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景点 |
相关文章    
首页>>历史名人 >>名人杂谈
  • 贪脏枉法的和珅
  • 诌君、贪贿弄权的严嵩
  • 贾似道独擅朝权
  • 大明的“九干岁”魏忠贤
  • 刘瑾弄权有术
  • 欺君抑相窃国弄权的仇士良
  • 奸邪祸国的黄皓
  • 石显专权祸国
  • 指鹿为马的赵高
  • 嫪毐秽乱宫闱以谋叛乱
  • 最新热门    
     
    秦桧专权卖国

    习时,外表与同学一团和气,背地时干尽了卑鄙的勾当。

    公元1115年(政和五年),秦桧中进士,授为密州(今山东诸城)州学教授,开始了仕途生涯。此时,北宋朝正处在风雨飘摇之中,徽宗赵佶荒-放浪,沉湎于酒色书画之中,朝政荒废,于是公元1125年(徽宗宣和七年),金兵发动了侵犯北宋的战争。金兵兵分两路,一路攻太原,一路攻燕京(北京市),直扑汴京(今河南开封)。“享乐天子”徽宗被气势汹汹的金兵吓得魂飞胆破,于当年十二月,传位给儿子赵桓(钦宗),逃往镇江避难。对于金的入侵,北宋朝廷一开始就分成了主战和议和两派,两派斗争激烈,这时秦桧官居太学学正,在权衡个人利害得失的前提下,他上了“兵机回事”:①金人贪得无厌,要割只割燕山一路;②金人狡诈,和谈时守御不可松懈;③请皇上召集百官详细议论,采取正确的意见写进盟书;④对前来议和的金使,不让他们进入朝门上殿。这四条建议,充分体现了秦桧的奸诈,既表明了态度。又没得罪任何一方,今后无论形势怎样发展,对他都无妨。钦宗及朝中要臣均同意割让三镇议和,秦桧被派割地使,去河中与金人交割,秦桧未达,由于李纲率领汴京军民英勇抗战,各地授军到来;金兵胆怯退兵,秦桧只好中途返回。回京后的秦桧,被议和派看好,多次保荐,一年内得以四次升迁,成为御史中丞。国家的主要官员。

    公元1126年(靖康元年)11月,金兵再次南下攻破了汴京城,徽宗、钦宗及后妃、亲王均被扣押。第二年二月,莫俦等从金营归来,传达金帅命令,要立异姓为皇帝,即立张邦昌为皇帝,遭到了宋朝大部分官员的反对,特别是御史台的官员居多,做为御史台的长官的秦桧,怎能无动于衷呢?于是乎,秦桧暗写一状纸送交金营,玩的是取悦双方的伎俩,状纸曰:“今金人拥重兵,临已拔之城,操生杀之柄,必欲易姓,桧尽死以辩,非特忠于主也,且明两国利害也。”秦桧可以机关算尽,达到了讨好金人,又拥戴赵氏目的。

    张邦昌在金人的扶植下,公元1127年(靖康二年)三月粉墨登场,成为“大楚”的皇帝,北宋灭亡。四月,金兵北撤,掳走了徽宗、钦宗二帝及宗室、文武百官三千多人,秦桧也在其中,虽然许多官员表现出了高尚的民族气节,但秦桧一入金营,就俯首听命。极力表现了对金的忠心,也成为俘虏中唯一受优待的人。没被流放看管,而被赐给金太祖完颜阿骨打的堂弟左监军挞懒为“任用”。从此,秦桧完全变节,投入了金的怀抱,成了大宋的叛徒。

    金人北撤后,由金人扶植的张邦昌政权瓦解。徽宗的第九子赵构五月称帝,改年建炎,即高宗。公元1129年(高宗建炎三年)十月,金兵又进犯南宋,挞懒攻山阳,因认为秦桧了解南宋情况而随行。此次金兵进犯的主帅金兀术本想要活捉赵构,一举灭掉南宋,没想到遭到了南宋军民的英勇抵抗,被迫在1130年(建炎四年)2月撤兵,在撤兵时遭到岳飞的沉重打击,此次失败,使金统治者认识到要想征服宋朝仅凭军事力量还不够,于是改用以议和辅佐攻战的策略,从内部瓦解南宋,最后取尔代之,如何施行这一策略呢?必须在南宋政权的内部寻找自己的代理人,经过金统治的黑龙江柳林会议的分析讨论,决定从北宋降臣中挑选,而秦桧在金中的所作所为,使金统治认为能达到议和辅佐攻战策略的人,只有秦桧。因为秦桧已完全对金朝伏首听命,又在汴京上书“请存赵氏”。南宋统治者一定能重用他。金统治者把这个决定通知了秦桧,并与之密谋南归后要极力促成议和,秦桧不胜荣幸地受命了,并在金朝周密安排下,带着妻子王氏等人以及大批金币取涟水(今江苏涟水)而归。在他专权卖国的道路上迈出了一大步。

