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景点 |
相关文章    
首页>>历史名人 >>名人杂谈
  • 《共和將軍》--還原真實的陳炯明
  • 陈炯明建立的致公党介绍
  • 历史人物与陈炯明系列----章炳麟
  • 陈炯明言论摘要
  • 陈竞存(炯明)先生墓
  • 张铃论陈炯明
  • 历史精神 一个军阀的思想和理想
  • 陈炯明与维新立宪
  • 陈炯明与宗教信仰
  • 早年革命思想与活动
  • 最新热门    
     
    历史人物与陈炯明系列----黄兴

    军书旁午中,不及改正』〔胡汉民1969,44〕。

             所以,在有关辛亥黄花岗之役的史料中,有两件黄兴第一手的文件:一是他亲手写的,另一是他口述,胡汉民代写的。据《辛亥汇辑》的编者说:『本文(指黄兴亲手写的报告书)为第一次报告书,约为辛亥年四月初所写。原件存谢良牧手,黄一欧据原件影印七帧。文中所叙事迹,与黄(兴),胡(汉民)联名的《报告书》颇有出入,叙胡毅生等的行为出入尤多。本文直斥「毅之无良」,联名《报告书》则无此语』。(按:黄一欧为黄兴之长子;胡毅生为胡汉民之堂兄弟)。

             参证日后史实,陈炯明与黄,胡间的关系,胡汉民代写的报告书实有为胡在二十年代,黄兴去世,孙陈决裂后所捏造的嫌疑。(二十年代改组后的国民党,仿效苏俄办法,以国家金钱,设立党史馆,捏造历史,愚化国民,诋诬异己者,掩护一党之所为,是历史学者治史不可不注意的事。)

             辛亥黄花岗之役失败后,炯明与黄兴虽然分道扬镳,各奔走革命,但是他们一直有保持联络,声气相通。

             1911年11月底,辛亥革命武昌起义已爆发一个多月,陈炯明领导的革命军已开进广州,但革命军于汉口,汉阳两役,却相继失利,11月27日汉阳陷落,革命军退守武昌,情势危急。但于12月2日,南京克服,革命力量的中心,转移到南京去。广东军政府在11月中旬成立后,立即遣派北伐军北上助战。12月初,黄兴致电胡汉民说:『广东胡都督鉴,南京克服。。。闻陈竞存(炯明)兄军亦北上,喜极』〔华字1911。12。12〕。但是不久孙中山回国,胡汉民随孙北上,为了解决粤局的困难,炯明只得滞留广东,不能亲自率兵北上助战。

             1913年第一次讨袁前夕,黄兴曾三次密电促炯明接任都督,联合讨袁。当时革命党人并不一致要讨袁,认为时机并不适宜。譬如,日后(1916年)的讨袁英雄蔡锷,即于此时(1913年7月20日)由云南电陈,劝勿轻动讨袁:

        我公(指陈炯明)向不偏袒党事,并常阻遏其狂流,爱国血忱,素所企佩。外人幸灾乐祸,其心叵测,内乱纵免相乘,而祸机既发,瓜分惨祸,善后大难。我辈不过国计,宁不为地方计乎?尚望我公无负初心,同撑危局。现在以保土安民,维持秩序,力主镇静为第一义。并恳致电赣中释嫌罢兵,无以国家为孤注。保国保种,于是乎赖。〔张世瑛1994,62;原载昆明《共和滇报》1913。8。18〕

             袁世凯于(1913年)6月14日任命陈炯明接任胡汉民为广东都督。炯明于二十天后的7月4日才正式就职,十四天后的7月18日,即宣布广东独立。这样延迟了三十四天。证之日后史实,炯明在这三十四天里,实在在暗中布置讨袁工作,采取与黄兴一致的行动。〔辛亥汇集1980,4:49-50〕

             7月下旬,南京方面讨袁失利,黄兴退居上海,当时在北京反对袁世凯的国民党藉议员也南下纷集上海,联电请求炯明接济,陈即电汇二十万元寄沪〔辛亥汇辑1980,4:48〕。

