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景点 |
相关文章    
首页>>历史名人 >>名人杂谈
  • 周恩来在黄埔军校时曾遭蒋介石软禁
  • 唐山大地震后30年:中国接受救灾外援的历程
  • 中国外交官手记:重返联合国惊险一幕幕
  • 外交档案解密:“国宝”熊猫那一段往事
  • 毛泽东的军事领袖地位是如何确立的
  • 刘伯承与邓小平:战场上的最佳拍档
  • 余秋雨:想起中日友好的公元734年
  • 唐山死亡人数为何三年后才允许报道
  • 破解清皇袍“密码” 千人耗两年制作一件
  • 大劫掠:中国文物流失经历的四次浪潮
  • 最新热门    
     
    “灰皮书”:中苏论战中的“反面教材”

    “灰皮书”编辑出版工作是怎样开始的?和中央高层有什么关联?“文化大革命”中和“文化大革命”后,“灰皮书”又有一个什么样的命运和归宿?上世纪60年代初,在中央编译局国际*主义运动史资料室(简称“国际室”)负责编译“灰皮书”的郑异凡,根据自己的亲身经历,为我们讲述了“灰皮书”的来龙去脉。

    “灰皮书”的由来

    “灰皮书”的编译、出版,是根据毛泽东的指示,由当时主管宣传工作的康生具体负责。

    毛泽东历来重视“反面教员”的作用,重视“反面教材”,包括“老机会主义、修正主义分子”作品的翻译出版工作,对此有过多次指示。这些指示通过当时负责宣传工作的领导传达给我们,而我们就按照上面的布置开展工作。

    1960年底,中宣部常务副部长许立群兼任中央编译局局长,中宣部理论宣传处处长王惠德兼任副局长。从那时候起,中央编译局的工作就和中央,特别是中宣部的工作紧密联系在一起,深深地卷入到中苏论战当中。王惠德曾一再向我们强调,“要当好中央的耳目”,“要做中央的

    < 1 >   < 2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7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