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景点 |
相关文章    
首页>>历史名人 >>名人杂谈
  • 袁世凯的两次历史机遇
  • 袁世凯的矛盾
  • 袁世凯的妻妾儿孙
  • 袁世凯的制造民意与“顺应民意”
  • 关于袁世凯评价的几个问题
  • 袁世凯称帝趣闻
  • 袁世凯的身后事
  • 悲剧袁世凯
  • 是非重说袁世凯
  • 袁世凯如何对待二十一条?
  • 最新热门    
     
    还原袁世凯

    一发不可收拾。

      袁世凯就职大总统后,未经法定程序就颁布了大赦令,唐德刚认为,这是袁“以小人之心,做流氓之行”,而孙中山不予计较的行为则体现了“大-家的风度”。《袁氏当国》更进一步发挥道:这只是个人的小意气,法律程序上,无足轻重的细枝末节,读史者亦多未察也,然见微知著,不谨细行,终累大德,袁世凯后来之身败名裂,都可于此细微人品中见之。

      唐德刚在这里表扬了一下自己的见微知著。不过,让我纳闷的是,对孙中山等人的类似行为,为何不做同样解读呢?实际上,对程序的不遵守,在民国成立那一天就开始了。前些天,读康国雄《我的罪名:蒋介石的干儿子》,书末附有康心如回忆他的哥哥康心孚的文章,其中说到孙中山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后,康心孚任总统府秘书。在议定定都案时,康心孚提出的建议定都北京提案,顺利通过,但一部分同盟会会员认为,北京是袁世凯的势力范围,所以应定都南京。康心孚以“革命方初步成功,就蔑视三权独立,将来如何建国”为由力辩,但最终定都北京的提案还是被撤销了。

      唐德刚并非不知此类史实,他只是受制于自己的意识形态偏执。在《袁氏当国》中,他还提到孙中山被陈炯明赶上永丰军舰时,他要向广州市区发炮反击“叛军”,炮手不愿误伤市区平民,婉拒发炮,“孙公大怒,乃亲自拉线开炮,还击叛军。”普通炮手尚知尊重无辜平民生命,而这种人性的光芒在孙中山那里我们无法看到,但唐德刚也只是轻飘飘一句“中山先生的个性,并不是我们平时国父长、国父短那副谦谦君子的形象呢”带过。

      唐德刚自己陷入“左手打右手”的悖论中去,在这本杂文体的历史著作中,他未能保持自己价值判断的一贯性,在试图客观评价袁世凯的同时,他也仍然避免不了对某些历史人物主观上的意识形态神化。治史之难,由此可见。

      《袁氏当国》 唐德刚著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4年11月版 定价:17元


    < 1 >   < 2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7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