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景点 |
相关文章    
首页>>历史名人 >>名人杂谈
  • 君王自由他生约 一个让顺治帝为其殉情的女人
  • 梨花海棠终于相伴老 赵四小姐与张学良情爱之谜
  • 寻访中国“最早传教士”之墓 文武百官参加葬礼
  • 古人与虱子 爬满虱子曾是圣人的必不可少的记号
  • 最新热门    
     
    “缄默”70年 张学良秘书绝密日记首度公开(图)


      "父亲临终前第一次提及西安事变"

      "1961年,父亲临终前,让我们妥善保管他写的十几本日记,说里面写到西安事变。" 68岁的汤远珊老太太小心地翻着这些父亲汤宝田留下的日记,"在我记忆中,这是他唯一一次提到西安事变"。

      "父亲去世时,只有两年小学文化的大哥把父亲的日记一本本收好,几十年来只记得要好好保存,却完全没有打开看看的念头。2002年大哥去世。父亲的日记交给我保管。由于储藏不当,日记本逐渐被腐蚀,我决定给这些日记装订个书皮,这些日记才第一次被翻开。"汤远珊表示,要不是看了日记,至今还不知道父亲竟然当过张学良两年的文书,并亲身经历西安事变。

      "当时那个年代,谁敢说自己给国民党当过差,还是张学良的身边秘书",汤远珊告诉东方网记者,父亲从未和谁谈过那段经历,包括对自己的妻子、儿女,"在我的印象里,父亲只是个开过私塾的数学老师。"当知道父亲曾是张学良的文书后,汤远珊和老伴寻遍了父亲所留遗物,希望找到一件实物,来证明"有这么一回事",可最后"连个国民党的徽章都没找到"。

      "兵谏是我做的,罪名该我顶受"

      "下午6时,张(学良)副总司令召集全部职员在大礼堂训话。大意谓:‘今天事变情形,大家须要知道,我自从入关跟随委员长缴共,我的军队有十几万,始终服从他的命令。到现在,我的军队损失几个师,(蒋)口说给我补充,结果仍然是我的军队愈闹愈少。在"九一八"发生后,我就主张抗日。蒋的命令不许抗日,我只得退入关内,希图将来恢复。前天我当面要求蒋,请你不必缴共,抗日是大事。蒋当时对我大发脾气而特发脾气,……我与杨虎城来他一个兵谏,将蒋委员长暂时扣留此地,……如其坚决不允,兵谏是我做的,罪名该我顶受。我也必须亲身护送蒋到南京,俟中央政府的发落。大丈夫做事要磊磊落落,所谓好汉做事好汉当……’"

      汤宝田在十二月十二日的日记里,洋洋洒洒2000多字,详细记录了"西安事变"当日的情形。

      "蒋委员长闻变无法逃脱,由一卫士用肩将蒋顶出墙园,避至山上小洞中。卫兵营第一次搜山无踪,第二次搜山被一小兵见着,蒋的卫士尚欲开枪射击,被蒋阻止。搜山的士兵将蒋围住,一面报告长官,长官即赴此第一看,果是蒋委员长,连忙招呼部下敬礼。此时蒋足下光着袜,鞋子跑掉了,身上穿的黑大衣也没有了。大家请蒋下山,用汽车一辆,护送到西安皇城内杨虎城处。下午一时许,洛阳飞来飞机七架,盘旋侦察数遍。"

      两周之后,1936年12月25日,汤宝田的日记中最后一次记叙张学良:"下午4时,张副司令共送蒋委员长至洛阳……张副司令临时留手谕作为遗笔,本部用锌版将副司令亲笔所书之遗笔手谕翻印,凡总部大小职员均赠给一份作为纪念。"

      "科长钱效圣、会计股长周镇向余曰:儒系老旧职员,仍在本署服务,薪资自有相当。余思家日久,未允,请资遣。"汤宝田于1937年7月1日退伍返乡。

      据了解,汤宝田的日记共24本,包括16本日记、7本"著作"和1本家谱,约60万字。其中7本"著作"是指汤宝田自行编写的"论二十八宿风雨阴晴"、"鸣雷诀"、"量船积米法"、"婚娶礼"、"开平方法"、"三色方程歌"等。

      "乡里人都称他为‘刻板道人’"

      1932年,汤宝田逃荒来到武汉杨泗堂街,以做小生意为生。1936年元月,同房的卫兵王连长看到他每天都在读书写字,就推荐汤宝田到西安张学良司令部做一等录事,这使得汤宝田"有幸"与西安事变邂逅。对于张学良将军的回忆,汤远珊说:"日记中并没有太多描写,父亲更是从未向家人亲口提及过。"

      "父亲的书法很好,日记全部是用毛笔书写的蝇头小楷写成的。"据汤远珊回忆,父亲几乎每天晚上都要在煤油灯下写字,正襟危坐在书桌前,口中念念有词,这么一写就是35年。

      "父亲性格刚强,为人正直,热心公益,乡里人都称他为‘刻板道人’。"汤远珊告诉东方网记者,"他帮人写合同契约、对联、书信,分文不取,只以卷烟种菜为生。"

      汤远珊希望父亲的日记能够对历史研究做出一点贡献,让后人更多了解"西安事变"。


    来源:东方网

      

    < 1 >   < 2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7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