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景点 |
相关文章    
首页>>历史名人 >>名人杂谈
  • 李鸿章功与罪
  • 翁同龢与李鸿章的恩怨
  • 功利主义留学看李鸿章
  • 李鸿章幕府中的“洋帮”
  • 李鸿章私访俾斯麦
  • 李鸿章与俾斯麦的缘分
  • 从李鸿章谈到中国近代史
  • 中法战争期间李鸿章对外交涉述论
  • 李鸿章——[东方俾斯麦]
  • 李鸿章字号辨识
  • 最新热门    
     
    李鸿章的真话假话

    纸就失去了新闻本身的高贵价值,也就未能成为广泛传播文明的方式了。”这的确是让人耳目一新的实话实说——放在今天,我们也得为李大人的老实态度拍手叫好,因为今天有的官员,也不可能像他这样老实不客气地承认“由于不能诚实地说明真相,我们的报纸就失去了新闻本身的高贵价值,也就未能成为广泛传播文明的方式了。”但,我们拍手叫好的同时,也不得不承认这老奸巨猾的家伙在讲真话的同时,也夹杂了假话,这假话就是:他把中国报纸不讲真话——或者说不讲全部真话的责任全归咎于“清国的编辑们”,说这一切全是因为他们“在讲真话的时候十分吝啬,他们只讲部分的真实”。显然,这是把该打在自己和自己上司屁股上的板子打在了清国编辑屁股上。
       要说明这一点,我们也不需要引证浩瀚的史料,就李鸿章自己的言论就可以看个一清二楚了。
       也是在1896年,这一年5月,俄罗斯罗曼诺夫王朝的最后一个沙皇尼古拉二世要为自己举行一次盛大的加冕典礼,中国于是派出首辅李鸿章前往祝贺。尼古拉二世特意授命总理大臣谢尔盖·尤利耶维奇·维特全程接待。1896年5月6日,也就是李鸿章抵达两个星期后,尼古拉二世的加冕典礼如期举行。5月18日是既定的游艺大会,地点在莫斯科的霍顿卡广场。为了一睹新皇上的风采,前一天晚上莫斯科市民就开始向霍顿卡广场进发。到5月18日的黎明,在基本上只有1.5平方俄里的霍顿卡广场上,已经聚集了百万之众。从凌晨时分,人们发现彼此呼出的热气就像弥漫的浓雾,咫尺之间看不清面孔。快到早晨六点钟时,人群开始骚动,纷纷向外拥挤,有人拼命呼救,一些老人和妇孺开始被踩死在脚下。人们在成堆的被踩死的人身上挤来拥去,甚至有许多死者被抛上头顶。由于疏散不力,这种可怕局面一直持续了几个小时。据当时官方公布的数字,那天共踩死挤死1389人。而据当时各媒体报道,比较接近的事实是:死亡约4500至4800人,重伤3000人,受伤致残的有好几万人。在喜庆大典日子里发生了如此惊天惨案,不少当事的沙俄朝臣吓坏了,一个个胆战心惊手足无措,不知道下步该怎么办。这时李鸿章作为观礼使节,带着一支豪华侍从队伍出现了,维特在他的《回忆录》中这么写道:李鸿章及其随从一行驱车抵达……他走进亭子,我赶快迎上去,还没来得及寒暄,他就通过翻译问我:“听说刚刚发生过一起大惨祸,伤亡了一两千人,此事可真?”我有些不悦,他怎么这么冒昧,刚上来就说这不愉快的事,就回答说,“是的,实有其事,发生了这么不幸的事情。”李鸿章露出很关切的神色,接着向我提出一个问题:“请问,难道你们还要将这不幸事件的全部经过详细禀报皇上吗?”我一时不明白他的意思,随口答曰,是的,已经向皇上禀报过了。他面带遗憾的表情,连连摇头说:“你们这里的官员在这些问题上太没有经验了,这样的事怎能照实禀报呢?皇上一旦动怒怎么办?……我当直隶总督的时候,我统辖的一个省份有次发生鼠疫,一下死了好几万人,我们却经常呈奏皇上,那里一切都顺遂。有次他甚至问起我有没有发生过什么瘟疫疾病,我照旧回答说,没有任何瘟疫,老百姓都安居乐业,称道皇上圣明着呢。他听了很是喜欢。”维特继续写道:这位看似威严、实际很和善的中国老人又作解释般的向我开导:“皇上嘛就是皇上,干吗一定要让他知道那么多细节?我们干嘛非要用死去好几万人的坏消息无故给他增添烦恼呢?”
       从维特的这段回忆中,我们不难看出:中国报纸(也就是中国官员——因为当时在中国,报纸是官员办的)所以“不能诚实地说明真相”,根子不在“编辑”那里,却是在李鸿章这样的大官和他上面的皇上那里:说了真话,皇帝会“动怒”,大官会难做;而不说真话呢,却皇帝“喜欢”,大官安然。既然如此,又何必说什么真话呢?

    < 1 >   < 2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7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