乎是绝对的形而上学的,但是我们有关形而上学的经验告诉我们,这类玄学问题,有时却由物理学给出答案。”我国一位著名天体物理学家说,林德的话,可以代表不少宇宙学家目前对“有生于无”所持的态度。1983年剑桥大学霍金教授曾致力于发展一种宇宙自足理论解。1984年,霍金教授和他的合作者、中国物理学家吴忠超一起研究终于得到了第一个完整的宇宙自足解,那就是:没有任何东西能给出宇宙的开端。“没有任何东西”,意即“无”;“宇宙的开端”,意即“宇宙的创生”。这就是说,“无,能给出宇宙的创生”。上述的研究虽用物理手段作了定量计算,但还不能作为宇宙的解,但它说明建立“有生于无”宇宙创生理论是可能的,找到它的自足解也是可能的,可以说为期不远了。老子“道生一”、“有生于无”的人类早期文化的菁华,将以它的恒光照耀千古。 二、一物两向的转变律说。《老子》第42章中说:“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世上万物都具有“趋正”和“趋负”两种异向的相抗因子(阴阳),一件事物的发展情况,就是这两种因子相抗的综合表现。)第58章中说:“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灾祸啊,幸福紧靠在它旁边;幸福啊,灾祸埋藏在它里面)。第40章中说:“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事物反回本源的现象,就是道的变动,道的柔弱阶段,是最有应用价值的阶段)。老子通过大量的古今事物的兴衰成败,总结出这一具体的哲学定律。也即我们平常所说的对立统一规律的原理。美籍华人秦维聪用当代科学原理详细阐述了老子这一定律的内涵:“世上一切发展中的事物,都具有‘趋负'和‘趋正'两种异向的相抗因子。事物的发展,就是由于这两种因子相抗力量的消长而产生的‘

    [1] [2] [3] [4] [5] 下一页

    趋负'或‘趋正'的方向转变。在有关人类行为的发展中,‘趋负'的力量是自发性的;而‘趋正'的力量是非自发性的。所以人类的主观行为,可以决定这两种因子转变的方向和事物发展的速度。”⑾《孟子》中的“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一章和古代的“囊萤”、“映雪”、“负薪”、“挂角”、“头悬梁”、“锥刺股”、“十年寒窗”、“铁砚磨穿”等行为都是人们“趋正”力量的表现。这种艰苦奋斗的行为,说明“趋正”的力量是非自发的力量,是强迫性的,是要用很大功夫的,最后取得了比较理想的成果。这时的一切“趋负”力量(如苟安、消极、享乐等思想行为)小到最小的程度。但随着“趋正”力量的向前发展,“趋负”力量逐渐加强,“趋正”力量逐渐减弱,而以前在艰苦中开创的“趋正”业绩和成果终因腐化堕落而失败。正是因为创业者没有注意到“趋负”力量是一种自发性的力量,无须强迫或下功夫就能很快达到。成语中的“有志者事竟成”、“失败是成功之母”、“置之死地而后生”、“吃一堑长一智”、“天无绝人之路”、“坏事变好事”、“道路是崎岖的,前途是光明的”、“多难兴邦”等箴言,即是人类主观行为可以决定这两种因子转变的方向的真正经验。这一物两向的转变律,可以说是老子自然辩证观中具有朴素的变化不息的辩证法思想的精华。

