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景点 |
相关文章    
首页>>历史名人 >>名人杂谈
  • 不满“四个伟大”提法:毛泽东看个人崇拜
  • 1959年庐山会议彭德怀上毛泽东万言书
  • 长征出发时多数战士赤手空拳
  • 中国历史上的官员和妓女
  • 各国精英对毛泽东的评价
  • 鸡、包身工以及历史记忆中的“上海宝贝”
  • 毛泽东:《湘江评论》创刊宣言
  • 毛泽东下决心处决刘青山、张子善经过
  • 1972年中国挫败刺杀尼克松阴谋
  • 正视历史:格拉斯剥洋葱辣了谁的眼睛?
  • 最新热门    
     
    圣旨是如何被“假传”的?

    ,造官府的反。宣和二年(1120)十一月底,起义军打下青溪县城。深受花石纲之害的两浙人民纷纷响应,起义军随即占领睦州、歙州(今安徽歙县),逼近宣州(今安徽宣城)。农民军所到之处,见官即杀,对恶霸土豪则坚决镇压,焚烧他们的房屋,把财产分给贫苦的农民。起义队伍迅速壮大,发展到几十万人,并先后攻下了六州五十二县的广大地区。

    方腊起义军的蓬勃兴起和迅猛发展,吓坏了以宋徽宗为首的北宋统治集团。当时,宋朝与金国订有“海上盟约”,约定两国共同进攻辽国。为了执行这一盟约,宋朝已调集各路精兵强将,准备进攻辽国南京(燕京,今北京)。当得知方腊起义的消息后,宋朝马上停止对辽作战,以童贯为江淮荆浙宣抚使,率领准备攻辽的十五万大军前往镇压。宋徽宗授予童贯极大的权力。在给童贯送行时,宋徽宗握着他的手嘱咐说:“东南方面的事情就全部交付给你了。如果遇到紧急情况,就用‘御笔手诏’下达命令。”所谓“御笔手诏”,其实就是皇帝的手谕,也就是皇帝写的白条子。白条子也能处理政务,本是一种极不正常的现象,但在北宋后期,用“御笔手诏”处理政务、任免官员,不但十分盛行,而且比正式公文还管用。

    童贯到了江浙前线后,看到百姓苦于花石纲的严重侵扰,知道东南地区为害最大的就是这可恨的花石纲;又听大家说“乱贼”之所以不能迅速平定,就是因为花石纲的危害使得民怨沸腾,老百姓都痛恨政府而袒护叛党。出于剿抚结合、分化瓦解的战略需要,童贯当即利用宋徽宗授予他的权力,命令下属董耘撰写诏书,并以宋徽宗“御笔手诏”的名义罢除花石纲和苏杭应奉造作局,以平息百姓怨气,收拾民心。诏书用语既谦虚又诚恳,就像古代帝王颁布的《罪己诏》一样,通篇表示自责,把所有的不是都归到皇帝身上。江浙一带的老百姓见到这一诏书后,哪里分得清是皇帝颁布的真圣旨还是童贯代行的假圣旨,他们就如拨开云雾见日出一样,不仅消除了对朝廷的怨恨,而且还高兴得欢呼雀跃起来;就连那些深切同情和积极拥护方腊起义的人,态度也发生了明显变化。由于失去了广大人民群众的热情支持和积极参与,加上起义军战略上的某些失误,方腊起义很快被镇压下去⑴。

    童贯是北宋末年的著名大宦官,他靠逢迎讨好宋徽宗而获得宠信,充当监军,手握兵权近三十年,不但在战事中冒领军功,掩盖败绩,迷惑人心,得邀恩宠,而且培植党羽,残害忠良,卖官鬻爵,胡作非为,被称为“六贼”之一。但他在平定方腊起义时以皇帝“御笔手诏”的名义罢除花石纲和苏杭应奉造作局,还是为当地老百姓做了一件大好事。这份“圣旨”虽然是假的,但它确实起到了平息民怨、挽回人心的作用。童贯到了江浙前线后,如果不是迅速采取这一争取民心的措施,他要平定方腊起义,那是相当困难的。然而昏庸的宋徽宗并没有吸取这一教训,形势稍有改观就马上恢复了应奉局,继续原来的错误政策。五年后,北宋被金国灭掉,他自己也当了俘虏,也就不奇怪了。

    模仿笔迹,乱写批示

    童贯假传圣旨,虽有伪造圣旨之嫌,但毕竟是在宋徽宗亲自授意之下进行的,所以,这份“圣旨”形式上虽然是假的,但内容上却是真的,而客观上又为当地老百姓办了一件大好事,所以不能算作什么大坏事。而宋徽宗朝另一个大宦官梁师成让人模仿皇帝笔迹,伪造“御笔手诏”,以售其私,就完全是一种祸乱朝政的行为了。

