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景点 |
相关文章    
首页>>历史名人 >>名人杂谈
  • 香港学生调查:秦始皇的功过
  • 秦始皇到底是不是个暴君?
  • 秦始皇
  • 荆轲刺秦王
  • 孟姜女哭长城
  • 千古奇冤秦始皇 《“焚书坑儒新说》
  • 还原秦始皇
  • 雄才大略-始皇帝
  • 秦始皇何功之有
  • 雄才大略秦始皇
  • 最新热门    
     
    撑起中国的巨人——我眼中的秦始皇

    是,一直到今天我们依然在说西欧有统一的趋势,但其真正能统一有会再等待几个千年呢?这其中原因何在?仅仅在于他们各自国力的势均力敌吗?在于民族成分的复杂吗?

    我觉得,这只是表面现象而已,其真正的内在阻碍因素还应在于人们内在心理的变化。由于西欧的长期分裂,使得人们适应西欧一统的心理逐渐转化为适应西欧分裂的心理,进而在此基础上萌芽出来的各自的爱国主义心理愈演愈烈,从而成为了阻碍西欧统一的内因。当然,这仅仅限于西欧过去以及现在的生产力发展水平上,不可否认,世界必然走向统一,西欧,也不例外。

    反观当时的中国,周王室已被秦所灭。“天下共主”或者说中国一统的局面连“名义”上也不存在了,况且,在此之前已经历了漫长的战国时期,各国独立意识已相当强。如果这时,在秦王政当权时期,他不来统一六国的话,谁会预料得到这二三十年间,战国七雄的力量对比会产生怎样的变化呢?会不会像西欧大国一样也势均力敌了呢?倘若秦王政也重蹈智伯、夫差、齐缗王之流的覆辙,七雄的力量对比又会发生怎样的变化呢?即便是历史会挑选出另一个人来领导统一,那么这个人还会是秦国的君主吗?而等到历史来做出这样的选择,又会是在那一年呢?

    于是,我想说,在其他诸侯没有实力统一中国的情况下,如果秦不及时统一中国的话,不难想象,在这种分裂情况逐渐转化为人的意识之后,在来统一中国所受到的阻力是何等巨大!甚至于说中国会重导西欧覆辙也是不无可能!由是我想问,现代在中华这块热土上的是不是一个统一的国家?中华民族、华夏儿女的无尚称谓是否还会有呢?这些,能说不值得商榷吗?

    再看一下现代的中国,一个不可回避的话题——台湾问题登时浮诸眼前。为什么关于和谈的事情于今已鲜有耳闻,而代之以越来越猖獗的台独分子活动?如果仅仅从国际-势力的支持和台独分子的丧心病狂来说理是站不住脚的。滋生它的土壤还在于因为它长期与大陆割据,其作为一个国家的意识已经在众多新生台民的头脑中疯狂滋长,如果这种情况一拖再拖,当这个意识逐渐发展成为台湾民众的主流民意后,即便是使用武力统一了,那么在台湾民众看来,这恐怕就不能叫做统一了,而是应叫做占领或者严重一点说就叫侵略了,真正完成统一就难上加难了。现代的北爱尔兰就是一个最好的实例。

    于是乎,从这个角度再来审视一下我们的秦始皇,再来审视一下他的丰功伟绩和卓绝贡献,我想现在的我们只能去感谢秦始皇,感谢他赐予一个统一的中国。而他本人也在通过了历史的选择之后,成为英雄、伟人!

    说到中国古典文明,就不得不提到秦始皇的焚书坑儒政策。我个人觉得,焚书坑儒政策是非常必要的。尽管秦亡后,百家思想又重新复活,但是它的威慑力“有效地抑制了周时期所特有的百家争鸣的局面”,为地主阶级政权的巩固和封建政权的发展铲除了障碍。因为即使是那些为奴隶制政权辩护的儒、道等思想复活之后,在焚书坑儒的巨大威慑力之下,也不得不进行自身的演变,渐渐地向新兴地主阶级统治者的需要靠近。同样,与西欧的历史再来对照:正式由于西欧以奴隶制文明为代表的古典文明的灭绝,才能够使那些被它所压制的技术得到开发和应用,并促使一种新的文明来代替这种文明,而这新的文明又反过来促进了新技术的开发。正是这样,西欧在近代才日益强盛和发达,而且跑到了世界的前列。而中国和印度这两个中世纪时代的强国在近代却日益落后于世界,则在于他们未能摆脱落后的文明的压抑,而背上了沉重的文化包袱,使得先进的生产技术不能得以应用甚至不能被开发。所以,历史在为我们留下了丰富的精神遗产的时候,无形中也为我们背上了沉重的文化包袱,让我们的先人门沉溺其中,无法得以突破。只有在被西方殖民者侵略之后,原先的精神信仰或者说是精神包袱才被殖民者所打破,先人们才慢慢从中摆脱出来,才促使了文明的飞跃,进而推动了技术和经济的发展。于是在打破这种旧的思想束缚上,用焚书坑儒的方法好呢,还是自甘堕落,等着到外敌入侵的时候,借助他们的毁灭式的扫荡来打破好呢?相信这不言自明!

    综上所述,我认为秦始皇的功劳足可以惊天地、泣鬼神;而他的过失却是可以谅解的。他之于中华民族犹如上帝之于虔诚的信徒一般!他确是撑起中华民族的巨人!


    < 1 >   < 2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7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