    三、自然无为说。老子倡导的“道”“德”,不同于历史上任何时代的任何人提倡的“道”“德”。老子的“道”是指非人为的自然状态,“德”是指有了人们的主观因素后再返回自然的状态,总之是顺任自然。它贯穿《老子》一书,具体地说是自然无为,致虚守静,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柔弱,不争,居下,取后和慈、俭、朴等。尤其“自然无为”成为《老子》的重要内容,是老子哲学的一个重要观念。它的真正含义是顺应事物本身状况去自由发展,而不用外力去抑制约束。如《老子》第25章中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而“自然”这一术语,是用来形容“自己如此”的客观状态,不是指具体的事物。第5章把这种“自然”状态作了高度的描述:“天地不仁以万物为芻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芻狗。”意思是说,天地不偏心,让万物自然生长;圣人不偏私,让百姓自己发展。“自然无为”在这里作了形象生动的说明,可见“无为”是“自然”一语的状态描写,是“同出而异名”的。老子的“无为”哲学思想基本上是为当时-而设的,是因为当时统治者太“有为”了,统治者强作妄为滥施私欲,老百姓已陷入难以生活的地步,老子发出了强烈的呼号:“民之饥,以其上食税之多,是以饥;民之难治,以其上之‘有为',是以难治。”(《老子》第75章)老子用“无为”口号来抨击当时的-,他的动机和目的是很清楚的,大倡“无为”,其结果是如何呢?老子又作了说明:“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老子》第57章)“这给为政者制定一个如采用‘无为'-让人民自我化育,自我发展,自我完成,那么人民自然能够安平富足,社会自然能够和谐安稳。”(陈鼓应语)这就是老子的“无为而无不为”的哲学思想。“无为”是手段,“无不为”是目的和结果。但“无为”根本不是什么事情都不做,“无不为”也根本不是见不得人的事情也去做。若此,则是望文生义的解释,是对老子思想的曲解。多少年来,有人认为老子是个阴谋家,就是基于这种肤浅认识的结果。总之老子的“自然”是让人按照个人的需要去展伸自己的智慧和才能;“无为”是让人们各自的意愿能及时获得平衡的和谐。试看历史上某朝代的-清明、经济繁荣、文化发达等社会现象的出现,莫不与老子提倡的“自然无为”有关。后来演变为黄老之学的思想流派,实际上仍是老子之学。汉初推行的黄老无为而治的国策,使人民得到了充分的休养生息,在很大程度上发展了生产,社会安定了下来。后来出现的“文景之治”,就是在这个基础上发展而来的。盛唐为我国封建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黄金时代,“开元盛世”的美名传世,就是唐玄宗崇奉道教教祖老子的清静无为主义,身体力行的结果。历史上开国朝代社会的安定,基本上与老子哲学思想有关。历史上所谓的“让步政策”,事实上是老子“无为而治”的同实异名罢了。

    教育思想

    老子从他的-理想(把社会回复到原始的自然状态)出发,以他的哲学思想为指导,以当时的统治阶级(即他认为的"圣人"、"人主"、"上" 、"士")为教育对象,写出的很有价值的一部教科书就是《道德经》亦即《老子》。书中提出统治阶级自身修养的要求和治理国家的办法,从而否定了奴隶社会中的传统教育思想和教育内容。

    老子的教育目的就是培养能够实现他乌托邦理想国——小邦寡民理想的“圣人”;能够实践他“无为”之道的“上德之王”,能够力行“清静无为主义”具有“致虚”修养、具有超然庄重风度的“君子”;对他倡导的“道”,能够“勤能行之”的“上士”。

    老子的教育手段主要是通过自身的榜样作用,对受教育者施加影响,亦即他在书中倡导的所谓“行不言之教”。言和行相比.老子更重视行的教育作用,所以他在《道德经》中多次强调“不言之教,无为之益”。当然,老子也注意用前人积累的经验,通过言传和著书立说对教育对象施加教育。在他的书中,有“人之所教,我亦教之。强梁者不得其死,吾将以为教父”的句子。意思是说:前人教育我的知识,我也要用它教育别人。比如强暴的人不得好死的古训,就是我教育别人的基本教条或主旨。在老子的书中经常出现“古之所谓……”,“故建言有之……”,“是以圣人云……”,“故圣人云”等引证,仅“是以圣人……者”凡18处,都是他引证古圣人之言以证自己的学说,教育他人的。他对孔子的教育是直接面授的。《史记》记载,当孔子入周向他求教有关礼一类的历史知识时,老子就是通过面授言传的手段,教育孔子要戒骄、戒欲、戒色、戒-、“毋以有己”(即去私)的。

