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景点 |
相关文章    
首页>>历史名人 >>名人杂谈
  • 叶名琛与长春仙馆
  • 入城与修约:论叶名琛的外交
  • 宋美龄:历史与神话之间的探寻
  • 宋美龄与江青之有趣比较
  • 宋美龄冒死救夫
  • 蒋介石宋美龄一见钟情 并非为联美而结婚
  • 研究叶名琛的力作
  • 叶名琛图片
  • 读《两广总督叶名琛》
  • 叶名琛在鸦片战争中
  • 最新热门    
     
    怪兽:被妖魔化的叶名琛

    叶名琛是何许人,向有定论,本无需多究。国内有很多材料,包括中学历史课本,都给我们提供了一个狂妄迷信、执拗无能的封建官僚形象。是他在亚罗号事件(1856年)中的处理不善,导致了第二次鸦片战争的爆发。这么说来,叶名琛不仅是丧权辱国的罪魁祸首,而且也使自身落得个客死他乡为人所笑的下场。时人讥嘲他为“六不总督”:“不战不和不守﹔不死不降不走;相臣度量,疆臣抱负,古之所无,今亦罕有。”奉行“六不主义”的叶名琛,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的表现,看起来十足像一个地地道道的傻瓜。考虑到叶名琛身处封建末世、西方东侵的时期,或许可以给他少许的同情,但除此之外,实在没有必要为这样倒霉的人物浪费什么口舌。
    然而,历史总是在它框架性的描写之中掩藏了许多真实的面容。我所说的框架性描写,是指掌控、影响着传播和书写的力量所操纵的历史,这种力量包括政权、某个特定阶层、大众。具体到叶名琛,清帝国及其官僚抛弃了他,入侵者丑化了他,民众嘲讽了他——就这样,一个被妖魔化了的叶名琛进入了历史。
    最早对这种妖魔化保持警惕的可能是两名德国人。1857年,侨居英国的马克思撰文发表对亚罗号事件的评论,指出英国借此生事的野心,赞扬两广总督叶名琛在极端蛮横的英侵略者面前极力维护祖国尊严,表现出“心平气和,冷静沉着”的总督风度。其时,另一个德国人特奥多尔·冯塔纳(著名作家,其时的身份是记者)也侨居伦敦,无疑跟马克思一样,正关注着这场事件。次年5月,冯塔纳读到《泰晤士报》上的一篇文章《叶名琛肖像》(该报驻广州特约记者发回的长篇通讯),产生极大兴趣。他把该文译成德文,寄回德国发表。在译文中,他特地写了一个后记,认为这篇通讯“明显地表露了这样的目的,也就
    < 1 >   < 2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7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