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景点 |
相关文章    
首页>>历史名人 >>名人杂谈
  • 李鸿章的真话假话
  • 从袁昶、许景澄谏死想及李鸿章“卖国”
  • 李鸿章接受专访实录
  • 李鸿章究竟是怎样一个人
  • 走近历史上真实的李鸿章
  • 李鸿章出使俄国记二
  • 李鸿章出使俄国记一
  • 评价李鸿章
  • 也谈对李鸿章的评价
  • 李鸿章:大清国的裱糊匠(图)之四
  • 最新热门    
     
    李鸿章:大清国的裱糊匠(图)之三

    最后一次出场

    1900年6 月,外国联军攻陷了中国北方的海岸门户大沽炮台,3天之后,京城门户天津陷落,以保护使馆为名登陆的联军向通州进发,而通州距大清国的都城北京仅20公里。21日,大清国宣布与各国进入战争状态。然后朝廷的电报一封接一封地到达南方,要求各省封疆大臣率兵北上共同灭洋。而李鸿章深知国家忧患日深,军力积弱日久,“若不量力而轻于一试,恐数千年文物之邦,从此已矣”。李鸿章给朝廷发去一封电报--------大清国两广总督对朝廷“北上勤王”的圣旨的回答是:“此乱命也,粤不奉诏。”

    这也许是上一个世纪之交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一句话,它标志着在封建帝国内具有近代*意识的官员第一次在国家*事务中显示出鲜明的独立性和抗争性。大清国南方日益活跃的商品贸易和经济活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官员们的思维方式和统治模式,这种影响虽可能如风蚀岩石般缓慢但却是不可逆转的。两江总督刘坤一、湖广总督张之洞、闽浙总督许应、四川总督奎俊等在获悉了李鸿章的电文后,确定了共同抗旨以求东南互保的原则。他们的道理很简单:如果大清国的南方也发生了动乱,那么乱了敌人的同时肯定也要乱了自己。虽然在以后很长时期内这些人无不被国人痛斥为一群“出卖民族利益的无耻之徒”,但在1900年的庚子巨祸中究竟是他们确保了大清国南方半壁江山的稳定。

    “以卵敌石,岂能幸免?”

    1900年8月15日,大清国都城沦陷,政府和朝廷逃亡。

    此一悲惨事件

    < 1 >   < 2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7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