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景点 |
相关文章    
首页>>历史名人 >>名人杂谈
  • “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司马迁
  • 有史以来天地间的第一流人物——范仲淹
  • 中国最早的无神论者——王充
  • 伟大的学者和思想家——黄宗羲
  • 明末哲学家——王夫之
  • 我国古代杰出的科学家——徐光启
  • 杰出的教育实践家和思想家—朱熹
  • 中国科学史的坐标——沈括
  • 康有为
  • 中国的“画圣”——吴道子
  • 最新热门    
     
    唐代杰出的书法家——颜真卿

    心百姓疾苦,以清明吏治律己,所以当地百姓都称他为“颜平原”、“颜清臣”。 由于唐王朝-腐败势力日益扩大,终于爆发了大规模的安禄山、史思明叛乱。平原郡属河北道,是安禄山管辖的地区,颜真卿明里吟诗题字,泛舟游玩,暗中积极进行抵抗准备。叛乱开始后,叛军长驱直人,河北各郡官吏惊惶失措,有的弃城而逃,有的俯首称臣,唯独平原郡因颜真卿事先早有准备,没有落到叛军手里,他还派人向朝廷报告,玄宗得知情况后非常高兴对其左右说:“我不知颜真卿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竟有如此作为。”天宝十五年(756年)颜真卿高举义旗、抗击叛军,他曾在检阅部队时发表了激昂的演讲,讲话时声泪俱下,他激励将士们奋勇杀敌。同时颜真卿还联络其堂兄颜果卿(常山太守)合兵二十万并被推为十七郡盟主,以浩大声势抗击安、史叛军。 安史之乱平息后,颜真卿被任命为刑部尚书兼御史大夫,还被封为鲁郡开国公(史称颜鲁公)。但不久又因在朝廷敢于直言,得罪宰相等权贵们,而屡遭贬斥。尽管厄运一再袭来,但他始终不改初衷。 唐建中四年(783年),颜真卿已是75岁的老人了。淮西都统李希烈叛乱,本来朝廷要派兵征讨,后来皇帝听从奸臣卢杞所奏,以不劳师旅为借口,让声望很高的颜真卿走一趟去宣抚。颜真卿明知卢杞要加害于自己,也不推却,他以大唐统一的利益为重担当此行,连亲友都未告别,即动身去了许州。颜真卿在许州面对李希烈手下的暴徒,态度从容,毫不畏惧,宣读诏书,义正辞严地规劝叛军投降归顺。而李希烈一伙,则不断地威胁和利诱他。颜真卿威武不屈,他以兄长呆卿为榜样严词驳斥李一伙说:“我已是近八旬的老人了,只知道为守节而死。”他多次写信给儿子,要他们教育好子女,自己准备牺牲。李希烈用尽各种办法也无法使颜真卿屈服,就在贞元元年(785年)八月间,派人将他缢死在蔡州龙兴寺内,这一年他77岁。一代名臣、伟大的书法家颜真卿就这样坚贞不屈,英勇就义。
        颜真卿从小就热爱书法艺术,孩时因家贫,买不起纸笔,就以黄土扫墙学习书法,成年后在做难泉县县尉时,习武之余,潜心学书,但总感到长进不大。当时“草圣”张旭名扬海内,颜真卿慕名毅然辞去官职,在张旭门下学书。张旭并没有给颜真卿讲很多,仅仅给他作了一些示范,勉励他勤奋学习,下功夫临写,在临写中体会笔法。大约有两年的时间他为了学书不辞辛劳来往于长安和洛阳之间,经常请教张旭。颜真卿恳切地请求张旭给他讲授笔法要诀。张旭看他学习勤奋,态度诚恳,就单独传授笔法规则于他。传说《张长史十二意笔法记》就是颜真卿根据他和张旭谈笔法时记录整理的。