    从老子的《道德经》中,可以看到老子对当时的统治阶级提出了如下的教育内容:

    老子认为有智慧和懂规律对统治阶级是不可缺少的。他告诉统治阶级只有懂规律的人才称得上明智。懂得规律就能心胸开阔,宽容别人,从而能大公无私。这样才合乎天道自然,才能做帝王,才能终身不遭危难。

    一、要求“圣人”无私。老子教育国君说:遇到利益,要将自己摆在后面,这样才能被拥戴在前面;能够把自身置之度外,自己才能得到生存;正因为他没有私心,才能实现他个人的“私心”(第7章)。

    二、要求“圣人”不贪、不骄。他说:一个有道的君主应当“知其雄,守其雌,为天下溪”(第28章)。如果广阔的胸怀象一条大河,那么只有汇集天下的细流才能成为大河。“江海之所以能为自谷王者,以其善下之”(第22章)。只有这样,一个领导者才不致离开真理和规律,从而使自己“复归于婴儿”(第28章),恢复赤子般的天性。他认为不骄不傲是符合天道的。并认为即使金玉满堂,并不能永远属于你,如果富贵就骄傲,那是咎由自取。只有“功成身退”才符合自然规律。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三、教育圣人要按照他提出的"无为而治"的施政纲领治国。老子处在世乱纷争的春秋末叶,亲眼看到周王室和各诸侯王的任意生杀予夺造成的社会混乱,广大自耕农的生产、生活遭到严重破坏。老子站在自耕农的立场上呼吁:"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损不足以奉有余"(第77章)。他提出只有有道的人,才能把有余供给天下。真正的"圣人"是推动万物而不自认为尽了力,更不居功自傲和表现自己的聪明才智。这是老子把天道顺应自然无私的规则运用到治国上来。老子在其著作中,向世人反复说明他的治国观点。从"道常无为而无不为"(第37章)、“上德无为而无不为”(第38章)、“圣人处无为之事”(第2章)而“知无为之益”(第43章),这一系列论述中,老子得出的结论是“我无为而民自化”(第57章)、“圣人无为故无败”(第64章)。所以,老子进一步指出“爱民治国,能无为乎?”更进一步提出“治大国如烹小鲜”的治国方略。这在实际上是呼求当时的统治者给广大自耕农以休养生息、发展生产的机会。这对人类社会的自身发展是有积极意义的。按照“无为”的原则治理国家,他要求“圣人”、封国王和一切从政者都要顺乎自然,不要多事干扰,让人民生活安定。他主张“无为”-首先要从统治者本身做起,要以身作则,行“不言之教”,自己要做到“无为”的身教,人民自然被感化安定下来。自己如能好静,民心自然端正。自己不喜欢多事,节用民力,人民自然就会富裕起来。自己没有野心,人民就自然淳朴(第57章)。

    四、对“圣人”进行“四我”、“三绝三弃”教育。老子站在治世的高度,希望“圣人”(即统治阶级的首领)们能做到“四我”:我无为、我好静、我无事、我无欲,做到“三绝三弃”:绝圣弃智、绝仁弃义、绝巧弃利,以实现“小国寡民”的“圣人之治”,亦即老子理想中的乌托邦。他认为,只要封国的国君们始终坚持“无为”(即不妄为)思想,就能争取天下人民来归,就能够维护自己小国领地的权威。

    在“圣人”与“民”的关系上,老子看到“民之饥,以其上(即圣人)食税之多也”(第75章)。在民饥达到一定程度时,为了维持生存的起码条件,民就会“不畏死”,就会导致天下大乱。这种大乱是由圣人们的“有为”(即“妄为”,即贪得无厌地剥削)造成的。所以老子一再提醒“圣人”们要“无为”、“无事”、“无欲”,以求得到一种安宁的社会生活。老子是从奴隶主阶级中分化出来的学者。他反对奴隶制,主张取消人剥削人、人压迫人的阶级社会,向往一种清静、安宁的社会生活。他揭示越是穷人越受剥削,越是富裕越剥削人的社会现象,正确地解释了官逼民反的原因,指出这是违反天道亦即社会发展规律的。他正视人民的力量,警告统治者:“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

