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景点 |
相关文章    
首页>>历史名人 >>名人杂谈
  • 荀子
  • 庄子
  • 孟子
  • 陈独秀精神
  • 情痴抱恨之陆小曼
  • 红顶商人胡雪岩
  • 离诺贝尔奖有多远
  • 哈佛大手笔
  • 不能拍桌子
  • 屈原
  • 最新热门    
     
    郑和下西洋

    R>  祭毕,文武百官保驾回朝。
      郑和随即召集各船将官,下达命令:"今日圣上亲临饯行,乃对我部下西洋之重托,任重道远,责任重大。众将官务必不负皇恩,严守职责,谨慎驾驶,昼行认旗帜,夜航识灯笼。各船务必依次而行,前后相维,左右相挽,不得疏虞。如有违误而祸事者,即时枭首示众。"
      命令完毕,各船将官立即回船。郑和登上旗船传令台,亲手升起启航的信号旗。霎时间,大小船只扬帆起航,在江心一字排开,迎着六月的骄阳,浩浩荡荡地朝着滔滔东海乘风破浪,首尾长达十余里,煞是壮观。岸上送行者,群情激昂,掌声雷动,欢声笑语,全溶进了碧波细浪的江冰中。站在船头的郑和与征西将土们满面笑容地向两岸欢呼的人群挥手答礼。这支当时世界上最庞大的船队,开始了首次出使西洋的远航,从此揭开了我国古代、也是世界外交、航海史上的光辉一页。
      郑和率船队顺着江水,鱼贯而下。船上人员,各司其职,各负其责,有条不紊,井然有序。旗船中,郑和元帅和航海人员正在精心校阅《针经图式》。这《针经图式》乃是依据沿海船民的实际经验,结合当时的航海技术制作而成,有如今日之海图,用以指引航船的路程。可惜,这十分宝贵的《针经图式》早已失传,实在是航海史上的一大损失。好在还有《郑和航海图》流传至今。此图共40幅,详细记载了从南京下关宝船厂出发,出长江口,沿苏、浙、闽、粤海岸航行,跨过南海及印度洋,抵达非洲东海岸的航线。这种航线,系借用罗盘,采用"更"、"托"、"针位"加以确定的。以60里为"更",以"托"避礁浅,以"针位"取航道。航途中,需随时掌握航行几更可到某地;又必须沉绳海底,打量水深几托,探知何处有暗礁;还需根据针路,察明海岛的方位。《郑和航海图》中详细地描绘着航经各国的方位、航程之远近及航行之方向,对何处宜于停泊,哪里有礁石,什么地方有浅滩,都一一标明。如此循习既久,在海上航行也就无异于在陆地上走平道了。
      测量方位使用的罗盘,采用24个单针(方位)。并借天干、地支、八卦、五行配合而成。如子与坎为正北0度,卯与震为正东90度,午与离系正南180度,酉与兑乃正西270度。除去24个单针航路,还采用两单针间的针路,称"指两间",即取两方位度数之和的一半,如单午为180度,单丁为195度,而丁午则为187.5度。这等于又增加了24个方位,大大提高了方向的精确度。
      这些导航手段,在当时世界上是首屈一指的。船队沿着既定的针路航行,忽有蓝旗官报上中军帐内:"启禀元帅,前方江中横着一条水界,近处水色酱褐,远处水色黄绿,不知何故?"
      郑和听完,疾步走出帅府,瞭望片刻,然后又俯身看了一会《针经图式》,转身对蓝旗官说:
      "此系长江泥沙浊水与东海青水交汇之处,宝船已来到长江入海口了。你传下命令:各船转舵南行。"
      船队转舵后,行不几日,至福建长乐五虎门靠岸。作几日休整补给,又启程沿海岸向西南航行,进入台湾海峡,船队再次靠岸,在泉州湾停泊。等到东北信风吹来,郑和率队立即启航,穿越南海,驶向第一个远航目标占城国(今越南南部)。经过10个昼夜的满帆行驶,船队停泊在新州港(今越南归仁)。
      占城国一向同中国友好。国王接到郑和使者送来的国书,得知中国宝船前来通商贸易,十分高兴,立即吩咐左右备足重礼,亲往码头迎接。他骑着大象,身穿五彩衣服,头戴锦花金冠,在众官员的簇拥下,率领欢迎队伍来到码头,欢迎者皆手拿锋刀短枪,舞着盾牌,敲着小鼓,吹起椰笛,表达了占城国人民对大明国人民的友好情谊。接着,国王向郑和赠送礼物,并说:"敝国国小民贫,无所奉献,略备当地土产,聊表对贵国之情意,伏乞笑纳。"
      郑和接过礼单,只见上面写着:黄金一千两,白银一万两,宝母一枚,海镜一双,大火珠四颗,澄水珠十枚,辟寒犀二根,象牙簟二床,吉贝布十匹,奇南香、白鹤香、千步草、鸡舌香各一箱。还有鸡、鱼、猪、米、柴、菜等物品。郑和觉得礼物太重,有意推辞,但国王执意相赠,也就只好收下了。
