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景点 |
相关文章    
首页>>历史名人 >>名人杂谈
  • 攻心到交心 昔日“对敌广播员”金门“泯恩仇”(组图)
  • 攻心到交心 昔日“对敌广播员”金门“泯恩仇”(组图)
  • “小球带动大球”的“乒乓外交”(组图)
  • 美国友人举办地震前唐山珍贵图片展(组图)
  • 镜头中的尼克松中国之行(组图)
  • 美军防卫台湾计划曝光包括动用核武器(图)
  • 史海回眸:戴高乐说服尼克松接近中国(图)
  • 外交部文件揭秘炮击金门 美国曾设想接管金门(图)
  • 美中情局惨败朝鲜战争(组图)
  • 1834年,中国出了位世界首富(图)
  • 最新热门    
     
    郑成功收复台湾大军中的黑人洋枪队(图)

    一支由300名不同民族黑人组成的部队。这些黑人都是基督徒,对郑氏父子忠心耿耿,深得郑芝龙和郑成功父子两人的信任。根据比利时传教士鲁日满的记录,这些黑人多是咖吠哩人,据推断,他们可能是南部非洲的班图人。这些黑人作战英勇,为郑氏集团的建立和巩固作出了贡献。
      在郑芝龙的军队中,还有由白人和日本人组成的部队。与他们相比,黑人部队军饷虽低,但更加忠实可靠,并且“猛过白番鬼”。不仅如此,郑成功军中的黑人还擅长铸造和使用火枪,为郑氏军队提供了武器和后勤保障。西方人撰写的《在华方济各会会志》中曾写道:“这些士兵是郑芝龙从澳门和其他地方弄来的”,“他们的头领叫路易斯·德·玛托斯,是一个聪明、理智的黑人”。郑芝龙“手下一直有大量的从澳门来的棕褐色基督徒为其效劳。他们有自己的连队,是优秀的铳手(火-)。他(郑芝龙)最信任他们,用他们护身、充兵役”。
      有一次,黑人通宵达旦地庆祝耶稣升天节。黎明时鸣号放枪,巨大的声响令郑芝龙吃了一惊,还以为遭到敌人进攻。得知原因后,郑芝龙不但没有惩罚他们,还下令赏赐酒水、糕点,并赐银作为白天继续庆祝的费用。郑芝龙对手下如此之宽容,难怪会有那么多的黑奴前来投奔。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黑人士兵逐渐能够听懂汉语,但仅“能晓人言而自不能言”。
      这支经过千锤百炼的黑人精锐部队,在郑芝龙降清后继续为郑成功服务。其中,有一支由黑人雇佣兵组成的洋枪部队,成为了郑成功的贴身卫队。在郑成功进攻南京的战役中,黑人部队在南京城墙下和长江边与清军浴血奋战。不仅如此,这支黑人部队还参加了收复台湾的战役,为中国的国家统一作出了贡献。
      黑人士兵成功劝降部分侵台荷军
      1661年阴历3月,郑成功率2.5万大军、战船数百艘,出兵收复台湾。在攻克澎湖列岛后,郑成功趁荷兰殖民军疏于防守之机,率大军在台湾南部的禾寮港顺利登陆,并全歼荷兰守军。接着,郑军击败荷兰援军,进而围困荷军主力于赤嵌城和台湾城。
    在围城同时,郑成功在台湾岛内施行安抚政策,下屯垦令解决军需,严肃军纪,惩办违法官兵。他还到高山族同胞居住区察访、慰问,赢得了民心。在郑军未到的鸡笼(今基隆)、淡水等地,台湾同胞自发拿起武器驱逐荷军。
      收复台湾之时,郑成功采取了军事打击和-瓦解相结合的战法,在优势兵力的打击下,对被围困或战败的敌军,开展-攻势,如战场喊话、送书信、发文告,利用投降的官兵做劝降工作等,起到分化瓦解敌军的作用。郑成功派手下的黑人士兵同荷军中的“乌番兵”(黑人士兵)进行联络,策动他们投降。这些“乌番兵”属于奴隶士兵,平时备受荷兰殖民者欺凌。在郑成功强大的-攻势之下,不少“乌番兵”出城投降,加入了郑成功的部队。
      很快,赤嵌荷军宣布投降。台湾城内的荷军也众叛亲离,渐渐无法支撑,但他们仍不肯投降,企图等待援军来解救自己。在这种情况下,郑成功下令对荷兰殖民者发动总攻,一举攻下了台湾城外重要据点乌德勒支堡。龟缩在台湾城内的荷兰守军残余仅剩600余人,由于伤残、饥饿和患病,几乎丧失了战斗力。此时又传来援军无法抵达的消息,在双重打击之下,荷兰人不得不献城投降。1662年2月1日,荷兰殖民者头子揆一在投降书上签字。至此,被荷兰侵占达38年之久的台湾回归祖国怀抱。
      郑军在围歼荷军时,得到了黑人士兵的配合。从某种意义上说,郑成功收复台湾之役,也因此带有了解放“黑奴”的色彩。由于资料所限,我们对这些黑人的最后归宿缺乏了解,只知道在郑经(郑成功之子)统治台湾期间,有支黑人军队曾作为宫中卫队及仆役用。作为长期忠诚服务的报答,一些中国妇女曾被许配给黑人战士,为他们生儿育女。这些勇敢的战士最后终老于这块他们曾为之浴血战斗的异国土地。来源:环球时报 作者:黄晨 戴安妮

    (来源:人民网-环球时报)
                                                                                                                             
    < 1 >   < 2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7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