    但老子也有很大的局限性,他看不到推动社会前进的进步力量是人民,所以他积极为圣人出谋,希望他们以自己的“无知无欲”行动,带动、影响老百姓“为腹而不为目”,也进入“无知无欲”(第8章)的状态,以此求得平静和安宁。

    五、对封国王们进行消除贪欲的“三宝”教育。为了消除诸多的封国王们贪占抢夺的贪欲,使天下太平,老子教育他们要致慈、致俭、致虚。老子说:我有三宝,持而保之: “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慈,故能勇;俭,故能广;不敢为天下先,故能成器长。”(第67章)有人说老子的“慈”是“爱心加上同情心,这是人类友好相处的基本动力”。他强调慈爱,正是对当时统治者用暴力治世的残酷现实的严峻挑战。

    老子为统治者设计了“致慈”的方案:①不能随意-。—— “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第74章)②不能扰乱人民生活—— “勿狎其所居,勿压其新生”(第72章)。③不应与百姓二心—— “以百姓之心为心”(第49章)。④对百姓不能见死不救—— “恒善救人”(第27章),⑤不应看重自身—— “以身为天下先”(第13章)。

    其次是“俭”。老子警告统治者即使是敬祭天地,也要服从俭约的原则,做到了这一点,国家就会富有,即使遇到困难也会迎刃而解,可以长治久安。老子把俭约看成是治理国家的根本(第59章)。“俭”的具体表现是“知足”。只要知足,就能永远感到满足,就能远离祸端,长生久视(第44章)。若此,就能远离自然(如犀虎)和人为(如战争)的灾难。这是因为,没有过分的追求,就不会陷入死地(第50章)。

    第三是“虚”,也就是老子说的“不敢为天下先”,在这里老子教育统治者不要多听称霸之道,不要争先称强,否则就得不到人民的拥戴,就会加速失败与灭亡(第5章)。老子为了教育当今之王成为理想之王,为“致谦”提出了具体要求:①不同人民争夺利益——“善者不多”、“为而不争”(第81章)。他以水为例,说“水利万物而不争”(第8章)。他以“江河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第66章)来说明不与民争利的道理。②不能自私自利。他用天地之所以长且久的存在,是因为它不自私的自然现象来比喻人生,教育统治者。③行不言之教—— “稀言自然”(第23章),认为少讲话、少下政令是合乎自然的。④不自彰,不自见,“不欲见贤”,“功遂身退”(第9章),“功成弗居”(第17章),“不为大”(第34章)。还有不自欺、不自是、不自伐、不自矜(第24章),“自知、自爱”(第72章),“慎终若始”(第64章)等都是对“致谦”的具体要求。总之,老子主张居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对万民作而弗始,为而不恃。成功弗居,并以此教育封国的诸王们。

    为了教育封国的王侯们对“三宝”持而保之,老子又特别强调诸王们要有“柔弱”的修养。为了让人们理解他的这一命题,老子运用日常生活现象对这一命题作了深入浅出的论证。他举例说:人活着时柔弱,而死后僵硬;草木生长时柔弱,而在乾死后枯槁;天下万物水最柔弱;人类中初生婴儿最柔弱,但却哭而不哑。老子举这些例子是想教育天下的统治者们,只有以柔弱取胜,“不战而善胜,不言而善应,不召而自来”,才能为天下表率,进而统治天下。

