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景点 |
相关文章    
首页>>历史名人 >>名人杂谈
  • 苏东坡游赤壁
  • 他是中国文学史上的“诗魔”——白居易
  • 他是中国文学史上的“诗圣”——杜甫
  • 他是中国文学史上的“诗仙”——李白
  • 他是中国古代第一位伟大的诗人——屈原
  • 他是中国文坛豪放派词人的先驱——苏轼
  • 散记文学的鼻祖——庄子
  • 提出人定胜天的思想——荀子
  • 儒家思想的第一个反对派——墨子
  • 世纪供养
  • 最新热门    
     
    儒学大师——孟子

    因素。他说:“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这些论点对后世产生很大的影响。
        但是,孟子毕竟是封建剥削阶级的思想家,他不可能把人民摆在应有的历史地位上。他认为“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治于人者食人,治人者食于人,天下之通义也。”这些言论成为封建统治者巩固政权的理论根据。    孟子很早就开始从事教育事业。作为一代名师,孟子受到当时各国学问家和民众的普遍尊祟。他率领弟子游历各国进行讲学的时候,往往是后边随从几十辆车,跟着数百人。在齐威王的时候,孟子到著名的稷下学宫讲学,被尊为稷下先生而留居于学宫。孟子在稷下学宫影响很大,曾被列为卿,领取上大夫的俸禄。但这只是一种荣誉和尊敬的表示,孟子并没有真正在齐国做官,他在稷下学宫的职责就是传道授徒。壮年时期的孟子除因母亲逝世而归丧3年以外,大部分时间是在稷下学宫任教。由于讲学有成绩,所以齐威王曾经馈赠百金以表示感激。其后的一段时间,孟子曾到宋国去游说宋偃王,又到魏国游说于梁惠王。此后,他第二次到齐国的稷下学宫。这时候齐国已经是齐宣王当政的时期了。齐宣王不让孟子担负具体的职事,而只听取他的议论和建议。孟子经常和齐宣王谈论政事,可是齐宣王并不真正重视孟子的意见。周郝王三年(前312年)齐宣王伐燕,孟子进谏,遭到拒绝,孟子遂辞去卿位,还归故乡邹地。
        回到故乡以后,孟子专门从事教学和著述。孟子所教诲的许多弟子都很出名,如万章、公孙丑、乐正子、公都子、屋庐子、孟仲子等。孟子还和他的弟子一起,将言论编辑成书,即后世所流传的《孟子》。这本书在中国古代影响很大,几乎可与孔子的《论语》齐名。它记述了孟子的主要言论,不仅有孟子对弟子们所提出的问题的回答以及他在各诸侯国的游说,而且还记载了孟子的教育活动和许多教育主张。因为孟子的学说是从巩固封建统治出发的,也是为封建剥削制造理论的,所以,长期以来一直受到历代统治者的重视。《孟子》也被列为封建士大夫的必读经典。
        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孟子总结了自己的经验,提出了许多有价值的主张。例如必须对不同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教育方法等。在学习的具体方法上,孟子主张发挥学习者的主观能动性。他认为,只有靠自己努力得到的知识,才能够牢固掌握。只有牢因掌握的知识,才具有深厚的根基。
        在孟子的时代,有人认为人性没有善和不善的区别,说人性就像湍急的流水,如果朝东扒开一个决口,水便会往东流;要是往西决口,水又会往西流。《孟子·告子》篇所引用的告子的话“人性之无分于善与不善也,犹水之无分于东西也”,就是这种观点的典型说法。孟子也以水为比喻来反驳这种观点。他说:“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人无有不善,水无有不下。”孟子认为人性一定向善是跟水一定要往低处流的道理是相同的。人可以具有仁、义、礼、智等高尚品德,其来源在于人天生就具有的侧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例如,现在要是有人猛然看见有个小孩将要掉到井里,那他一定会有休惕侧隐之心,不忍心也不愿意看到将要发生的小孩掉到井里的惨祸。人之所以具有这种善良的想法,并不是由于人们和这个小孩的父母有什么私人交情,也不是要借这件事情在乡党朋友那里沽名钓誉,也不是因为害怕听到小孩掉入井里的惨叫声音,而正是因为人具有善良本性的缘故。孟子说:“侧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人之有是四端也,犹其有四体也,有是四端而自谓不能者,自贼者也。”他称侧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为四个“善端”,即善的开端起源。从这四个开端发展下去就能达到仁、义、礼、智,要是有人说不能达到,那他一定是在自暴自弃。
        在道德教育方面,孟子还提倡知耻改过。他认为一个人做了坏事并不可怕,关键在于能够知道羞耻,这样才会有改恶从善的基础,才会使人的善端发扬起来。人若做了坏事,但却能够改过自新,这样的人同样可以被人尊重;但是善良之人若无知耻之心,犯了错误而不知悔改,这样的人将为人所不齿。
        孟子不仅在-思想等方面提出了许多独到主张,而且在文学方面也有很高成就。他的文章气势充沛,感情强烈。在先秦诸子中,他的文章也是非常出色的,对中国后世散文的发展产生过很大影响。
        孟子是孔子以后儒家的代表人物,有“亚圣”之称。他们把他与孔子并称为“孔孟”。《史记》卷74有传。
     
    < 1 >   < 2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7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