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景点 |
相关文章    
首页>>历史名人 >>名人杂谈
  • 欧洲地理大发现与郑和下西洋的比较--中西站在同一起跑线上吗?
  • 欧洲地理大发现与郑和下西洋的比较--中国对历史机遇能有选择吗?
  • 欧洲地理大发现与郑和下西洋的比较--历史表象的背后
  • 欧洲地理大发现与郑和下西洋的比较--航海活动的历史影响比较
  • 欧洲地理大发现与郑和下西洋的比较--航海本身的比较
  • 郑和下西洋的成就及其影响
  • 郑和七下西洋的经过
  • 郑和下西洋的背景
  • 《郑和航海图》
  • 悲剧总督叶名琛
  • 最新热门    
     
    郑和下西洋概况

    何为“西洋”

    元代以来的中国古籍就有“东洋”、“西洋”的提法,是对大陆疆域以外海洋的合称。13世纪末,徐明善的《天南行纪》和周达观的《真腊风土记》已提及“西洋”之名,成书于元大德八年(1304)的《南海志》是迄今所知最早同时提及东洋、西洋的著作。

      但对东、西洋的范围的划分却有一个认识发展过程,其概念因时代、载籍不同而有区别。依《南海志》所记,元代的东、西洋应以中国雷州半岛-加里曼丹岛西岸-巽他海峡为分界。加里曼丹岛和爪哇岛及其以东的海域、地区为东洋,其中爪哇岛、加里曼丹岛南部、苏拉威西岛、帝汶岛直至马鲁古群岛一带被称为大东洋,加里曼丹岛北部至菲律宾群岛被称为小东洋。西洋指加里曼丹以西至东非沿岸的海域和地区,其中又以马六甲海峡为界而分为大西洋和小西洋。今南海西部谓之小西洋,印度洋当即大西洋。这种划分自元代至明代中期没有多大变化,郑和下西洋时所说的“西洋”,实际包括了上面提到的大、小西洋。但汪大渊的《岛夷志略》等则以西洋名国,专指印度南部一带。

      明末清初,东、西洋的范围与概念又有变化。明张燮成书于万历四十五年(1617)的《东西洋考》总结了长期以来舟师、水手的航海经验,明确提出应以加里曼丹岛北部的文莱一带为界,来划分东、西洋,《明史》基本上沿袭其说。这一时期东洋的范围逐渐东移,原来的小东洋被称为东洋,而台湾、琉球一带则被称为小东洋。至于元代称为大东洋(爪哇岛至马鲁古群岛一带)则被改称为西洋的范围。同时西洋的范围亦渐西移,原来的大西洋(今印度洋一带)被称为小西洋,印度沿岸的果阿等地因被称

    < 1 >   < 2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7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