    六、对“士”的多方面的要求。他对古代善于做“士”的人作了形象的描绘,他说: “他很小心啊,像冬天横渡冰川。他谨慎啊! 像警惕邻国的进攻。他庄重啊!像是做客。他自由活泼啊! 像解冻了的-。他淳厚啊,像未加工的木材。他心胸开阔啊! 像空旷的大谷。他包容一切啊! 像混浊的江河。谁能把混浊动乱的社会澄清并使之安定呢?只有心怀大道而不自满的人,正因他不自满,所以能转破败为成功”(第15章)。这不仅形象地提出了“士”在修养方面的要求,并且对有道之士寄予安定天下的希望。

    老子对“士”的教育内容,反映了老子教育思想的核心和本质。当时社会对“士”的传统要求,是遵循周公之道,实行忠、孝、仁、爱和礼、乐、射、御、书、数的六艺教育,而老子的要求则是-上的无私、无为;思想作风方面的谦虚谨慎,庄重严肃,活泼自由,淳厚朴实,宽宏开阔与和平。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在《老子》的教育思想中,他强调对教育对象进行观察和了解,而不是主观地灌输某种伦理道德。并在此基础上强调对人进行耐心帮助,不放弃教育作用。他说:“以身观身,以家观家,以乡观乡,以国观国,以天下观天下”(第54章)。又说:“自知者明”,“不自见故明”;他还说“圣人常善救人,故无弃人”,“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人之不善,何弃之有?”老子主张只要经常用美好的道理说服人,用美好的行动救助人,那就没有不可教育的人。从尊重人的自然发展出发,老子主张不仅善意地对待善者,而且也应该善意地对待有缺点的人。这种尊重、热爱教育对象的“爱”的教育思想,有人称之为“不弃主义”⑿教育思想。老子常把水比做道德的最高理想,认为水有利于万物,但却不与万物争。他说“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第8章)。因为,他的教育思想中含有尊重人的自然发展意义的“不弃主义”教育思想是很可贵的,所以又可以称其为自然教育主义思想家。

    在老子的教育思想中,美学教育思想也是其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他的美学教育思想是建立在他的“道”论基础上的。老子“道”的基本特征是“道常无为为而无不为”(第37章)。意思是说“道”是经常无为的,但世上没有一件事不是它所为。这是老子哲学的最高原则。老子认为“道”在化生宇宙万物的具体过程中,是自然而然的,没有一点人力所为,所以是“无为”的,正因“无为”而万物生,所以是“无不为”,由此,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演化出他的“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的美学思想。依据这一思想准则,他提出不少真知灼见。

    首先是美恶(丑)对立论。《老子)》第2章说:“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意思是说天下人都知道美之所以为美,丑的认识也就同时产生了;都知道善之所以为善,不善(恶)的认识也同时产生了。为了说明他的美丑、善恶观,他又列举了诸如有无、难易、长短、高下、音声、前后等一系列对立的概念,通过比较进一步阐述客观事物间的辩证关系。他的名句:“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正复为奇,善复为妖”等更深刻地揭示了事物发展变化的哲理内涵。

    其次是对礼、乐的否定论。老子洞察传统宗教文化对当时社会所产生的极坏影响,尤其深感统治者“有为”的争夺,使广大人民陷于饥寒交迫的境地,于是他站在时代的高度,对现实生活中的艺术教育和审美观点大胆地予以否定。

    春秋时代是艺术审美观点从娱悦鬼神转变为娱悦人类自己的时期,大大小小的统治者利用特权便得意忘形地纵情享受,似乎是理所当然的了。老子看到这种扩张“有为”违反自然有害生命的怪现象,便彻底完全地予以否定。他说:“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昧令人口爽(伤),驰骋田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是以圣人为腹而不为目,故去彼取此。”(第12章)这种对色、音、味、猎、货过分追求的否定,实际上是对统治者强烈占有欲的否定。所以他特别强调怡养身体(为腹),顺应自然。

    老子的艺术审美观仍是“道法自然”,所以他提出“大音希声”的命题(第41章)。这个命题的意思是说最美妙的声音是纯为自然之声。晋朝大诗人陶渊明用“无弦琴”寄意,明朝道士张三丰修炼“百字诀”中“坐听无弦曲,明通造化机”等都是对老子自然音乐观的直接继承。