      国王命随从打开礼箱,让郑和过目。他指着那些奇珍异宝说:"这宝母犹如一块美石,每月十五晚上,置之于海边,诸宝皆集,故曰宝母。"接着又指着一颗似蚌蛤的宝物对郑和说:"这是海镜,其壳可射日。还有这火珠,日午当天,珠上可燎香烧纸。这登水珠,晶莹无瑕,投之于清水,杳无形影,若投之于浊水,则水立清。"
      郑和一边听着通事(翻译)的介说,一边点头。这时,他通过逋事问道:"辟寒犀顾名思义可以辟寒,不知可是当真?"
      国王答道:"当真。此物乃犀牛之角,用金盘盛之,贮于室内,温暖如春"。
      郑和见国王兴致很大,如此不厌其烦地介绍,深感过意不去,于是客气地说:"多谢国王重礼相赠,待宝船返国后,本帅定如数上交朝廷,将国王之深情厚意悉奏圣上。"
      国王一边听着点头,一边说:"还望郑元帅寄语美言。多谢,多谢。"接着又相邀:"舍下聊备薄酒,请元帅一行赏脸。"
      郑和一行随着国王来到王宫。
      王宫里早已备好筵席。这里饮酒方式别具一格,与度者各执一竹管,插入酒瓮中,宾客围坐,轮次吸饮,一边吸一边加水,直到酒味全无,方算饮宴完毕。
      席间,郑和问及当地民俗风情。国王说:"俺国中婚事,男子先入女家,成其亲事,过十日半月之后,男家父母及诸亲友,击鼓迎之归家,饮酒作乐。"又说:"俺国王大凡在位30年者,即退位出家,令弟兄子侄代其王位,自己则往东山持斋受戒,姑素独居。出家时,呼天盟誓曰:'我先在位不道,当为狼虎食之或病死之。'若满一年不死,则再登王位,受理国事。国人称为'昔黎马哈拉托',此乃至尊至大之称也。"
      郑和听后说:"承蒙陛下赐教,胜览群书,真是三生有幸!"
      宴毕,郑和传下帅令,即将中国青瓷荷盘100个,青瓷荷碗30只,(纟宁)丝20匹,绫绢20匹,以及金银珠宝等,回敬国王。
      翌日,双方开始贸易,在平等互利的基础上交换货物,互通有无。之后,人们便四出观赏异地风光。身负秘密使命的人员,乘机四处打探建文帝朱允炆的下落。
      郑和船队在占城逗留十余天,继续启航南下。穿过辽阔无边的南中国海,来到了岛国苏鲁马益(今印尼泗水)。这里草深树密,椰林婆娑,一派热带海岸风光,十分迷人。岛上居民身披鲜丽的彩服,敲着当地的小皮鼓,载歌载舞地欢迎远道而来的中国船队。船队在这稍事停留,转舵西向,朝苏门答腊岛驶去。     此后的28年里,郑和先后七次出使西洋诸国,最后一次出洋时,郑和已是一位年过六旬的老翁。他把自己的一生献给了外交和航海事业。郑和率领船队七次下西洋的时间依次是:永乐三年(1405)、永乐五年(1407)冬、永乐七年(1409)九月、永乐十一年(1413)冬、永乐十五年(1417)冬、永乐十九年(1421)春、宣德六年(1431)十二月。船队所经历的主要国家和地区有:占城(今越南中南部)、真腊(柬埔寨)、暹逻(泰国)、爪哇、苏门答腊、锡兰山(斯里兰卡)、榜葛拉(孟加拉国)、苏禄(菲律宾苏禄群岛)、彭亨(马来半岛)、南勃里(印度尼西亚)、古里(科泽德,属印度)、溜山(马尔代夫)、南巫里(印度)、忽鲁谟斯岛(今属伊朗)、阿丹(属也门民主共和国)、天方(麦加,属沙特阿拉伯)、比拉(属索马里)、竹步(属索马里)、木骨都束(索马里摩加迪沙)、麻林(肯尼亚)。
      郑和率船队七下西洋的前三次,都行至古里而返,足迹仅限于东南亚和南亚一带,通常称此为前期。后四次则均横渡印度洋,远及阿拉伯半岛和东非海岸,通常称作后期。在前期,由于中国长期不与东南亚、南亚国家交往,彼此间存在着许多隔阂,而这些国家间也彼此存在很多矛盾。正因国与国之间的不协作,使得南洋群岛海盗活动猖獗,这给郑和出使西洋带来很大威胁。郑和敏锐地分析了这种背景,决定先解决这些地区的问题,以除后患之忧,为远航阿拉伯和东非诸国提供一个屯各积物资和休整的中转站。事实证明,郑和是有历史眼光的,这一决定是十分明智和正确的。后期横跨印度洋,取道波斯湾,穿越红海,沿东非沿岸南下等步骤的顺利实现,都是有赖于这一坚实的前期基础。
     
    < 1 >   < 2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7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