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景点 |
相关文章    
首页>>历史名人 >>名人杂谈
  • 中国曾请苏联代印人民币
  • 1993年中国的“劫机潮”
  • 中日变革图富的差异
  • 耶稣为什么受难
  • 中国王朝兴亡周期率
  • 纳谏与盛世
  • 林则徐为什么是历史罪人?
  • 新中国国歌1978年改词 记录中国历史性大转折
  • 历史的遗嘱 毛泽东蒋介石的最后一次交流
  • 帽子、辫子与传统:易服饰与统治象征意向
  • 最新热门    
     
    清廷与俄国公使的合作?

    危险,昨天和前天我派我的翻译出去过,他一点也没受到骚扰。’俄国公使格尔斯说:‘既然如此,为什么不派翻译先去跑一趟探探消息呢?’克林德说:‘好土意,就派他去。’”

    可是德国公使总是不想和大家唱一个调,俄国和英国同事对此很恼火。会议无果而终,各人回到各自的使馆等候消息。会后,克林德改变了主意。他吩咐备两顶礼轿,他一顶,翻译柯士达一顶,前往总理衙门,前面由两个穿制服的侍从骑马开道。

    关于随后一刻钟内发生的事情,说法各异。柯士达的说法是:这象是一场设计好的谋杀。另一种说法则是,克林德是被误杀了。第三种说法,正如在许多场合所表现的,克林德男爵让人难以忍受,特别是对俄国和英国公使来说。确实,德国公使是比较“粗鲁”的,像萨尔瓦戈·拉吉所描绘的那样,窦纳乐称他为“暴躁和冲动的阴谋家”,他和格尔斯的关系是带有火药味的。在被害的前一天晚上,克林德男爵在西班牙使馆的会上大骂俄国公使。外交使团明显地分裂了。对英俄来说,1898年之后,在中国,真正的危脸不是义和团,而是德国。

    使馆区太多的人怀恨德国公使。他的狂妄激怒了别人,他对义和团的傲慢态度对整个外国人社区都是件危险的事。总之,许多人———不论是英国人、俄国人,还是法国人,特别是中国人,都认为给他一点教训是好事。

    格尔斯让窦纳乐相信,德国秘密策划推翻满清朝廷,以强有力的军事突袭分裂中国,从而损害英国和俄国的利益。

    这里可以提出一些假设。一种假设是,格尔斯告诉端亲王,克林德要独自一人去总理衙门,建议杀了他。这会有三种结果:一是迫使外交使团立刻收拾行李,离开北京(这是俄国公使在前一天晚上的会上坚持的意见。俄国与满清朝廷这么默契,可能与莫斯科对满洲里的影响有关);二是加剧义和团运动的暴力性,使朝廷不得不依赖俄国,并可能在英国的支持下,一起来控制局面,并排除其他国家的参与;三是使德国走到前台,公开作出反应,以避免它单独采取行动,让它在中国的命运问题上与其他强国取得完全一致的意见。

    我们觉得这种假设的第三种结果更具-意义,也不难得到英国人的赞同。事实很明显,克林德挑衅性的举动证实了德国决意执行它在中国扩大势大范围和影响的计划,英国人对此尤为深信不疑。

    克莱蒙·奥古斯特·冯·克林德47年前出生于波茨坦。克林德18岁开始在北京当实习翻译,开始了他的外交生涯。1899年夏出任驻华公使。克林德被杀恰好符合列强分割中国的计划(尽管这个事件本身是一个犯罪行为),而中国这时已经到了崩溃的边缘。

    有一点始终让人无法解释。为什么英国报纸4天前就报道了克林德被杀的消息?如果有人真的有预见未来的本事,能预见到有个叫克林德的人要遇刺身亡,那么至少5天前就得知道,5天之后是这位德国公使,而不是其他人独自先去总理衙门。他还要预见到19日的下午,总理衙门会发出一个最后通牒,促使克林德要去总理衙门交涉。

    我们此时怀疑,那时在北京唯一具有“洞察力”的记者毫无疑问就是莫里森了,他是唯—时刻跟踪整个事件,又可以出入使馆区的人。但我们又不能随便无端地怀疑,因为克林德被害的官方消息并不是来自莫里森。还有另一种可能,那就是这条消息早就通过电报从北京秘密地发回,准备在特定的某一天见报,但是因为某种失误被提前登了出来。实际情况如何仍然是个秘密。

    莫里森就此写了一篇文章,文中写到他对随行的中文翻译柯士达的采访,柯士达在采访中说:“谁射杀了公使,他的同伴是些什么人,这都是没有疑问的,他们不是义和团,而是清兵,都穿着-。他们无疑是事先在捕房附近埋伏好了的。唯有九门提督崇礼方能下此命令……此外,还有一个情况可以佐证公使是被政府军谋杀的:没有人向轿夫和马夫开枪。假如是义和团,他们一般都会以同样的仇恨袭击为洋人服务的中国人。”

    这段详细的叙述更让人们相信,克林德死于一个有组织、有预谋的谋杀。

    (摘自《1900年的北京》阿德里亚诺·马达罗/著东方出版社出版)


    < 1 >   < 2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7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