    梁师成,字守道,开封人,开初只不过是一个不为人知的内侍省书艺局的小宦官,后来专门负责出外传宣皇帝诏旨,才逐渐被宋徽宗所宠信,当上了武阶官最高的太尉,宣和四年(1122)又升为开府仪同三司为“使相”。梁师成这个宦官因为稍知诗书,略懂文法,加之为人机灵乖巧,取得了皇帝的信任和好感后,于是让他代行文书,参与朝政。发展到后来,不但“御书号令皆出其手”,取代了翰林学士和中书舍人的作用,而且他还挑选了很多擅长书法的小吏模仿宋徽宗的笔迹,伪造宋徽宗的“御书”也就是“御笔手诏”,然后掺进别的公文中一道下达⑵。因为这些“御书”同皇帝笔迹一模一样,受文单位自然不清楚它们是假的,于是同皇帝的圣旨一样贯彻执行。梁师成祸乱朝政到了如此地步,真是触目惊心。假如宋朝不盛行所谓的“御笔手诏”,皇帝不带头用白条子封官和处理政务,梁师成也就不可能如此胡来。如今有少数秘书之所以会假借领导名义批文件、写条子,甚至仿照领导笔迹写批示,和少数领导行为不检点是有很大关系的。在这里当然不是要为搞腐败的秘书开脱责任,而是想找准症状,然后对症下药,根除腐败。

    模仿皇帝笔迹签发文件和写批示,其始作俑者当然不是梁师成,而是早有其人。如《南史》的“恩幸传”就记述了二十多位“恩幸”(皇帝宠爱的人),这些“恩幸”官位不高,却“势倾天下”。他们都是寒门出身,都做过中书舍人(秘书),都凭着自己的小聪明取得皇帝的宠爱。皇帝对这些人,自然也是另眼相待、十分器重的。如在南齐得到三朝皇帝宠任的纪僧真,早在齐武帝之父齐高帝萧道成为南朝刘宋政权的中领军时,纪僧真就在府内任主薄(秘书),萧道成对他十分信任,让他模仿自己的笔迹在文书通告上签名,久而久之,纪僧真的字体和萧道成的一模一样,从此凡是需要萧道成签发和批复的文书统由纪僧真代理。由于纪僧真模仿的字迹可以假乱真,所以萧道成看了也笑着说:“连我也分辨不出来了。”⑶

    假中有假,以假治假

    假圣旨在形式和字迹上使人真伪莫辨,真圣旨呢?它们的内容能保证都是真实的?未必。其实有许多真圣旨的内容也是真真假假,甚至假中有假的。

    安史之乱后,唐朝的藩镇割据从河北、山东发展到内部各地,造成方镇林立、列镇相望的局面。唐宪宗李纯即位后,才在李绛、武元衡、裴度等几位宰相的赞助下,先后平息剑南刘辟、江东李锜、淮西吴元济、淄青李师道的反叛,河北三镇(魏博、成德、幽州)也相继归顺朝廷。唐朝的藩镇割据局面至此虽然基本结束,暂时实现了全国的统一,但方镇拥有财赋和重兵的情况并没有多少改变,有好些方镇的节度使只是表面上尊奉朝廷,暗地里还是我行我素,根本不把朝廷放在眼里。幽州的朱克融,就是如此。

    唐敬宗宝历二年(826),朝廷派遣宦官出使幽州,赐予节度使朱克融春衣。朱克融非但不领情,反而指责朝廷所赐春衣质地粗劣,结果把送春衣的宦官给扣留起来。朝廷无奈,只好另派宦官带着新的衣物去幽州进行慰问。朱克融视朝廷的退让为软弱可欺,于是得寸进尺,打报告给朝廷说本镇将士今年春衣不足,请朝廷补给“三十万端匹,以备一岁所费,不然则三军不安”。⑷在报告中,朱克融还提出:他打算率领兵马和工匠五千人帮助朝廷修建东都洛阳的宫阙。