    因为他是钦宗时的御史中丞,被护送到京,他向宋统治者编了一个谎言,说他随挞懒从军,杀监视他的金人,夺舟归来,对于此说,大多数官员的表示怀疑,担心他是金人的奸细。但高宗和他父兄一样,对金人也是谈虎色变,一心只想乞和,他看秦桧从金而归,定会对求和有用,于是接见了秦桧,秦桧当面向高宗提出了“南自南”,“北自北”的卖国建议,意思就是:承认金人对吞占的北方领土的拥有权,只维持南方的偏安,不再谈收复失地,天下才能平安无事,并暗示金对宋的策略已有变化,他可以承担沟通议和的角色。并把替高宗草拟的求和书奉上,高宗本来也不是力挽狂澜的圣明之君,他对收复失地无兴趣,只想偏安一隅,得以享乐,所以秦桧的建议,正中下怀,高宗真是喜望外,对群臣曰:“桧忠朴过人,朕得之喜而不寐。”当时就封秦桧为礼部尚书。秦桧走出了完成为内奸使命的第一步。史书记载:“始,朝廷虽数遣使,但且守且和,而专与金人解仇议和,实自桧始”。

    狡猾的秦桧,看出了高宗依仗自己议和的急切心理。因此对所封之职不受,高宗又把他提升为参知政事即副宰相。为了推行卖国政策,完全内奸使命,仅一个副宰相是不够的,他要爬上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宰相宝座,独揽大权。他设计排挤当时的宰相他的好友和举荐人范宗尹,高宗为了笼络群臣,赏赐无度,造成了混乱。秦桧背地里积极建议范宗尹讨论自徽宗崇宁、大观年间以来滥赏情况,但公开合却来了一个一百八十度的大转变,成为此议的反对者,因为高宗不愿责君父之过,也不愿结怨士大夫,坚决不准,秦桧又乘机暗奏范宗尹居心不良,于是范宗尹被罢相。相位空虚,秦桧到处宣扬“我有二策,可耸动天下。”向高宗索取相权,执迷不悟的高宗,于公元1131年(绍兴元年)8月任命秦桧为右仆射、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兼枢密院事(即右相,为二相之一),归国仅十个月的秦桧,即成了南宋政府的决策人物,为他的专权卖国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但左相吕颐浩,资历深,秦桧不能独断专行,于是秦桧又设计排挤,他暗是指使他的党羽向高宗建议道:“周宣王内修-,外攘强敌,所以能够中兴。现在二相也应该分任内外为宜。”不明事理的高宗,下诏令吕颐浩专治军旅,秦桧专理朝中的政事,吕颐浩治军,都督府设在镇江,不常在朝,于是秦桧独揽的国政。

    为了使权利更加集中,秦桧设立了一个新的机构——修正局,朝廷中无论大事小事都收归修正局,他排斥异己,拉拢同党,建立起掌权卖国的官僚队伍,秦桧的所做所为,直接危害了南宗人民的利益,遭到了正直之士的强烈反对,也引起来了高宗的不满,高宗曾在公元1132年(绍兴二年)4月,下了一道“以戒朋党”的诏令。曰“朋比阿附,以害吾政者”,定要严刑处置。实际上是对秦桧的一次警告,秦桧豪无收敛,群情激愤,高宗罢了秦桧的相,贬他为观文殿学士,提举江州太平观。

    公元1131年(绍兴元年)金主死,挞懒继位,主张议和,形势对主和派很有利,而高宗又是一贯主和的。秦桧被驱出朝廷,金人失去了耳目,于是向南宋施加压力,要南宋重新起用秦桧。

    公元1134年(绍兴四年)高宗派使同挞懒议和,挞懒严厉指责南宋缺乏和谈诚意,说:“我朝事体,秦桧都知道,如不相信,可去问他。”言外之意就是要想和谈成功,非起用秦桧不可。