在这个时期他还结识了张旭另外两个弟子怀素和郭彤,并经常在一起讨论笔法,所谓“屋漏痕”就是他和他们讨论笔法时提出来的。颜真卿的书法,经过张旭的传授和本人的勤学苦练,潜心钻研,有了长足的发展,为形成自己的独特艺术风格,在理论和基本功训练上作好了准备。 唐代是我国书法艺术发展史上一个新的繁荣时期。唐初的书风,是沿隋代南北书风融汇而来的。由于唐太宗李世民大力推崇和提倡王羲之的书法,唐初的书法一直在“二王”书风的笼罩之下。唐初楷书的碑直传六朝碑版之意,字形严肃而凝重,富于所谓金石气,但同时姿态众多,在凝重之中含有流美飞扬的风韵。唐初“四家”都宗师二王书法,又具有各自的风貌。这除了艺术因素外,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就是当时楷体作为一种文字现象,它的结构、形体和书写形态,在各家书法创作中仍有不小的分歧。这恰好说明初唐楷书还处在成熟前的酝酿阶段。 经过初唐到盛唐中期这近13O年的时间推移,楷体形体变迁历程步人最后结束的前夜。人们的审美观此时也有较明显的变化,社会力量要求有反映盛唐时代风貌的新的艺术风格出现。颜真卿顺应时代要求,担负起发展中国书法艺术的重大使命,以自己的书艺成就,继王羲之以后树起了又一块丰碑。“颜体”出现后,汉字的楷体字体在结构形态乃至书写外观上,便有了固定的字体形态。 一代宗师颜真卿,传世碑刻、拓本和真迹有7O余种之多,成为世界文化宝库的稀世珍品。他的书法创作经历了三个时期。 5O岁以前是第一个时期。这一时期,系颜真卿继承传统、陶铸万物,以二王、遂良、张旭为师阶段,其书法特点是清雄坚韧。代表作是《多宝塔碑》、《东方朔画赞碑》。 《多宝塔碑》是颜真卿传世作品中目前能看到的最早的一块碑,可以代表颜书早期的风貌。颜真卿和唐代大多数士大夫一样是正统的儒家,也信佛教,故写此碑时,自然恭谨诚恳。作为颜早期的成名作,接二王、欧、虞、褚的余风,整篇结构严密,字行间有乌丝栏界格,点画圆整,端庄雅致,一撇一捺显得静中有动,飘然欲仙,学颜体者多从此碑人手。 《东方朔画赞碑》系颜真卿早期作品,并不是他一生中最有代表性的书迹,但却被宋代全才苏东坡奉为圭桌。如果我们拿苏东坡的字体略加比较后就会明白其中的缘由了。苏武与颜真卿的审美观是一致的,苏轼正是在颜氏此碑艺术的不完美、不成熟中发现了向新的高峰递进的契机。此碑行笔刚健、方正骏爽,有如庄严、巍峨的殿堂,健拔之态有如大山雄踞一方,使人感受到“颜体”的艺术力量。 5O岁至60岁是第二个时期。这个时期是颜真卿书法成熟的时期。这个时期作品最多,现在能看到的大约有28件之多。这个时期颜氏纳新意于古法之中,正式走出二王至初唐楷体的篱墙,创立崭新的颜体。代表作品有《乞御书放生池碑额表》《52岁作》、《鲜于氏离堆记》《54岁作》、《郭家庙碑》《56岁作》等。 《鲜于氏离堆记》是颜真卿在被贬为蓬州长史时,在赴任途中路过新政县,特地拜访了当地望族鲜于忠通,并为鲜于氏写了此篇《离堆记》。此石刻与《东方朔画赞碑》风格相近,雄健清劲,高古浑穆,只是用笔更加纯熟,楷体风格日渐鲜明,一股忠义之气,跃然字间。 《郭家庙碑》行笔雄沉,坚健分析,茂密与宽博合于一体,反映了颜真卿在书风上有过一些小的变异。这一碑刻书法显示了“颜体”书法用指肘以掌、腕抵送;钩画与捺画相宜而生形成结体宽博、布局开阔的艺术风格。 