    朱克融的这份报告,以武力为后盾,以言辞相要挟,态度相当蛮横;而他所谓的助修洛阳宫阙,表面上好像是讨好朝廷,在拍唐敬宗的马屁(因为唐敬宗想修好洛阳的宫阙后去东都游乐),实际上是向朝廷示威,其悖慢无礼,确实令人发指。唐敬宗生怕朱克融发兵叛乱,为了息事宁人,他打算再派一位有威望的大臣前往幽州安抚,同时把被扣押的宦官救回来。宰相裴度不同意,说只要下一道诏书就完全能够解决问题。他说:“朱克融对朝廷极为无礼,必将自取灭亡,这就像猛兽一样,可以在森林中咆哮跳踉,却必然不敢离开自己的窝巢。所以我建议陛下不要派人去幽州安抚,也不要索还宦官,等十天以后,再考虑给朱克融下一道诏书,说:‘朕听说宦官到幽州后,行踪去留稍有差失,等他回京后朕自当有所处理。朝廷赐给你们的春衣,有关部门制造时不严格,朕也很想知道真实情况,已下令调查处理。关于幽州将士的春衣,从来都不由朝廷征调供给,而是由本镇自行安排解决。朕并非舍不得几十万匹财物,只是朝廷向来没有这个先例,不能只给幽州。’至于朱克融提出要带兵帮助朝廷修建洛阳的宫阙,其实完全是一句假话,目的是恫吓朝廷。如果陛下想直接挫败他的奸谋,就应该在诏书中假意答应他的奏请,说:‘助修洛阳宫阙的兵马和工匠应当迅速派来,朕已命令沿途各地安排接待。’朱克融接到这道诏书后,肯定会惊慌失措,大乱方寸。”⑸唐敬宗听后十分高兴,欣然采纳了裴度的意见。朝廷最后按裴度的意思起草的这道诏书假中有假,以假治假,既义正辞严又晓之以理,朱克融因摸不清朝廷的底细,果然不敢轻举妄动。过不多久,幽州发生兵变,将士杀死了朱克融和他的儿子。多行不义必自毙,一切皆如裴度所料。

    虚与委蛇,故作姿态

    内容上真真假假的圣旨自然不只上面这一件。晋哀帝隆和元年(362),东晋小朝廷在答复权臣桓温的迁都请示时,虚与委蛇,故作姿态,其手段与唐敬宗假意答应朱克融的要求可谓如出一辙。

    永和十二年(356),东晋权臣桓温乘周成占据洛阳,被姚襄围困之机,发动第二次北伐战争,目标是占据许昌的姚襄。姚襄原是东晋将领,殷浩北伐时,他是前锋,后中途倒戈,进击殷浩,致使殷浩大败。姚襄背叛殷浩后,先屯于淮南,招掠流人,众至七万,自称大将军、大单于,带兵北还,占据许昌。

    六月,桓温挥师自江陵出发。八月,进至伊水(在洛阳城南)。姚襄撤洛阳之围,拒水而战。桓温亲自被甲督战,大败姚襄。周成率众出降,桓温进入洛阳。

    此次北伐之前,桓温曾多次上疏,请求还都洛阳,朝廷没有答应。收复洛阳后,他于哀帝隆和元年(362)五月再次上疏,请迁都洛阳,并请求将永嘉之乱后流亡至江南的人全部北徙,以充实河南之地。可惜“轻社稷”的南渡君臣,早已忘了“望旌旗”的中原父老。他们习于安乐,耽于逸侈,但求自保江南,无意恢复失地。散骑常侍领著作郎孙绰甚至以“田宅不可复售,舟车无从而得”为理由,上疏反对迁都,认为迁都是“舍安乐之国,适习乱之乡”。⑹

    朝廷不愿迁都,这是上下一致的共识,但如何答复桓温的请示,却成了一道难题。当时朝廷十分忧虑害怕,准备派某位重臣去劝阻桓温。还是扬州刺史王述比较厉害,能够洞察桓温的真正用意,他说:“桓温只不过是虚张声势以威胁朝廷罢了,并非真想迁都。只要依从他,他自己就不会去了。”大家认为王述言之有理。朝廷于是诏答桓温说:“诸所处分,委之高算。”也就是把迁都的有关事宜都交给你桓温全权筹划办理。皮球踢回去后,桓温一点反应都没有,迁都之事果然由此作罢。⑺

    在迁都一事上,桓温为什么出尔反尔,言不由衷,说一套做一套?原来桓温所谓的迁都,确实是一种虚张声势和故作姿态,其目的只是为了贪图复兴晋室、还都洛阳之功,以提高自己的声望,然后达到篡晋自立的目的。但迁都是项大工程,不是说迁就迁得了的,东晋君臣正是看中了这一点,才敢与他玩这种类似猫捉老鼠的游戏。假如朝廷不敢正面答复桓温有关迁都的请示,无疑是一种示弱的表现,他以后肯定更加飞扬跋扈,不把朝廷放在眼里。

    在玩弄这种既讨好卖乖又志在立威的游戏方面,桓温可以说是一位老手和行家。永和十年(354)二月,桓温率步骑四万从江陵出发,北伐前秦。此次北伐非常顺利,形势非常之好,桓温进军灞上(今陕西西安市东),长安指日可下。桓温却驻军灞上,观望不进,最后无功而返。之所以如此,就是因为桓温兴师动众北伐的根本目的并非真心想伐罪吊民,恢复晋土,而是志在为自己扬名立威,以功名镇服朝廷。

    下一页 第 [1] [2] [3] [4] 页

    $False$
    < 1 >   < 2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7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