    高宗罢免秦桧,只是出于来自各方面的压力,并不是他想改变对金屈辱求和的思想,为了促成今后的和谈,高宗重新起用秦桧。公元1137年(绍兴七年)正月秦桧被任命为枢密使,再次进入权力中枢。公元1138年(绍兴八年)三月,又被任为右相,重新执掌了朝政。为了独霸朝政,秦桧玩弄两面派的手法,使反对议和的左相赵鼎受到高宗怪罪而被罢相。这一年的五月,金人遣使来议和,答应把伪齐统治的地区交给南宋,并归还已死在金国的徽宗梓宫、高宗的生母韦太后及河南诸州。但南宋必须向金称臣,并贡纳币,高宗虽觉得条件过于苛刻,但是还认为议和为上策。他神色黯然地对秦桧说:“先帝梓宫,果有归期,虽待二、三年尚可,惟是太后春秋已高,朕旦夕思念,欲早相见,此所以不惮屈己,冀和议之速成也。”秦桧说:“屈己议和,这是陛下的孝心,见主卑屈,我们愤愤不平,这是人臣的忠心。”君臣一唱一和,煞有其事,赵构只提徽宗的灵棺和太后,并不提在金国还健在的哥哥钦宗,因为他怕钦宗回来自己保不住皇位。

    赵构虽然主张议和,但秦桧担心他并不坚决,在群臣的反对下,改变态度,可是,他对高宗说:“议和之事,臣僚畏首畏尾,多持两端,这样怎能决断大事?如果陛下决意讲和,那就将此事单独交臣处理,不准群臣干预。”高宗道:“此事朕专委于卿。”秦桧又道:“臣恐陛下还有未便之处,望陛下三思,臣三日后再奏。”三日后,秦桧又说:“臣亦恐有不便,望陛下再考虑三天,容臣别奏。”又三天,高宗议和的态度更加坚决了。于是,秦桧在朝廷上宣布了高宗议和的决定,并不准群臣再有异议。

    公元1138年(绍兴八年)10月,金特使张通古萧哲来南宗议和,却捧着金国皇帝的诏书,“以诏谕江南为名。”把南宋视为臣属,要高宗跪拜接受诏书,金所谓“议和”的实质暴露出来,广大军民和朝廷官员立即掀起了反投降的怒潮。 

    主战将领韩世忠疏曰:“金以诏谕为名,暗致陛下归顺之意,此主辱臣死之时,愿效死战以决胜败。”

    枢密副使王庶七次上疏,六次面奏高宗,坚决反对投降求和,兵都侍郎张焘和吏部侍郎晏孰复等人联名上奏说:“今日屈己之事,陛下以为可,士大夫不以为可,民庶不以为可,军士不以为可,如是而求成,臣等窃惑之。”反议和的舆论,如同大海的浪涛一浪高似一浪,秦桧无法制止,在高宗支持下,秦桧对大批反对议和的忠臣下了毒手,将枢密副使王庶罢免,又将吏部侍郎晏孰复罢免,命兵部侍郎张焘出京知成都等,对韩世忠、岳飞虽心怀恨,但未敢妄动。

    公元1138年(绍兴八年)12月,金使张通古萧哲再次来宋,正式签约,高宗在满朝文武百员面前,跪拜金主册封,感到为难,就以重孝在身,不得行礼为借口,跪拜之礼由宰相秦桧代替。公元1139年(绍兴九年),由秦桧到金使馆中,代高宗跪拜接受诏书,宗对金称臣。

    公元1140年(绍兴十年),金统治集团内部发生了政变,金兀术杀了叔父挞懒,夺取政权,撕毁和约,南侵。南宗抗金将领岳飞、韩世忠屡败金兵,特别是岳家军,挺进朱仙镇,即将渡河。但是,坚持卖国的高宗,却害怕继续胜利,他即怕岳飞威望过高,又怕迎回钦宗,帝位难保,在秦桧怂恿下,一天之内,连下十二道金牌,迫令岳飞退兵,岳飞悲愤之极,慨叹道:“十年之功,属于一旦”。退兵后,秦桧以“莫须有”的罪名杀害的岳飞,又诛杀了大部分主战将领。

    秦桧为了永保地位,大量培植私党,排除异己。他升迁了谋害岳飞的张俊、万俟卨,又命令考官录取他儿子秦熺为状元(后改为第二名),从此秦熺屡被升迁,他的孙子、侄子、姻党、亲党也都在他的授命下中进士。

    他的家族之人,依仗他的权势无恶不做,如果有官员敢伸张正义,定会被处死。因此朝臣们畏惧秦桧,甚于畏高宗,秦桧已将自己凌驾在皇帝之上了,高宗成了他的傀儡。文武百官“只知有秦桧,而不知有朝廷。”没有人敢单独向高宗奏事。野心勃勃的秦桧还不满足,还要图谋皇位,史书记载“秦桧暮年,颇有异志。”他要学王莽、曹操,夺取赵家的江山,只因病死没有得逞。(公元1155年绍兴二十五年,秦桧病死)

    秦桧为相十九年,专权卖国,祸国殃民,历史是公正的审判官,死后的秦桧永远被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遗臭万年!

     


    < 1 >   < 2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7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