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景点 |
相关文章    
首页>>历史名人 >>名人杂谈
  • 希特勒的“敌后武工队”
  • 希特勒的种族疯狂
  • 【转贴】 关于岳飞-----杨过与郭靖的对话
  • 【转贴】关于岳飞------篡改历史不是私心就是野心
  • 【转贴】关于岳飞------ 史学界权威促“岳飞是民族英雄”载明教科书
  • 历史教纲修订 岳飞文天祥不再是民族英雄
  • 二战头号战犯——纳粹德国元首希特勒
  • 奥地利总统承认:二战时民众曾夹道欢迎德国纳粹
  • 为什么有些青年人会崇拜阿道夫希特勒?
  • 伟人崇拜的希特勒定律
  • 最新热门    
     
    学生为什么要给希特勒翻案

    二战中死亡的生命负责。
    学生的这些想法本身不值一驳,但有一点却值得教育者们深思:学生纯洁善良,希特勒混世魔王,风马牛不相及也,为什么前者会为替后者辩护呢?
    据我了解,为希特勒辩护的学生大致可以分为三类。第一类,这些中学生对家长、学校和社会等权威的抵触心理严重,故意标新立异,提出惊世骇俗观点,以求一鸣惊人、与众不同。第二类,这些学生处于偶像崇拜期,希特勒能说善辩,富于传奇色彩,自然成为他们的最“佳”人选。爱屋及乌,希特勒的一切都是好的。第三类,这些中学生凡事好疑问,经过他们认真的思考,对传统评价提出真诚的质疑。第一种情况好处理,过了抵触期这种观点一般就会自然消失;后两种情况则需要教育者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 
    学生的问题实则是教育的问题。这场辩论会实际上暴露出我国教育普遍存在的两个问题。
    第一,人文主义教育不足,致使学生缺乏对人类生命应有的敬畏和对人类文明应有的尊重。不少学生认为,只要人类社会能“进步”,丧生多少人是无所谓的。殊不知,社会进步不是最终目的,人才是最终目的。人类奋斗的目的就是要使自己及自己的同类生活得更好。如果所有的进步都以生命的丧失为代价,那谁将享受“进步”的成果呢?如果世人都持这种看法,上亿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丧生的灵魂又如何能得到安息?人类从早年的野蛮经过几千年的艰苦努力,历经无数鲜血的教训,才最终深刻地认识到战争应该受到谴责、和平理应珍惜、正义不可或缺等等道理,不料却被学生轻描淡写地一一否认。
    怎样解决这个问题呢?我认为,必须加强人文主义教育。首先,历史教科书的体系与内容一定要渗透人文主义教育的理念。战争与革命史固然不可或缺――战争和革命往往是社会进步的火车头,缺乏战争与革命的历史是讲不清楚的;但教材必须增加一定量的文化史、思想史、风俗史、经济史等内容。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更全面地认识历史,才能陶冶学生的情操,才能让学生在人类的进步与人类的鲜血的鲜明的对比中,深刻认识两者的关系,从而更加珍惜人类的鲜血和人类的进步。其次,加强教师进行人文主义教育的意识。教师本人必须受过良好的人文主义的熏陶,在教学中时刻注意培养学生人文主义的精神,并注意相应的教法。比如在讲述战争与革命史时,不要一味地津津乐道于战争与革命的艺术,应该提醒学生注意阿拉伯数字背后的深刻含义。心理学研究和教学实践均表明,学生的可塑性是很强的。只要教师有意识地实施人文主义教育,学生不会无动于衷的。辩论会后,我特意组织学生观看希特勒屠杀犹太人的记录片《大屠杀》。观看期间,学生鸦雀无声,尽管他们都知道法西斯屠杀犹太人的事实,但在形象直观的记录片前,他们的心灵被残酷的史实深深地震撼,不少人由此改变了自己幼稚的想法。 
    第二,世界意识教育不足。所谓世界意识,就是指站在世界的高度了解世界历史和当今国际社会、关注人类共同的命运、分析本国的作用和地位、认识自己的责任和义务的意识。 
    学生之所以会产生错误看法,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他们缺乏关注人类共同命运的意识。他们认为希特勒屠杀犹太人是这两个民族之间的恩怨,事不关己,高高挂起,他们能做的,高谈阔论而已。这种想法大谬。实际上,法西斯主义不仅仅仇恨犹太人,它更仇视人类及人类文明,对当时整个人类都是一个巨大的威胁。借用海明威的话来说,丧钟为谁而鸣?不是为某个国家,而是为整个世界!正因为如此,一向仇视-主义而且声称决不改变想法的丘吉尔才会主动地与社会主义苏联联合起来,共同对付希特勒。联想到美国世贸中心受到恐怖分子的袭击后,国内不少学生表示幸灾乐祸,这种情况不能不令人担忧。这样的一代又如何去迎接加入世贸组织、同国际接轨的今天?
    希特勒的亡灵在欧洲飘荡,如今又在东方找到了栖身之所。我感到惶恐,又感到作为一名教师的沉甸甸的责任。

    < 1 >   < 2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7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