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景点 |
相关文章    
首页>>历史名人 >>名人杂谈
  • 李鸿章家族轶事
  • 李鸿章:夹缝中的“现代意识”
  • 借师助剿:奕 、曾国藩和李鸿章的态度
  • 上海协防:李鸿章“自立门户”
  • “裱糊匠”李鸿章
  • 《马关条约》签定始末:李鸿章不想当卖国贼
  • 李鸿章的“汉奸”、“卖国贼”帽子
  • 千年历史不能被掩饰 李鸿章是卖国贼无法被翻案
  • 难为李鸿章
  • 李鸿章不是卖国贼么?
  • 最新热门    
     
    李鸿章驾驭洋兵的手段


      1862年4月初到上海参与“协防”而后任江苏巡抚,可说是李鸿章摆脱曾国藩、真正“自立门户”的开始,李鸿章以后的“隆隆事业”实皆由此奠基。正是在上海,他开始与“洋人”打交道,渐渐以当时少有的“知洋务”者而闻名中外。在近代中国的*格局中,列强的影响越来越深,因而能与洋人打交道、受到洋人重视者,自然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调停笼络”与“裁制控制”
      
      就在他到上海的前一年,清廷的对外政策发生了重大转变。
      1860年清政府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惨败于英、法侵略军,外国侵略者已将京师攻克,咸丰帝出逃热河;而太平天国声势仍然浩大,远无“肃清”、“剿灭”迹象。内外交困,走投无路的清政府在与外国人谈判的过程中认识到新的侵略者与传统异族的“入侵”完全不同,并非要推翻清朝的统治自己成为新的皇帝,而主要是为了通商谋利。所以开始感到“夷人不足虑”,而后进一步确定了“中外和好”、借洋人力量消灭太平军的战略。
      当然,这种战略性的根本转变从提出到具体施行并不容易,必然要一个“磨合”过程。从上到下都会有种种不同反应,不同理解、乃至不同的执行策略。而且,在执行过程中,必然会遇到向何“夷”借剿、合作到什么程度、以何种方式合作、指挥权由谁掌握、允许“夷兵”剿“贼”到什么程度等一系列具体问题。这些,中央政府没有也不可能有具体的方案,因此相关地方政府和各级官员便有较大的相机行事的权力和幅度极宽的“自由裁量权”。
      对“借师助剿”最为积极的,当属与自己利益最为密切、以上海为中心的东南官绅。其实,在朝廷对外基本国策还没有发生转折
    < 1 >   < 2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7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