             8月初旬,广东讨袁也失败,炯明逃亡南洋(马来西亚),香港《华字日报》袒护袁世凯,讥讽陈,黄说:

    南京独立,未及二十日而黄兴逃;广东独立,亦未及二十日而陈炯明又逃。黄兴自署为讨袁军总司令,陈炯明亦自署为讨袁军总司令。一则飞扬跋扈于大江之东,一则煽乱构衅于五岭之南。哈!哈!南京取消独立,而广东亦取消独立。〔华字1913。8。5〕

             1914年7月欧战爆发,日本政府于次年1月中旬,乘机向袁政府提出二十一条要求,如果承诺,中国势将成为日本保护下的半殖民地国家。2月初,中,日两国政府开始进行谈判。是时,谣言纷传各地,说流亡海外的革命领袖企图借助列强的力量,来推翻北京政府。炯明与黄兴及三位前讨袁都督(钮永建,柏文蔚,李烈钧)五人于2月25日联名发表一长篇通电,予以否认。这通电首先向全国民引罪自咎,次则声言愿停止国内革命(倒袁)运动,以实行举国一致抵御外侮的政策。电文中有「一族以内之事,纵为万恶,亦惟族人自董理之。依赖他族,国必不保」之语。

             其实,炯明与黄兴等发表这篇通电,间接的有劝告孙中山之意。因为当时孙中山在日本组织新党,鼓吹革命,炯明与黄兴等恐其为日人利用,不惜手段,以达到革命(倒袁)目的。在(1914年)11月时,黄兴则曾致书冯自由,请其转告孙中山「慎勿驱虎进狼」〔黄兴1980,152〕。炯明也曾致书东京同志,愿意资助他们离开日本,以免受日本人威迫利诱〔费德曼1974,88〕(证之史实,炯明与黄兴等实在没有忧虑错。正在此时,孙中山暗中向日本外务省提出中日合作盟约十一条,比日本政府强迫袁世凯签字的二十一条要求,对中国更为不利)。

             炯明与黄兴等的通电是一个重要的历史文件,它表示出这些革命领袖们,在国家受外力压迫的严重局面下,所持不同的-观点。有幸当年在美国留学的青年学生胡适,特把全文抄录于自己的日记里,否则就会失传于世了。现在节录一部份于下:

    上海分送时事新报,神州日报,时报,申报,新闻报;北京分送亚细亚报,国民公报;暨国内各报馆鉴:

        兴等无状,与父老兄弟别亦既两年,前此粗疏缪戾,国人所以切责兴等者,皆一一深自引咎。惟是非未明,内外资为口实,戕我国脉,淆我舆情,此为国家存亡所关,非直流俗毁誉之细,敢复不辞□缕,略有所陈:

        。。。。在昔清政不纲,邦如累卵,国人奋起,因有辛亥之役。虽曰排满,实乃图存。政不加良,奚取改革?南北统一以后,政柄已集于一隅。吾党遵守宪政常规,诚有所抨弹牵挚。时则国人初习共和,吾党叫嚣凌厉之气,亦诚不免。国中贤达,每来诮让之声,兴等自维前失,敢不引罪?

        癸丑(1913年)7月之役,固自弃于国人。然苟有其途,国政于以修明,兴等虽被万戳,又何足悔?当举事时,成败利钝,已能前睹。一击不中,即复戢兵,诚不欲以骤难克敌之师,重生灵涂炭之祸。兴等虽以此受同志之责,居框怯之名,质之天良,尚无所歉。斯时可战之卒,且复累万;可据之地,何止一省?犹且不肯负固以困民生。今无尺土一兵,安敢妄言激进?。。。。

