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景点 |
相关文章    
首页>>历史名人 >>名人杂谈
  • 招聘记者试题:秦始皇焚书坑儒
  • 关于秦始皇的几个好材料题
  • 秦始皇的困惑:我该不该修长城?
  • 解密:外国大使说,周恩来赢得了每一场战斗
  • 秦始皇有点冤
  • 小品表演:走近秦始皇
  • 毛泽东评秦始皇
  • 胡说秦始皇
  • 秦始皇的功过
  • 乱弹:又见当年“秦始皇”
  • 最新热门    
     
    怎样评价秦始皇

    这以前,在中国的领土上只有散在各地的部落和诸侯国家,没有统一的国家组织。所谓夏、商、周三代,夏是在传说中,商的统治区域不算大,周天子虽为各地诸侯国的共主,但从-组织上看,也根本谈不上是统一国家。中国历史上真正统一的大帝国,应该从秦帝国算起。

    春秋后期以来,由于铁制工具的使用,生产力有了很大的发展。劳动人民使用着进步的生产工具,把大面积的土地垦殖起来。随着农业生产的发展,手工业、商业、城市经济也跟着发展起来。

    发达的衣业和城市经济,使各个地区的经济、文化关系日益密切。《荀子·王制篇》说:“北海则有走马吠犬焉,然而中国得而畜使之;南海则有羽翮、齿革、曾青、丹千焉,然而中国得而财之;东海则有紫紶、鱼、盬焉,然而中国得而衣食之;西海则有皮革文旄焉,然而中国得而用之。故澤人足乎木,山人足乎鱼,农夫不斵削、不陶冶而足械用,工贾不耕田而足菽粟。”

    这种各地区日益密切的经济关系,构成-上统一要求的物质基础。从战国中期,-统一的要求就已被提出了。《孟子》“天下乌乎定”,“定于一”,和《荀子》“通流财物,粟米无所滞留”,“四海之内若一家”,都是统一要求的表现。秦始皇的统一,实现了这种要求,它是符合当时历史发展的要求的。

    在公元前三世纪,秦帝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统一的国家。大约“东至海,西至临洮、羌中,南至北响户,北据河为塞,并阴山至辽东”,都是秦帝国的领土。琅邪石刻辞中夸耀秦帝国领土的广大说:“-之内,皇帝之土。西涉流沙,南尽北户,东有东海,北过大夏。人迹所至,无不臣者。”(《史记·秦始皇本记》)

    管理这样一个领土辽阔的大帝国是不容易的。战国以来,各国的王权提高。适应王权提高的一套官僚制度和郡县制度逐渐形成,代替过时的卿大夫世袭贵族制度和封邑制度。秦统一后,继承这些制度又加以发展,建立了一套管理大帝国的-制度。为了巩固统一,秦始皇统一全国的文字,统一全国的货币,统一全国的度量衡制,使全国人民生活在一个政权下,使用同一文字、同一大小的度量衡、同一种钱币。为了统一,镇压各地反对统一的残余势力。在他由统一到死的11年中(公元前220—210年),他曾五次出巡全国各地,他个人是辛勤地工作着,国家大事小事都要由他自己作出决定。“至以衡石量书,日夜有呈,不中呈不得休息”(《史记·秦始皇本记》)。秦臣在泰山石刻辞中颂扬他:“既平天下,不懈于治;夙兴夜寐,设建长利”。(同上书)

    秦的统一,是符合当时人民的利益的。

    战国的特点之一,就是打仗多。尽管从总的历史发展形势上来说,这些战争多半是走向统一的过程中的战争,但战争总是给人民带来了灾害。人民渴望和平,反对战争。但是“天下乌乎定”呢?有识之士,像孟子,早已看出是要“定于一”了。只有统一才能免除战争的灾祸,才能给人民以太平,给经济生产——农业、手工业、城市经济以更好更有利的发展条件。秦始皇本人就常以完成统一使人民得到安居乐业自夸。在琅邪、之罘和碣石的刻辞中,一再提到这位皇帝的“功”和“德”是:“禽灭六王,阐并天下,葘害绝息,永偃戎兵”;“黔首安宁,不用兵革,六亲相保,终无寇贼”;“男乐其畴,女修其事。事各有序……莫不安所”(《史记·秦始皇本纪》)。

