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景点 |
相关文章    
首页>>历史名人 >>名人杂谈
  • 毛泽东的24个经典预言:中日20年内必有一战
  • 1959年庐山会议彭德怀上毛泽东万言书
  • 长征出发时多数战士赤手空拳
  • 中国历史上的官员和妓女
  • 各国精英对毛泽东的评价
  • 英国人:虎门炮台的炮弹更像烟花
  • 毛泽东策划乒乓外交始末
  • 秘书当政的典型王叔文
  • 毛泽东“管家”回忆:主席工资404.80元
  • 邓小平是如何评价毛泽东的历史地位的?
  • 最新热门    
     
    鸡、包身工以及历史记忆中的“上海宝贝”

    不过,这难免令人一下子就联想起到前些时候与之似曾相识而结局相反的另一件事——人们对于新版中学教材抽去《包身工》的议论。“包身工”与“鸡” ,都是近些年在神州大地上风起云涌遍地开花的“新事物”,都是“看不见的手”对“资源最佳配置”的产物,也是劳资双方的“优化组合”的硕果——“对改革做贡献”的能人“持大股”占有生产要素MBO,弱势者利用自己的“优势资源”淘金:男人有劳动力,可以去“打工”、作“包身工”;女的呢有“青春资源”,“素质高”的可以为大款显宦作“*”,到星级宾馆“坐台”,“素质低”的,自然去作“鸡”了。市场经济“优胜劣汰”嘛,只有这样才能出“效率”!

    言之成理,煌煌高论,令人佩服!

    虽然如此,不过依然难解困惑:一样的“人”,为什么两样待遇?同时同质,而且都是梅开二度,鲜花重放?

    这一文化与生活的与时俱进而不同步的现象,该如何解读呢?

    请试言之。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7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