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景点 |
相关文章    
首页>>历史名人 >>名人杂谈
  • 李鸿章家族轶事
  • 李鸿章:夹缝中的“现代意识”
  • 借师助剿:奕 、曾国藩和李鸿章的态度
  • 上海协防:李鸿章“自立门户”
  • “裱糊匠”李鸿章
  • 李鸿章驾驭洋兵的手段
  • 段祺瑞家族与李鸿章家族的陈年往事
  • 李鸿章的“排场”
  • 李鸿章卖国有据
  • 李鸿章马关遇刺
  • 最新热门    
     
    李鸿章功与罪

    一提起李鸿章,有人恨得咬牙切齿,有人则稍有同情之心,而众多史家对其亦褒贬不一,莫衷一是。
      梁启超称其为“数千年中国历史上一人物”,“十九世纪世界历史上一人物”。曾国藩夸赞他的这名学生“才可大用”。美国人说“每当满清政府把这个巨大的帝国带到毁灭的边缘,他们惟一必须启用的人就是李鸿章”。但指其为“卖国贼”“窃国大盗”的人也不在少数。捧他的人也好,骂他的人也罢,实际上是从不同的角度去审视而得出的结论。
      我们常说评价一个历史人物最好将其放在当时的历史环境之下。屈指一算,李鸿章登上清帝国的外交舞台已是19世纪60年代的事了,那时候洋人已经叩开了中国的大门,不平等条约也已签了不少,更为重要的是以慈禧为首的封建顽固势力握有重权,拼命维护着即将崩塌的专制统治。外交是内政的延伸,从这个意义上说,李鸿章的登台本身就有些先天不足,因而纵使其有天大本事,也不可能跳出封建专制制度这一圈子。
      然李鸿章也算是个聪颖之士,早年积极创办洋务,拿了中国近代工业发展史的不少个“第一”。仅凭这一点,他的地位就应比那些顽固子弟高出一截。
      在此后与洋人打交道的过程中,他痛感中国国运积弱,难以在世界列强面前挺直腰板说话,他曾说:“国权随国势为转移,非公法所能钳制。”他深知洋人是“论势不论理”的,谈判桌上的你来我往终归是要依实力为后盾的。难怪他哀叹:“练兵也,海军也,都是纸糊的老虎,虚有其表。”他称清王朝为“破屋”,而自嘲己为“裱糊匠”耳。
      在这样一个残破情景之下,他鲜明地提出“处今时势,外须和戎,内须变法”倒也能说得过去,《马关条约》签订后,他说希望失败能“使中国从长夜迷梦中觉醒”。回国后,
    < 1 >   < 2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7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