    秦统一帝国的出现,不仅符合当时历史发展的要求,符合当时人民的利益,而且对中国以后的历史发展,也有着深刻的影响。

    今天的汉民族是世界上有着同一的语言文字。风俗习惯、思想感情的最大的民族。这个民族不是一天的工夫形成的,它是像滚雪球一样,经过长期历史形成的。汉族作为一个近代语的民族是何时形成的,目前还有争论,但秦帝国的统一对于汉民族的形成有很大的关系,则是不可否认的事实。秦以前,在今天的黄河、长江中下游区域居住着很多族人,主要的是华夏人,他们交叉着散布在这一广大的地区。他们的语言、服饰、风俗习惯各不相同。春秋战国时期,是这些族的大融合时期。秦的统一,巩固并发展了各族人民的融合和统一。秦的统一文字,统一度量衡,统一钱币,以及在一个统一政权下的共同生活,对于后代汉民族的形成,起了很大影响和作用。秦以后,统一国家的统治制度,大体上都是因袭秦的制度而加以发展的。自然,各个时代的统一,都有它的物质基础,但从秦以来的统一传统,人民都有了自己是一个民族和生活在一个国家的思想感情,以及从秦时起建立起来的管理统一帝国的-制度,对于统一都是有帮助的,这也是不可否认的。因此,我们对于历史上有过贡献的人,都应该给以应有的地位。

    以上几方面,都是评价秦始皇的历史地位的大节。从这些大节上来看,秦始皇对当时的人民,对整个民族的发展,文化的发展,都是有很大贡献的。把秦始皇描绘为暴君,而且是最残酷的暴君,和秦始皇的真实面貌是不符合的,应该翻案。

    自然,秦的统一不是秦始皇一个人的力量,功劳不能写在他一个人身上。首先应该归功于千千万万的劳动人民,千千万万劳动人民的辛勤劳动、对自然界的斗争,才为统一打下了物质基础,使得统一能够实现。但作为一个完成统一的代表人物来说对于秦始皇,我们也只能就他是统一的代表人物这一地位来评价,他的功绩已经是应该给以很高评价的了。

    焚书坑儒是应该的吗?

    焚书,无疑是不好的。秦始皇的焚书,也的确给中国古代文化带来很大损失。但是对于秦始皇的焚书,我们不能单纯地从焚的观点上来看。秦始皇焚书,是两种思想斗争的结果,是当时进步思想和反动思想斗争的结果,是进步派和反动派-斗争的结果。焚书所体现的是在-上代表进步的人对代表反动的人的打击。

    秦统一后,抱着维护过时的封国制思想的人还是很多的。这些人对于统一持反对的态度,对于秦的-措施时时能以诽谤和攻击。他们歌颂古而诽议今。他们说:“事不师古而能长久者,非所闻也。”(《史记·秦始皇本纪》)事不师古就不能长久,这显然是一种开倒车的反动思想。秦始皇的大助手李斯用历史是发展变化的进步观点驳他们说:“五帝不相复,三代不相袭,各以治。非共相反,时变巽也。”(同上书)李斯认为这些人都是“道古以害今,饰虚言以乱实”,“不师今而学古,以非当世,惑乱黔首”的,主张严加禁止,并因此建义焚书,焚书是禁止“是古非今”反动思想的手段。为了禁止反动思想而焚掉古代文献,手段是粗暴了些,但它却是有进步意义的。

    坑儒是焚书事件的延续,它的意义和焚书是一样的。所坑杀的人主要的仍是那些“为訞言以乱黔首”的人。

    焚书的目的,是禁止儒生们以书为根据,以古非今,并没有把所有的诗书全都烧掉,中央博士官府仍藏有这些书。坑儒是坑的那些为訞言以乱治的人,也没有坑杀所有的儒生。在秦始皇坑儒之后,秦的中央朝廷仍有儒博士。陈胜、吴广起义时,秦二世曾召见博士诸儒三十余人,询议对策。(《史纪·叔孙通列传》)而且被秦始皇坑杀的,是460人,这比起汉武帝治淮南王刘安狱党与死者数万人来,其残酷是不可同日语的。

