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景点 |
相关文章    
首页>>历史名人 >>名人杂谈
  • 毛泽东怎样挑选秘书
  • 中国知识分子的历史轨迹
  • 人类历史上八大最著名的刺杀悬案
  • 毛泽东为何选王洪文当接班人
  • 男儿事业有戴笠
  • 乔治·华盛顿的告别演说
  • 德雷福斯冤案与“知识分子”诞生
  • “黑胡子”:历史上的“加勒比海盗”
  • 粮太多就吃五顿饭 大跃进奇闻录
  • 建国初《人民日报》上的公开检讨始末
  • 最新热门    
     
    清朝军舰曾在美国南北战争中帮林肯平叛

    巨款

    当时清廷在沪官员分成两派:刚刚率6000名淮军驰援的李鸿章认为湘军已经拿下安庆,处于强弩之末的太平军主力必然回援天京(南京),上海已高枕无忧。但杨坊与苏松太道吴煦等上海地方势力却有自己的小算盘:从美国订购军舰,组成一支小型的上海舰队,让华尔兄弟管理,日后既不用听命于朝廷,又能维护自身在上海滩的地盘,岂不妙哉?他们便极力赞成亨利赴美购舰,为制造既成事实,杨坊擅自动用府库存银,并伙同吴煦向在沪的江苏、浙江商人摊派,东拼西凑弄到40万两白银,背着李鸿章交给亨利。

    1862年3月,亨利携巨款从上海出发,他沿途大肆挥霍,还故意在香港滞留一个月之久。在此期间,亨利反复向上海地方当局写信要钱,称美国发生内战,造船厂生意应接不暇,船价自然上涨,要杨坊等人追加银两,又从上海地方当局手中骗取白银60万两。之后,心满意足的亨利才不紧不慢地向美国进发,中途还停留在欧洲游山玩水,直到当年夏末才到达纽约。1862年底,亨利与弗吉尼亚州杰维特公司签订合同,订造3艘军舰,即“大清”号木壳炮舰、“浙江”号和“江苏”号辅助舰。为尽可能多地侵吞造舰款,亨利勾结船厂老板,在合同上玩起猫腻,使合同上的军舰造价远远高于当时的市场价格,而且这些军舰设计存在问题,根本经不起太平洋上的风浪,即使建成后也无法开回中国。

        1862年圣诞节前夜,正当亨利盘算如何应付清政府的盘问时,他收到一封美国驻华公使蒲安臣寄来的信件,告知他的哥哥汤森德已于当年9月21日被太平军击毙。得知这个消息后,亨利居然没有一点悲伤,还兴奋地邀请杰维特公司的老板去-场“潇洒了一把”。因为在亨利看来,再也不用担心自己干的龌龊事会害得哥哥难于脱身了。杨坊等人远隔重洋,自己又不打算再回中国,清政府从此再无法奈何他,他尽可鲸吞从中国骗来的购舰费安享后半生。正如亨利所料,1864年太平天国革命被镇压下去后,清廷内部矛盾重新尖锐起来,出任两江总督的李鸿章旧事重提,以“徒费国怒,挟洋自重”的罪名参劾杨坊等人,一举打掉上海地方势力,但他却没有追究被亨利骗走的百万银两,便宜了这个美国骗子。后来,亨利在纽约结婚成家,再也没有来过中国。

    南北战争中屡立战功,“大清”号炮舰成为明星

    1863年,美国南北战争进入转折之年,北方联邦政府为断绝南方邦联与欧洲的航运,竭尽全力扩充海军,搜罗市面上所有能够买到的战舰。当年6月,美国海军上将保尔丁等人找到亨利,愿意买下这3艘中国军舰,亨利自然求之不得。于是,他瞒着清政府将3艘军舰低价卖给了美国北方联邦政府,并将卖舰所得的17.7万美元放入了自己腰包。

    北方海军购入这3艘军舰后,将“浙江”号更名为“郁金香”号,“江苏”号改为“吊钟花”号,为北方军队执行巡逻、运兵等任务。吨位最大、火炮最多的“大清”号则以本名加入北方海军,并在日后成为北方海军的一艘名舰。

    1864年6月,“大清”号参加了围捕南军袭击舰“塔科尼”号的战斗。随后,它又加入了南大西洋封锁分舰队,参与了攻打南军要塞的战斗。在大约两年的时间里,“大清”号屡次截获南军军舰和运输船,在美国联邦政府平定南方叛乱的战斗中立下了赫赫战功。

    1865年1月26日清晨,“大清”号在坎巴希河俘获了一艘南方运输船,正当其押送俘虏返航时,突然遭到南军袭击。在激战中,由于身处狭窄河道中难以机动,“大清”号被南军炮台射来的炮火打得遍体鳞伤。战斗持续了7个小时,“大清”号渐渐不支,舰长被迫做出了痛苦的决定——将“大清”号开上河岸搁浅。但“大清”号搁浅时所处的位置相当不利,整个左侧都暴露在南军炮台面前,南军试图用凶猛的炮火将“大清”号上所有官兵消灭掉。就在这危急时刻,援军及时赶到,被困在“大清”号的舰员们这才得以脱身,纷纷划着救生筏逃离已燃起熊熊大火的军舰。战斗结束后,“大清”号全体舰员因战斗英勇受到了美国海军部的表彰,而已经被大火烧成灰烬的“大清”号也因其战功永久留在了美国的史册上。(陈肇祥)

    (环球时报 )


    < 1 >   < 2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7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