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景点 |
相关文章    
首页>>历史名人 >>名人杂谈
  • 文革时小学生日记引发的大事件
  • 中国古代首位外国籍太监之谜
  • “四大发明”外传:一场战争改变西方历史
  • 康生死前揭发江青张春桥的真实用意
  • 蓬帕杜夫人罗曼史
  • 张居正:中国唯一顺风顺水的改革家
  • 林则徐是民族英雄还是祸国殃民的罪人?
  • 巨典煌煌,中国古代皇帝大婚
  • 台湾前“外交”次长曾主张“中华台湾共和国”
  • 战败的日本在经济上大赚一笔
  • 最新热门    
     
    孔子不刻意排斥金钱 弟子子贡是中国最早儒商

    孔老夫子有时也老实得很可爱,说他自己也不排斥金钱。《论语·述而》里记有“子曰:‘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从我所好。’”旧注云:“执鞭,贱者之事。设言富若可求,则虽身为贱役以求之,亦所不辞。然有命焉,非求之可得也,则安于义理而已矣,何必徒取辱哉?”意思是说,他认命,不去强求,强求就有背义理,徒自取辱,即丧失了人格。看来孔子还是很“中庸”的。

    然而后世文人,不论是真廉洁还是假清高,遇到与金钱相关时,就有某种感情障碍,要特别矜持、渲染一番;有些表态还影响社会的视听,成为舆论关注的所在。在史传和各种载籍中留下不少故事,或为佳话,或为丑闻。

    旧时文人瞧不起商人,因商人孜孜为利,精打细算,在金钱上十分抠门。文人自矜清高,斥商人曰“市侩”,连对并不经商但财物上斤斤计较的人,也以“市侩”称之。

    还有个根本原因是中国以农立国,政府的经济政策历来“重本轻末”,农为本,商为末,因此

    < 1 >   < 2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7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