    秦始皇修长城,过分地役使了民力,使得很多人妻离子散,这自然是不好的。但从大节上来看。修长城、击匈奴,在当时都是有积极意义的,符合当时的人民的利益的。

    公元前三世纪的匈奴人,是北部中国一个强大的民族。当时它正处于原始公社的末期家长奴役制的阶段。他们把对外的掠夺看成是获得财产的劳动形式之一。匈奴人时常向南侵扰,夺取沿边汉人的财富。自战国以来,和匈奴为邻的秦、赵、燕都用过很大的力量来防御匈奴人的入侵,并各自在自己的国境上建立长城。

    秦始皇统一后,集中全国的人力财力,对匈奴有了更大的防御和还击的力量。秦帝国一方面把战国时秦、赵、燕三国的长城连缀起来,成为一条统一的防御线,一面派兵出击,取下套内外地方。秦始皇这些措施,是符合当时人民的利益的。

    秦始皇除在北方和匈奴人作战外,还向南开拓疆土,建立起了桂林、象、南海三郡。秦帝国经济、文化、军事力量的向南伸张,对当时这些地区的居民和文化起了推动的作用,而不是起了阻碍的作用。秦始皇曾以50万人戍守五岭。这些都是劳动人民,秦人的生产技术、知识以及铁制的生产工具,就随着他们传到这些地区去。在秦人和当地居民的共同劳动下,推动了当地居民的文化进步和历史阶段的发展。

    在中国历史上,秦始皇应该有很高的地位,是不成问题的,暴君称号应该翻案。但也不能就此把他的政策对当时人民所带来的灾害,一笔勾掉。在统一后,秦始皇也确实是过分地役使了人民,给当时人民带来很大灾害。

    这是受当时的历史条件和中国古代奴隶制的发展所决定的。

    战国以来,随着城市经济和工矿业、商业的发展,奴隶制也更加发展起来。商鞅变法所提出的‘僇力本业、耕织,致粟帛多者,复其身,事末利及怠而贫者,举以为收孥。宗室非有军功,论不得为属籍。明尊卑爵秩等级,各以差次,名田宅,臣妾”(《史记·商君列传》),一方面说明国家对小农经济的保护,一方面也为公私奴隶制的发展开拓了道路。奴隶的来源,主要是破产的农民。奴隶制的发展,给农民以很大的威胁。秦的政权,自商鞅变法以来,就是以小农经济为基础的,所以它有保护小农经济的一面。但另一面,国家也深刻地受了奴隶制发展的影响,它把农民看成它的隶农,甚至随便把他们转化为奴隶。秦代的徒,实质上是奴隶,只是有定期的奴隶而已。秦始皇把70万农民变为徒,去给他修填墓、造宫殿,以50万人去戍守五岭,以数十万人去修长城等等。这种过分地役使人民的劳力,构成对人民的严重灾害。“孟姜女哭长城”自然是虚构的,但有不-女由于丈夫死于长城而嚎哭却是事实。自然,这是当时的社会制度使然,不是秦始皇一个人的问题。

    泰帝国对人民的过分役使,也由陈胜、吴广领导的农民起义反映出来。董仲舒虽然说过秦时“富者田连阡陌,贫者无立锥之地”,小民“或耕豪民之田,见税什五”(《汉书·食货志》),我怀疑董仲舒是以儒者之身,对秦怀恨在心,把汉家的情况写在秦的账上了。无论如何,陈胜、吴广起义所反映出来的,秦时的主要矛盾是农民对专制国家的矛盾,还不是农民对一般地主的矛盾。

    对于秦始皇,尽管我们给他翻案,说他对中国历史发展是有很大贡献的,给他以应有的地位,但对他的过分役使人民的坏的一面,也不要勾掉。只有这样,对秦始皇的评价才算公正。

    公正,是就我的看法说的,是不是真正的公正,还望史学界的师友们指正。

    < 1 >   < 2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7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