        至言假借外力,尤为荒诞。兴等固不肖,然亦安至国家大义蒙无所知?窃览世界诸邦,莫不以民族立国。一族以内之事,纵为万恶,亦惟族人自董理之。依赖他族,国必不保,殷鉴未远,即在平南。凡此所谈,五尺之童可以具知,乃烦兴等言说短长,实为遗憾!战败以来,兴等或居美洲,或留欧土,或散处南洋各地。即在日本,亦分居东西京,神户,长崎有差。外患之生,尚未匝月,东西万里,居各未移,商发本电,已极艰困,则聚且未能,谋将安出?(按:时黄兴居美国费城;钮永建居纽约;炯明,柏文蔚,李烈钧在南洋。)乃闻国中谈士,戟指怒骂,昔年同志,贻书相讥;谤语转移,哓哓嗷嗷,恍若道路所传,已成事实。呜呼!兴等纵不足惜,顾于利用者掀髯于旁,公等冥冥中偾其国事何哉!

        须知革命者,全国心理之符,断非数十百人所能强致。辛亥已事,即为明徵。国人既惩兴等癸丑之非,自后非有社会真切之要求,决不轻言国事。今虽不能妄以何种信誓宣言于人,而国政是否必由革命始获更新,亦愿追随国人瞻其效果。夫兵凶战危,古有明训,苟可以免,畴曰不宜?重以吾国元气凋伤,盗贼充斥,一发偶动,全局为危,故公等畏避革命之心,乃同人之所共谅。

        。。。。窃论外交受逼,虽有时势因缘,而-组织不良,乃其最易取侮之道。盖一人-,近世已经绝迹,非其不能,实乃未可。良以社会之质,善于一人;团体之力,厚于分子;此种-通义,背之不祥。今吾国不见国家,不见国民,而惟见一人。宜乎他国以全国之力,仅为束缚驰骤一人之计,而若行所无事也。夫只知媚外,亦有穷时;专务欺民,何异-?吾国经此惩创,实乃迷梦猛醒发愤独立之秋,曰存曰亡,惟视民气。

        兴等流离在外,无力回天,遇有大事,与吾徒有关者,亦惟谨守绳墨,使不危及邦家而已。虽怀子卿「不蒙明察」之冤,犹守亭林「匹夫有责」之志。引领东望,神魄俱驰。  (黄兴,陈炯明,柏文蔚,钮永建,李烈钧等。有。民国四年二月二十五日)〔胡适1947,615〕

             1915年底,袁世凯称帝,炯明由南洋潜回广东,召集旧部,组织共和军讨袁。回国之前,曾派亲信黄强转道美国,往访黄兴,有所商榷(时黄在费城,担任民气报编辑)。〔黄强1979,7月号:77-78〕 次年5月,黄兴由美返国,道经日本,曾发给炯明一电:

    惠州陈(炯明)总司令,高州朱(执信)总司令并转各军长,各支队长公鉴:兄等苦心经营,竭力奋斗,军威所至,群凶震慑,极为钦感。但巩固共和至非易事,前途发展尚赖尽筹,弟九号抵东冀,尽匹夫之责,补助进行一切,希见教为幸。〔申1916。5。15〕

             黄兴要来粤相助讨袁,炯明的回覆,我们现在没有记录。这时炯明正与袁将龙济光相持于东江,成为拉锯战,不久,袁世凯病逝(6月6日),二次革命也随之结束了。可注意的,这时全国各地讨袁军兴起,黄兴还是要回到他的辛亥与癸丑革命老同志,为『巩固共和』而努力! 可惜,事与愿违,黄兴也不久病故上海。

             9月下旬,炯明办理广东善后完毕,曾电上海拟与黄兴同往游美国:『炯准日内北上, 拟晋都(指往北京谒黎元洪)后, 即赴美游历,望即准备同行,炯铣。』〔华字1916。9。22〕结果,于12月下旬,炯明亲到上海参加黄兴的出殡礼。

             黄兴于10月31日病逝,接着蔡锷又于11月8日在日本病逝。11月21日,在广州七,八万人集会追悼黄蔡,陈炯明致挽之联曰:『两君子,首造共和,再造共和,遥睇周原咸释赐。一周间,先逝七日,后逝七日,枪歌楚些为招动』。


    < 1 >   < 2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7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