    除了自然的音乐观外,老子还对宇宙世界、原始村社和个体生命唱出了自然赞美诗。他描绘的宇宙世界是“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谷得一以盈,万物得一以生,侯王得一以贞。”(第39章)这天、地、万物等各得其所,生生不息,显得安定、和谐,富有生命力。他描绘的原始村社是:“小国寡民,使有什佰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远徙,虽有舟舆,无所乘之,虽有甲兵,无所陈之;使人复结绳而用之,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第80章)这是老子为了非薄当时上层社会贪婪狡诈互相倾轧和掠夺的丑恶现象提出的纯朴自然的“乌托邦”。他赞美的个体生命是“见素抱朴,少思寡欲,绝学无忧”。意思是说,坚守朴素,减少贪欲,抛掉当时传统的圣、智、礼、乐的学问,就会怡然自得没有忧愁。他认为这种顺应自然、不追求物质享受、不贪求虚伪的有崇高精神生活的人才是最完美的。这种自然艺术审美观是对当时时兴的虚伪礼乐文化的批判。在老子看来,这种时兴的虚伪的文化对淳朴的人民是一种侵蚀,是对社会机体的破坏,它最终会导致社会的大动乱。他的提法虽然刻薄,但却是针对时兴的虚伪文化和当时统治阶级的艺术审美观而来的。

    此外,老子所著《道德经》一书,自身的表现形式就是很好的美学教育书,除《诗经》、《楚辞》外,诸子中没有第二部书象老子的书一样,全书用韵文来写学术思想的文章,这也是中国文学史和美学史上的奇观。老子一书用韵之多,几乎全书皆是,俯拾即得,举不胜举。就第一章为例:“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文中首句三“道”字,次句三“名”字,再次两“名”字及“始”、“母”协韵,此后,两“欲”字及“妙”、“徼”协韵,末句“玄”、“门”协韵。这一段中不但句句有韵,而且连短语也没有不协韵的,这真是中国文学史上的奇迹。此外,老子书中文字的审美特色,还有二种,一是多对句,二是多比喻。老子书中对句之多,几乎章章皆有,有正对、有骈文对、有回文对、有流水对。正对如“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第1章),“贵以贱为本,高以下为基。”(第39章)。骈对如:“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德善;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亦信之,德信。”(第49章)“自知,不自见;自爱,不自贵。”(第72章)回文对如:“善人者不善人之师;不善人者善人之资。”(第27章)“知者不言,言者不知。”(第56章)“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辩;辩者不善。知者不博;博者不知。”(第81章)流水对如:“其出弥远,其知弥少。”(第47章)“知和曰常,知常曰明。”(第55章)老子一书中善用比喻,增加了表情达意的效果,强化了审美效应。如“上善若水”(第8章),“天之道其犹张弓欤?”(第77章)“道之出口,淡乎其无昧”(第35章),“是以圣人方而不割,廉而不刿,直而不肆,光而不耀”(第58章)。第一、二两例为明喻,三、四两例为暗喻。“知其雄、守其雌。”(第28章)“圣人被褐怀玉。”(第70章)则为借喻。

    老子是一位伟大的哲学家和行不言之教的自然主义教育家, 同时也是道家美学的奠基者。他以他的天道自然观为哲学基础,,提出的尊重人的自然发展的“不弃主义”,尊重、热爱教育对象的教育思想以及美学教育思想,永载我国的教育史册和文化史册。老子身为王官却代表被压迫人民的利益,站在时代的前列,对周公制定的礼、乐、刑、政予以批判,“无情地批判自私的统治的残暴和凶横”(杨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兴顺语),揭露它的罪恶,无疑是有进步意义的。他在教育与美学理论方面的伟大建树,对其以后的历代教育和美学都有着深刻影响。李泽厚、刘纲纪在其《中国美学史》中高度评价老子高举个体生命自由的哲学理论,紧密地把握住了和美与艺术的本质密切相关的根本问题,使美的领域成为个体生命获得高度自由发展的领域,“也正是个体的自由和客观的必然性、合目的与合规律达到了内在的高度统一的领域”。“在中国古代美学中只有老子才第一次真正进入了这个领域”。⒀

