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景点 |
相关文章    
首页>>历史名人 >>名人杂谈
  • 苏东坡游赤壁
  • 治世能臣曹孟德
  • 七步成 诗 曹 建
  • 晚清外交家薛福成的一生
  • 太宗诸妃(清代后妃大观)
  • 明代进步思想家--顾宪成
  • 一手托起乾隆盛世--傅恒
  • 我与干父齐白石
  • 左宗棠酒泉轶事
  • 世纪供养
  • 最新热门    
     
    他是中国文学史上的“诗魔”——白居易

    主义诗歌革新运动。“新乐府”一语,是白居易提出来的。所谓“新乐府”,即用新题写时事的乐府式诗篇。“新乐府”的特点,一是用新题,二是写时事,三是作品不以入乐与否为衡量标准。新乐府运动的理论,主要见于白居易的《与元九书》。其主要特点,首先认为诗歌须为时政服务,必须负起“补察时政”、“泄导人情”的-使命,达到“救济人病,裨补时阙”的-目的。他提出“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的口号。这14个字是白居易为自己提出的创作要求,也是他文学主张的纲领。它明白地提示了文学与-的密不可分的关系。凡此种种皆为前人所未发。所谓“为时”,就是主张文学要反映时代问题;所谓“为事”,就是不空为文,文学要反映与国家和人民相关的重大事件。新乐府运动就是白居易基于自己的-理想和文学主张,与他的好友、著名诗人元稹、李绅等人有意识地进行的一次文学改革活动。
        与此相应,白居易坚决反对唯尚“-辞丽藻”的形式主义文风,主张“为文者必当尚质抑-,著诚去伪”,作诗也要“非求宫律高,不务文学奇”。为此他学习民歌,作诗广泛运用俗言俚语,博得后人“老妪都解”的称道,形成了我国诗歌史上平易通俗的一派。
        正因为白居易的诗歌从内容到形式都具有鲜明的民主性,所以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的反响,为人民群众所喜闻乐见,达到了“二十年间,禁省、观寺、邮候墙壁之上无不书;王公、妾妇、牛童、马走之口无不道”的地步,基至远传到边疆以至国外,连日本、朝鲜也传颂他的作品。相反,统治阶级上层当权者却对之深恶痛绝,从“权豪贵近者相目变色”、“握军要者切齿”的社会效果上,也说明白诗击中了他们的痛处。
        元和十年(815年),宰相吴元衡被藩镇李师道派剌客暗杀,这时,白居易已改任东宫赞善大夫,按规定对朝政不能发言。他却毅然上书,请捕凶手,因而得罪权贵,以越职言事罪,贬为江州(今江西九江)司马。这对他是一个沉重的打击。从此,他的思想就日渐消沉。穆宗李恒即位后,被诏回长安,但他眼见朝廷内宦官专权,牛、李党争,-混乱,他不愿郑入漩涡,自请外出,历任杭州、苏州剌史。他在杭州时,兴修水利,修筑湖堤(就是现在西湖的白堤),利用湖水灌溉土地,做了不少对人民有益的事情。文宗时,曾官太子少傅。武宗初以刑部尚书致仕。晚年退居洛阳香山,自号香山居士,过着醉吟生活。
        在白居易的感伤诗中,以叙事诗《长恨歌》和《琵琶行》最为著名。《长恨歌》写的是唐玄宗和杨贵妃的恋爱悲剧。这首诗想象丰富,布局完整,语言优美,是古代长篇叙事诗的名作。《琵琶行》是他贬谪江州后所作。诗中借一个沦落江湖的弹琵琶娼女的不幸身世,来抒发自己-上的-之感。“同是天涯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这是作者感触最深的表白。全诗结构严密,音节和谐,尤以弹奏琵琶一段,是为精彩。
        白居易生前曾亲自对自己的诗文进行多次编集、整理,分为讽谕、闲适、感伤、杂律四类,并请人抄写数份,分存各处。会昌五年(845年),也就是他临蝌的前一年,写 有《白氏集后记》,自云:“白氏前著《长广集》五十卷,元微之为序;后集二十卷,自为序;今又续后集五卷,自为记。前后七十五卷,诗笔大小凡三千八百四十首。”后来虽经兵乱,有些散失亡佚,但现在流传下来的还有近千首,并以《白氏长庆集》、《白氏文集、《白香山集》之名传世(其中掺入少量伪作),数量之多,在唐朝诗人中可说是首屈一指了。
        会昌六年(846年)去世,年74岁。《旧唐书》卷128、《新唐书》卷153有传。
     
    < 1 >   < 2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7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