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景点 |
相关文章    
首页>>历史名人 >>名人杂谈
  • 广州旧事:瞧,陈炯明这个人
  • 陈炯明炮轰总统府,国民党捏造历史
  • 为陈炯明喊冤平反
  • 子为父翻案,重构历史
  • 陈炯明真有先见之明——读《杀尽知识阶级的是谁》有感
  • 陈炯明与联省自治
  • 陈炯明显著的成就-----中国致公党
  • 漫谈党化教育
  • 六一六事件中的军事活动
  • 孙中山与陈炯明恩恩怨怨详解!
  • 最新热门    
     
    陳炯明的委屈

    水艇。退休後,開始替他老爸翻案,真是了不起的兒子!
    2003/11/25


    ▇章太炎為陳炯明辨冤
    章太炎是大學問家,也是大革命家,他寫過「定威將軍陳君墓誌銘」,為陳炯明翻案。他的文字向來以晦澀難解著稱,但這篇文章淺切扼要,多有弦外之音,為民國珍貴史料。
    在墓誌銘中,章太炎以「詳人所略,略人所詳」的手法,交代陳炯明的一生。如黃花崗之役,陳炯明參加了,章太炎只簡單寫道:「黃興、趙聲等謀攻督署,君與焉。事敗,避居九龍。」因為黃花崗之役的史料太多,故「略人所詳」可也。至於武昌起義及此後的演變,他則「詳人所略」,這樣寫陳炯明:「武昌倡義,君率鄧鏗、林激真遙應之,師薄惠州,提督秦秉直以洪兆麟等七管帶降;進駐廣州,以副都督佐胡漢民治事。會漢民從孫公赴南京,君署都督事,遣散民軍以萬數,百姓大安。漢民返,副之如故。」值得注意的是「副之如故」四字,正寫出陳炯明忠於職守,並不因長官胡漢民離開就搞兵變。這裡的弦外之音,乃針對蔣介石而來。蔣自出道以來,有多次綁架長官的紀錄,胡漢民和居正都是受害人。章太炎知之甚詳,故三不五時冷嘲熱諷一番,難怪後來蔣要通緝他。
    墓誌銘接著寫陳炯明與孫中山的關係,說孫中山在廣東成立軍政府不久,因故流亡上海,軍政府易主;民國「九年夏,君自龍溪還師,軍政府人皆散走,被推廣東督軍,時孫公方退居上海,聞勝復歸。明年,國會議員在廣中者,倡議選孫公為臨時大總統,君弗順,議員相爭至破額,事卒就」。這裡的諷刺就更深了:陳炯明辛苦奪回廣東後,流亡在外的孫中山才回來撿便宜,隨後並在陳的反對下當選臨時大總統,在在顯示兩人已產生疙瘩。
    但兩人衝突的台面化,卻導因於對統一的意見不同。「十一年,孫公謀北伐,君以兵力未充辭。孫公疑君有他志,陰令部將以手銑伺君,其人弗忍,事稍泄。其夏,孫公竟出軍攻江西,身赴韶關督師。或言陳氏終為患,孫公返,免君職,宣言以氯氣攻異軍。君時在惠陽,舊部葉舉襲孫公於會城,孫公走,君復稱督軍。其冬,滇桂軍在廣東省,復攻君,去迎孫公歸。自是交兵三年,及孫公斃,君亦旋敗。」這段寫出幾點秘辛:
    一、陳炯明反對北伐,是認為兵力尚不足以和北洋軍閥對抗。環顧當時情勢,這是很客觀的評估。但孫中山反而懷疑陳炯明別有居心,竟然派人暗殺陳,最後因殺手下不了手而事敗。
    二、孫中山一意孤行,執意北伐,卻擔心陳炯明在後扯後腿,於是班師回廣東,開除陳,並宣稱要用毒氣攻擊陳的部隊。孫中山的毒氣從何而來?當然是他的好盟友蘇聯提供的。抱外國人的大腿來狐假虎威,也不是今天台灣才有啊,我們的國父早就示範過了。
    三、孫中山的倒行逆施,終於讓陳的舊部葉舉看不下去,遂率軍砲轟位在會城的總統府,逼得孫倉皇而逃,躲在艦上多日才脫困。關於這事,國民黨向來宣稱是「陳炯明叛變」。章太炎拆穿這個謊言,強調是孫先以毒氣恐嚇陳的。況且陳當時遠在惠陽,砲轟孫中山的乃是陳的「舊部」葉舉,根本不是陳!「舊部」明白表示葉舉以前是陳的手下,後來不是了。
    陳炯明兵敗後,避居香港,民國二十二年九月過世,「遺言以五色旗覆屍,示不忘民國也」!章太炎在這裡特意要點醒我們,中華民國的國旗其實是五色旗,象徵五族共和,後來國民黨黨國不分,遂把國旗搞得跟他們的黨旗一樣。「君卒後,家貧幾不能備棺殮,義故助之,始成喪。於是知君清操絕於時人,於廣中彌不可得已。」強調陳炯明的清廉,甚為動人。
    文章至此,本來可以結束了,章太炎卻臨去秋波,在末段自剖為何要寫這篇墓誌銘:「君自覆兩假政府,有驍名,人莫敢近,卒落魄以死,余獨傷其不幸,以惡名見蔑,故平議其而為之銘。」他認為陳炯明功勞太大了,卻受到污衊,因此他要出來「平議」,講些公道話。最耐人尋味的是,章說陳炯明顛覆「兩假政府」!「假政府」究竟何指?一個是滿清政府,另一個是孫中山的廣東軍政府!為什麼說廣東軍政府是偽政權?因為當時國際承認的是北洋政府,而不是廣東的偽政權,不管孫中山再如何以正統自居,假的真不了。(就像今天的台灣不被國際承認,自是偽政權無疑。)
    章太炎的這篇墓誌銘,真給我們一記當頭棒喝。

    2003/12/03



    < 1 >   < 2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7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