    老子博大雄浑的哲学、教育思想,不仅在中国是第一流的,在世界古代哲学史和教育史上也是堪称第一流的。被列宁誉为俄罗斯一面镜子的伟大作家列夫·托尔斯泰(1828-1910)对中国古代文化,尤其先秦诸子的著作颇为热爱,有人曾问他:“世界上哪些作家和思想家对您的影响最深?”他却不加思索地回答,孔子和孟子“很大”,老子则是“巨大!”托尔斯泰这种胸有成竹的答话,是很有来历的。早在1877年,托尔斯泰就开始研读老子的著作。后来,他与波波一起根据德文版《道德经》进行了翻译,出版了他自己选编的《中国贤人老子语录》,并把他的得意论文《论老子学说的真髓》一篇编在那本书中。

    一百多年后,中国人对老子《道德经》还在是是非非的时候,又是外国人对这部著作的伟大价值揭示出来了。1988年1月美国总统里根在向美国国会和美国人民提出国情谘文时引用了老子《道德经》第60章“治大国若烹小鲜”的训教,他确把老子奉为国政教育家。两千四百多年前老子对我国封国王们的至诚教训,谁能想到两千四百多年后,这位老先生的训辞,却成了他国异邦治国方案,可见它的影响之大了。上层如此,下层更为广泛,在美国市面上《道德经》英译本早已有多种,但著名的哈伯和罗氏出版公司于1988年初又以十三万美元的高稿酬约一位研究《圣经》的学者重新翻译《道德经》。可以说,《道德经》在美国成为研究东方思想的必修课,由此可见一斑。⒁

    许多人常引用《老子》中“常使民无知无欲”,“绝圣弃智,民利百倍”,对老百姓“虚其心,实其腹”为据,判定老子是弃智主义、愚民政策的始作佣者。其实老子所说的圣是“无缘而妄意度”的前识⒂,智是巧伪,老子识“前识”为邪伪之始,识智慧为诡计。所以他说:“智慧出,有大伪。”老子所要绝的学,不是科学之学,不是见道之学,而是卜筮之学,巫守之学,“前识”之学,“术数”之学,一句话,就是当时的“官学”。绝去这些邪伪之学,人们就会落得自由自在,上不怕神,下不怕鬼,故曰:“绝学无忧”。可见老子并不主张愚民,不主张“无知”,而是主张有真知,即明事物之理,知自然之道。

    由于老子唯物主义的不彻底,由于他的自然决定论中忽视人的主观能动作用,他的自然辩证观中缺少积极进取和斗争的精神,所以也就不能不给后代的教育以消极的影响。他的后学庄子正是继承了这些消极面,提倡相对主义和虚无主义,在教育思想上提倡消极的自然适应主义,后来成为魏晋玄学的理论基础。

    注释:

    ⑴⑺⑻⑼ 詹剑峰《老子其人其书及其道论》。

    ⑵⑷⑸⑹ 司马迁《史记·老庄申韩列传》。

    ⑶ 叔向活动见杨伯峻《春秋左传注》;叔向答韩平子的话见《说苑·敬慎》。

    ⑽ 释道宣《跋孙盛老子疑问反讯》。

    ⑾ 秦维聪《李耳道德经补正》。

    ⑿ 谭正璧《老子读本》。

    ⒀ 李泽厚、刘纲纪《中国美学史》。

    ⒁ 1988年5月6日《文摘周报》。

    ⒂ 韩非子《韩非·解老》。又《贾谊集·瑰玮(事势)》。

    上一页  [1] [2] [3] [4] [5] 


    < 1 >   < 2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7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