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景点 |
相关文章    
首页>>历史名人 >>名人杂谈
  • 不满“四个伟大”提法:毛泽东看个人崇拜
  • 圣旨是如何被“假传”的?
  • 为何称“诸臣误朕”:重新解读崇祯遗诏
  • 汉武帝为何“有亡秦之失而免亡秦之祸”
  • 二战风云人物眼中的中国战场
  • 刘少奇最后的话:“好在历史是人民写的”
  • 寸怀如春风 思与天下芳:心忧天下的范仲淹
  • 毛泽东下决心处决刘青山、张子善经过
  • 1972年中国挫败刺杀尼克松阴谋
  • 正视历史:格拉斯剥洋葱辣了谁的眼睛?
  • 最新热门    
     
    鲁迅与胡适:两位大师,两种人格

    style="TEXT-INDENT: 2em">

    胡适这个名字被提及得越来越多了,这是个令人欣慰的现象。这位五四启蒙运动的思想家、白话文运动的理论奠基者,这位一生坚持“独立”的大学者,在大陆1954年的“红学”论争中,遭到了举国上下的大批判,曾经被许多人挂在嘴边的“我的朋友胡适之”,不再也不敢被人说起了,人人噤若寒蝉避之不及。如果说鲁迅被抬到了一个圣坛的偶像地位,那么胡适是被流放到了一个被遗忘的角落。如今我们知道,将鲁迅抬上圣坛,将胡适忽略不计,实际都是对二人的不恭,也是对后人的误导。

    “坚持自由主义一生的胡适,以与这一信仰相匹配的温和态度坚持了60年,他既未被那个时代所激怒,在激怒中一起毒化,又未被逃避那一时代的文人情趣所吸引,始终以一种从容的态度批评着那个时代,这样一种平和态度,在那样污浊的世界里坚持了60年,不是圣人也是奇迹”。的确,尽管对胡适的学术成就向来存有较大争议,但他的人格力量,中国近现代史上还无人能比。我很赞同谢泳的观点,“过去语文教材里不选胡适的文章,无论是对做文章还是做人,都是大损失。”

    事实上,将鲁迅与胡适放在一起来讨论与思考,根本原因还在于,这是“中国知识分子的两种不同选择”。

    与鲁迅的思想深度、毫不妥协、坚韧诸多品质相比,胡适表现出来的是一种平常心态,是渐进的,理性的。正如世界有好就有坏,有前就有后,有强势就有弱势,有激进就有保守,如果把鲁迅的犀利、深刻看作激进思想的表达,那么不妨把胡适看作是介于激进与保守之间的温和状态——胡适当然不保守,而且,在中国来说,保守总是不那么好的词。

    二人的区别,钱理群一语道破:“鲁迅是体制外的、批判的立场,胡适是体制内的、补台的”。胡适的这种温和状态,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中可能既不讨激进派的好,也未必会被保守派认同;既为大陆所批判,也为台湾岛内所攻击。我们一直以为,以胡适与蒋介石的亲密关系,应该始终为其所重,但在1956年,国民党照样认为胡适的-主张“完全近乎一种天真的妄想”,攻击胡适是让“人们尊崇他为自由主义的大师”。也许在一个进入平和状态的社会当中,胡适的思想才会让人们更清楚地认识,更自然地接受。

    在知识分子前行的路上,尽管也有钱穆般的严谨学业可选择,但基本上来说仍不离鲁迅与胡适所开创的两条路。如果要在人生路上选择一位追随者,你是选择胡适,还是鲁迅? (《胡适还是鲁迅》谢泳编 中国工人出版社2003年12月第1版 文章来源:南方都市报)

    相关专题:寻找中国的“知识分子”

    < 1 >   < 2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7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