这一时期政局多变,人心动荡,颜的生活道路坎坷不平,故出现了不少行书、尺续。这其中最著名的行书墨迹有《祭侄文稿》、《刘中使帖》、《争座位帖》等。《刘中使帖》,是颜听到平息叛乱的捷报后,心情激越,奋笔疾书,忠义之气,森然横人。《祭侄文稿》,是颜真卿怀着“抚念摧切,震惮心颜”的心清,和着血泪写下了这篇祭文草稿,悼念被叛军残杀的侄儿季明。开始书写时心情尚平静些,字也写得规矩、圆浑。到“贼臣不救”,尤其是“父陷子死,巢倾卵覆”时,愤恨、悲痛的心情进人高潮,字也逐渐打破原来的矜持规矩,显得忽大忽小,时滞时疾,错、*之处也增多,神情恍惚。书法创作,抒情是第一难事。此稿以真挚情感主运笔墨,-之下,不计工拙,无拘无束,随心所欲,个性鲜明,形式独特,这是前人所没有的。 6O岁以后是第三个时期。这是颜真卿书法艺术臻妙绝顶的时期。这时期,颜虽然仍抱儒家之志,忠于职守,却已洞穿世事,大部分精神寄托于自然山水和书法情趣,因而写下了比前两个时期更多的墨迹珍品;如《麻姑仙坛记》(63岁)、《大唐中兴颂》(63岁)、((关斋会报德记)(64岁)、《右丞相宋*碑》(64岁)、颜勤礼碑)(71岁)、《颜家庙碑》(72岁)等。 《麻姑仙坛记》碑是颜真卿中晚期的作品,这时颜体已实现了第二个飞跃,由“工”递变到“不工”,笔法、结构随机应变,许多字的结体和用笔近乎丑怪,甚至重心不稳,这是鲁公意在朴拙的一种追求。麻姑仙坛献寿,意趣天成,神迹难求,又返朴归真,儒、道、释三者都在颜氏的为人和《麻姑仙坛记》墨迹中显出了影子,意味无穷。 《颜勤礼碑》为颜真卿晚期书法的代表作,此时颜真卿已是71岁的老人了。然而他笔力不衰,行笔仍然清健,而其以腕力运笔更加明显,这说明“颜体”已进人精熟境界和艺术风格定型之际,更体现了“颜体”单立书林,成长为一大艺术流派的标志。《颜勤礼碑》书法与《多宝塔碑》不同,《多宝塔碑》其着力点在两端,而此碑书体之横法,从起笔到落笔,在运笔过程中都满蕴笔力,这是“颜体”体相更加成熟的表现。竖法逆锋而下垂,间无阻挡,有斩钉截铁之势。颜真卿书法艺术能达到如此姻熟程度,可以成为我们解释“颜体”为什么所有如此长久的艺术生命力的根本原因。 颜真卿的一生,政名和书名一样显赫,在正史和书史书中他都是流芳百世的一代名臣和宗师。在中国书法艺术史上,艺术生命力最强、影响最深、使后世书家受其教益最大者,莫过于王羲之和颜真卿。 “颜体”出现于唐代,成为一面楷书书法艺术的旗帜,他的影响之广甚至超过了王羲之,因为“颜体”更能被广大民众所接受,初写颜字的人要比写王字的多。在深度上,许多著名的书法家都受到颜书的影响,唐代晚期的柳公权得“颜体”精髓,而使唐代楷书书法艺术达到另一高度。宋代四大书家的苏轼、黄庭坚、蔡襄、米芾都深受颜书的影响。宋代发明了活字版印刷术后,在印刷体中多采用颜体,宋时刻本的字体多仿颜体,可见颜书在当时风行一时。元代的几位书法大家,如赵子昂、鲜于枢等人也都学过“颜体”。明清的许多书家以学“颜体”为人门者不在少数。颜真卿谢世已1200多年,“颜体”的艺术风范犹存,影响了几乎所有后代书家,这在中国书法艺术史上是不多见的。

     
    < 1 >   < 2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7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